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獨立學院作為我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民間力量舉辦的,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出現的一種新型學校形式,其師生關系較傳統高校有著不同的特點,隨著近年來獨立學院的高速發展,其師生關系的狀況將直接影響到獨立學院教育質量的提高和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分析了當前獨立學院的師生關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試圖提出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獨立學院 師生關系 和諧 構建
師生關系是學校中最為重要的關系之一,其自身也具有教育教學影響力,自古至今一直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關注和重視。師生關系作為學校環境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貫穿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的始終,這一關系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關系到師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學校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首當其沖就是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獨立學院是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型過程中,按新思路、新模式、新機制創辦的本科層次的二級學院。它是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公辦高校有著優良的教育傳統、教學資源和教育品牌,而社會力量有充足的資金和充滿活力的民營機制,這兩種資源的優勢結合,使獨立學院在資源體制上具有獨特的優質性,同時也促成了一種新興的教育教學模式,在此機制下也形成了與傳統高校不同的師生關系。通過調研發現,新時期獨立學院師生關系距離理想和諧的狀態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在諸多方面依然存在著突出的問題,阻礙了當前獨立學院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和諧校園的建設。因而探析獨立學院師生關系的現狀,分析相關的影響因素,探討一定的對策,探索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實踐路徑就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
一、獨立學院師生關系現狀和成因分析
獨立學院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大都形成了相對特殊而穩定的師生關系,其主流是積極向上、值得肯定的,對獨立學院發展也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但是,獨立學院因自身在體制上的特殊性和局限性,特別是在近幾年飛速發展后,其師生關系中存在的問題也較其他高校更為突出,現狀不容樂觀。
1. 師生關系漸行漸遠
獨立學院在成立的幾年內憑借體制上的優勢發展迅猛,招生和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相應的高校教學資源卻增長緩慢。在此情形下,由此引發的一系列新問題、新矛盾日漸突出。最為明顯的是師生比居高不下,由此造成了師資短缺、教學資源緊張、教學質量缺乏保障等眾多矛盾。由于本校教師不足,大量教師為外聘教師,教師只是到課堂上與學生進行講授,課后即匆匆離去,無法考慮學生的反映和感受,也較少有課后的交流,完全阻隔了師生間課程指導,更談不上進行交流和談心了。師生間是認識的人,他們的關系也越趨單一,更像是一種純粹的工作授受關系。由于交流和溝通的缺乏,師生關系上就表現為日益平淡、漸行漸遠,甚至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學生在心理生理上處于既成熟又不完全成熟的時期,無法正確認識處理新環境下的師生關系。由于中學時代受到的老師、家長的管束較緊,到大學之后,在思想、行動上有了很大程度的解放,已不愿意再受到老師約束。學生渴望自由,對主動和教師接觸有一定的抵觸情緒。另一方面,對于師生關系漸行漸遠,教師也有其苦衷。首先,獨立學院教學資源緊張,要在固定時間地點來進行課后交流較為困難。其次,獨立學院對教師的考核、評優,也多集中在完成教學量的規定上,除教學之外的工作不易量化,也影響了教師與學生溝通交流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提升職稱,教師必須把大量時間、精力花在科研和發表論文上,也難以顧及與學生交流。
2. 師生間互信度降低
傳統儒家學說提倡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甚至將教師的地位至于天、地、君之下的思想,肯定了教師高高在上的地位。而在新時期、新體制下創辦的獨立學院,靠向學生全額收取學費維持辦學。這使得師生的價值取向異化成了在學費契約基礎之上的買賣關系,老師販賣知識,服務于學生;學生繳納學費,購買知識,“理應”得到老師良好的服務。這樣的師生關系從根本上就談不上尊重平等。另外加之,獨立學院的學生是以本三的分數錄取,大部分學生因學習成績而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感,更加劇了學生不愿與教師交往的心理。這也使得師生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呈現混亂、失序的狀況。由于師生間缺乏起碼的尊重和溝通,根本無法建立師生間的情感紐帶。在這種前提下,再加上受社會大環境中消極因素的沖擊,少數教師師德嚴重滑坡,學術抄襲、造假事件屢屢曝光,使教師形象大打折扣,教師的權威受到置疑。當教師不能得到學生應有的尊重,學生對教師也抱有天然的抵觸抗拒時,師生間互信度降低就成為普遍現象了。
二、構建獨立學院和諧師生關系的實踐探索
1. 營造良好的軟硬件環境,增加師生對話交流的渠道和機制
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獨立學院應竭盡全力為師生交往提供多重渠道和機制。盡可能多地向學生開放公共教學、科研資源,如實驗室、計算機房、資料室等,為師生交往提供各種的機會。同時,還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尤其要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本校教師隊伍,打破獨立學院教師主要靠外聘的教學結構。同時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取信于學生。另外,通過搭建多種多樣的師生交流渠道,如會議、座談、晚會、討論等形式和網站、論壇、QQ群等網絡在線交流平臺,使師生以更靈活、更放松的方式來進行溝通交流,掃清阻礙師生交往的客觀障礙,為營造和諧師生關系創建良好環境。
2. 提升教師素質,完善考評制度,調動教師在師生交往中的主動性
要打破師生關系的冷漠僵局,教師應先行動起來,首先,教師應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切實加強自身修養,增強人格魅力,是建立獨立學院和諧師生關系的關鍵。獨立學院應加大投入力度,創造各種條件和機會,幫助年輕教師進修培訓,使教師能夠系統化地了解學習學科的前沿知識,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全面提升教師的素質。其次,學校應完善教師考評制度,在考核項目中增加師生互動交往等項目,對教師教學以外與學生交流活動進行量化,并與薪酬掛鉤,充分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從政策和制度兩方面都鼓勵教師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改善師生互動,切實推進和諧師生關系建設。
3. 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學生尊敬教師,調動學生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離不開師生的共同努力。學生尊重教師、理解教師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保障。首先,學生應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制訂學習計劃。認識到大學學習的效果主要取決于自學能力而不僅僅是教師,積極主動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深入學習,不斷增強與老師在知識上對話的能力,從而增加雙方交流的內容和頻率。其次,學校要通過各類講座、會議、專題討論、廣播、網站、論壇等多種輿論工具,來宣傳尊師重道的美德,使學生對教師的行為、思想、情感給以人性的理解,而非一味苛求教師。同時鼓勵學生在交往中要主動溝通,可以主動找老師面談,或以書面形式或通過網絡對話、短信交互等多種方式進行溝通,以增進師生了解,促進師生情誼。通過這些師生放開心靈的交流,在教學相長、共同發展的過程中,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
總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高校完成育人使命的基礎,師生和諧才能使雙方真正得以共同進步,教師也才能真正影響并促進學生全面成長,為其步入社會奠定堅實基礎。和諧的師生關系將成為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是獨立學院發展的催化劑和無形教育資產,可以為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擴大品牌影響力,提升教書育人效果起到關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盧麗君,劉琴. 新時期大學師生關系評點 [J].中國教報,2004,10(9).
[2]鄒寬生. 大學生師生關系疏遠的原因分析及構建 [J].科技信息一高校講臺,2007(25).
[3]嚴蓉. 當前高校師生評論關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J].沙洋師范專科學校學報, 2003(3).
[4]翁禮成,高岳侖. 高校和諧師生關系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J].教育導刊,2008(3).
[5]李劍,趙立華. 高校不和諧師生關系因素分析和對策探討 [J].衡水學院學報,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