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戲劇是運用戲劇技巧進行教育的一種方式。戲劇本來就有很強的教育功能,在所有的藝術門類里,戲劇是離人最近的藝術,教育戲劇是最便捷,最適當的教育方式。整個過程都是自由愉悅的教育過程,是一個激發受教育者情感、思想進行自我運動的過程,是受教育者主動、愉快、自覺地受到感染、受到教育的過程。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戲劇 教育模式
總政治部于2005年9月在北京召開了全軍思想政治教育座談會。這次座談會,進一步統一了全軍對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實效性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的認識,明確提出了“緊跟時代發展和形勢任務變化開展教育,是我軍政治工作的一條成功經驗”,[1]這次會議要求全軍和武警部隊創新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手段方面按照座談會精神,積極運用新手段、開辟新途徑、拓展新領域。
在以前,當我們看到“思想政治教育”這個詞的時候,都認為是非常嚴謹、教條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的教育,而且眾所周知,部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灌輸”為主的,我講你聽的教育模式,而這種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社會發展的要求,也遠遠達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同時也越來越不為戰士們所接受和認同。
而教育戲劇是運用戲劇技巧進行教育的一種方式。戲劇本來就有很強的教育功能,在所有的藝術門類里,戲劇是離人最近的藝術,教育戲劇是最便捷,最適當的教育方式。
一、以劇本代替教案
從傳統意義上講,教案就是教育者設計的教學計劃,包括教育目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等,甚至教學過程中要講得每句話都詳細地寫進教案中。教案設計的越精密,教學就越會變的機械、按部就班、沒有創意、沒有活力。而教育戲劇用劇本代替了教案,無需字句斟酌,只需要教育者明確教育目的,設計和編寫劇本,以真實可信的戲劇故事代替平實、蒼白的說理教育。
二、輕松平等的教育氛圍
在我們的印象中,傳統課堂教學教師的“教”,就是照本宣科,教師只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課堂上最理想的進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節外生枝”。教師總是希望學生能夠按照自己課前設計好的教學方案去展開教學活動,每當學生的思路與教案不吻合時,教師往往會千方百計地把學生的思路“拽”回來。
部隊是個等級森嚴的集體,指導員總是扮演領導的角色,下達命令指示的時候多,和戰士們平等交流的時候少,戰士們平時也都對他畢恭畢敬,服從領導的命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上更是如此,戰士們只需要坐在講臺下面聽,配合指導員的講課。
傳統的課堂教學教育形式單一、被動, 指導員與戰士之間,戰士與戰士之間經常處于一種緊張甚至對立的狀態,課堂上很少看見人際間的交流,觀點的交鋒和智慧的碰撞,戰士的學習始終處于被動應付狀態。缺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很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意見,致使課堂氣氛沉悶、封閉。教育關系就是: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在這樣的課堂上,“雙邊活動”變成了“單邊活動”,教代替了學。
而在教育戲劇中,用自由平等的教育模式,讓戰士們在自由寬松的教育環境中,發揮想象,角色理解、表達思想,從中感悟人生哲理,啟發心智。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指導員的角色將發生變化,由傳統課堂教學中的講授者變成組織、編制者,成為戰士們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不是\"講壇上的圣人\",而是戰士們的親密朋友、\"指路人\"。采用即興表演、角色扮演、模仿、游戲等方法進行,在角色扮演中增強戰士們的情感體驗,體驗到的東西使人感到真實,現實,并在大腦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戰士們可以隨時回想起曾經親身感受過的生命歷程,使教育效果能持久有效,而且能讓戰士們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三、以戲劇舞臺代替講臺
大家知道,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必不可少的就是講臺,老師站在講臺上講解,學生坐在講臺下聽,配合老師回答一些問答。
教育作家阿爾菲·科恩說,如果教師希望創造一個互動性更強,更加自在的課堂環境,其中一個辦法就是“把講臺推到一邊去,用它來堆放更多的東西,而不是坐在后面”。
萊?!ぐ箍故菬o講臺運動的先鋒之一,他在洛杉磯市哈伯特林蔭小學任教。是一名聞名全美的明星教師,他讓城市貧民區的五年級學生走上了舞臺,表演莎士比亞的戲劇。狹小的教室被他變成排練戲劇和從事其他活動的場所。艾斯奎斯說,他早在20年前就發現講臺對他毫無用處?!耙虼?,總有一天我們會把它抬出去?!卑箍拐f,“就像哈伯特小學其他任何東西一樣,它會一大早就不見了?!?/p>
以戲劇舞臺代替講臺,就是講臺變成戰士們戲劇表演的舞臺,指導員從講臺上走下來參與到戲劇活動中來,與戰士們平等交流互動,解除等級的界限和約束,大大地提高了教育效果,使戰士真正感受到,這樣的政治教育課,看得到,想得到,不再是空洞的說教。
教育戲劇不是用道德的說教和機械的理論灌輸來教育人的,而是用戲劇的藝術手段,通過戲劇的“演”與“觀”的過程中來啟迪人、教育人。所以用戲劇方式來教育人,不需要強迫灌輸,也不需要借助于意志、毅力,而是讓教育者暢游在角色扮演、角色理解、情感體驗的戲劇情景之中,自我教育,自我感悟,自我轉化,自我提升,使他們在滿足自身需求和興趣愛好的同時,得到心靈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啟迪,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整個過程都是自由愉悅的教育過程,是一個激發受教育者情感、思想進行自我運動的過程,是受教育者主動、愉快、自覺地受到感染、受到教育的過程。
參考文獻:
[1]總政宣傳部.總政治部李繼耐主任在全軍思想政治教育座談會上的講話[Z].北京:長城出版社, 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