【摘 要】非財會專業《財務管理》教學與財會專業相比有學生的知識側重要求不同等特點,根據特點來設計授課內容和授課方法,將對提高教學效果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取舍 多媒體輔助教學 案例教學 “研究學”
《財務管理》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之一,其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然而非財會專業學生學習該課程的積極性卻不高,教學效果一般,這就需要授課教師積極研究教學方法,逐步提高教學效果,為學生以后相關課程的學習和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非財會專業財務管理的特點
(一)知識側重點的要求不統一
非財會專業的學生以后基本不會從事會計、財務管理的專業工作,但是其他課程的學習卻需要財務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會涉及財務管理知識。而對不同專業的學生來說財務管理各部分知識的重要程度是不相同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內容上做適當取舍,盡量在有限的時間里把對學生最有用的知識傳授給學生。
(二)學生的會計基礎薄弱
《財務管理》是財會專業的一門專業主干課,這門課是在學習了會計學基礎、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以后才開設的,而非會計專業學生大多只學過會計學原理,使得他們很難全面理解財務管理知識,加之該課程公式多、指標多、難點也多,學生學起來困難較大,常規教學效果較差,如何提高教學效果是授課教師面臨的又一大難題。
(三)學時有限
由于高校實行學分制,課程的學時在縮減,《財務管理》僅是一門專業基礎課,一般學校安排的學時都比較少,如何在有限的學時里既要保證教學效果又要保證知識的系統性,這是對授課教師提出的挑戰。
二、教學內容的設計
對于不同專業教學內容的取舍也應有所側重,原則上以實用性為準。
(一)財務管理的概念框架應詳細講述
為了讓學生從總體上把握所學知識,在課程之初應把財務管理的概念框架向學生交代清楚,該課程的重點、難點以及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也是所有專業學生應該把握的內容。
(二)財務管理的價值觀念應重點講述
財務管理的價值觀念貫穿于整個財務管理的理論體系之中,比如長期投資決策過程中就采用了貨幣時間價值觀念對項目的現金流進行折算,又利用了風險因素對折現率進行調整或者對現金流量進行調整,而基準折現率的選用又用到了證券估價模型。融資與股利分配等財務管理的其他板塊對此也均有涉及。其他相關課程對財務管理的價值觀念也有較多的應用,比如證券投資、經濟決策等。
財務管理的價值觀念是學習財務管理的基礎,也是學習其他相關課程的基礎,應是學生重點掌握的內容。
(三)財務分析應作為重點
財務分析的實用性很強,通過財務分析可以掌握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狀況,以便對企業作全面的了解。這對學生以后從事經濟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對學生以后的生活也大有益處。但是財務分析這部分不應只講一些指標了事,還應讓學生清楚數據的來源,以增加該部分內容的可操作性。
(四)適當刪減投資決策的內容
投資決策是財務管理的重點,也是難點,但是對于非財會專業的學生來說,不需講得太深入,應重點把投資決策的過程和基本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理清投資的思路,為以后管理決策和個人投資理財打好基礎。對于比較難懂和較深入的內容則可以略過不講。
(五)其他內容
對于融資管理、股利分配和流動資產管理可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適當側重。對于金融專業融資應重點講述,其他專業則不必如此;對于企業管理專業,流動資產管理可適當多講等等。
三、教學方法的選用
(一)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部分緩解學時緊張的問題,使講述內容更加形象,還可以給學生以視覺上和感官上的刺激,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課件的制作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應注重課件中動與靜的適度結合,既不能完全是靜態的圖文展示,又不能片面地追求動態效果,應該以實際效果為準繩。
2.課堂講述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信息量大增,雖然講述更加形象,但是也要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講課過程中要不時的進行詢問以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
(二)適當引入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是理論的延伸與應用,如果運用得當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1. 案例教學的章節選擇
考慮到學時較少,可選擇重點并且可進行案例模擬的章節進行案例教學,在需設置案例教學的章節結束以后設置專題案例;課程結束后可設置一到兩個綜合案例。個人認為財務分析、財務估價、投資決策可單獨設置一個專題案例。
2. 案例的選擇
教師可以獲取公司財務資料自己編寫案例,也可以借鑒某些現實的典型案例,但是所編或所選的案例必須與最新的財經法規相一致,并且能說明所要傳授的知識點。由于學時有限,案例不應太大,結合多媒體教學,專題案例以一學時完成較為合適,綜合案例也應不超過兩學時為好。
3. 案例教學的實施
案例教學的實施是案例教學的核心,它直接決定了案例教學的最終效果。為了使學生做好準備,應把選擇好的案例提前發給學生,提出需要討論的問題,并且要求學生仔細閱讀并思考案例。
課堂上的分析與討論是案例教學實施的關鍵,應加倍重視。教師只需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讓學生圍繞知識點展開討論與分析,對學生的錯誤應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并糾正。在案例討論結束后應做簡要總結,對好的分析思路與獨特見解加以肯定,同時指出存在的缺點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