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法制化進程的加快,依法治校已經成為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趨勢,也使得高校輔導員在學生事務管理中面臨諸多的法律問題,本文通過對輔導員在學生事務管理中面臨的法律問題的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以維護學生和輔導員雙方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輔導員 依法治校 學生事務管理
隨著我國社會法制化進程的加快,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依法治校將成為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趨勢。這就給高校輔導員學生事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要依法加強學生事務管理,保障學生享有的合法權利,防范一些不必要的法律風險發生,迫切要求輔導員學生事務管理的法制化。
一、高校輔導員學生事務管理面臨的法律問題
高校輔導員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務管理的主體,是與學生學習、生活最接近的良師益友。輔導員在工作中掌握學生大量的信息,而很多學生信息又涉及學生的個人隱私,比如輔導員在和學生交流談話中知道的學生感情問題、心理問題等隨意地向別人談起,引發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矛盾。這是其一。其二,在高校中,國家和學校對于高等學校的學生有很多經濟上的資助,在這方面輔導員與學生的經濟事務緊密相連。但在工作中由于很多因素的影響,輔導員沒有依照相關資助政策進行評選,而是私自地內定,侵犯了學生獲得資助的權利。另外在領取獎學金、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的時候,有些輔導員老師由于法律意識淡薄,學生在領取獎學金、助學金時沒有依照一定的程序讓學生簽名,事后學生否認領取,輔導員的自身利益就得不到應有的保護。其三,與學生進行交流,從思想上對學生引導是輔導員的職責之一。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在師生關系中,學生一般處于弱勢的地位,輔導員老師在同學生的交流中可能不注重工作方法,不經意間會傷害到學生的人格尊嚴,使學生的自信心也受到傷害。人格尊嚴是指公民的名譽和公民作為一個人應當受到他人最起碼的尊重的權利。輔導員老師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去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將不利于學生的發展,老師也不會得到學生的尊重。最后,在處理學生違紀過程中,受到傳統師道尊嚴觀念的影響,對于學生的違紀行為常常憑主觀上的感受和聽取他人言語,把學生的辯解自認為是為自己的違紀行為開脫,并認為學生態度不端正,忽視對學生違紀事實的收集。同時,輔導員在處理學生違紀問題時候往往只重視結果,而忽視處理的程序。這就加深了學生與輔導員老師,甚至會加深學生與學校的緊張關系。這也為學生通過訴訟程序處理違紀問題提供了依據,從證據方面來說,學校可能面臨敗訴的后果。
二、高校輔導員學生事務管理面臨法律問題的分析
高校輔導員在學生事務管理中面臨著對學生隱私權、財產權、人格尊嚴權的侵犯,不但學生的利益收到了侵犯,輔導員老師的利益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損害,這種情況的出現,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受傳統的師道尊嚴觀念的影響,學校偏重管理而忽視學生權利的維護。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學校與學生、老師和學生處于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老師與學生之間也靠那種師道尊嚴的觀念約束著。學校只強調管理,而忽視了對學生利益的保護。二是輔導員法律意識的淡薄。隨著法制化進程的加快,依法治校,加強校園法制建設已與法制化的進程相適應。從法律的意義上來講,學校與學生在教育管理上是行政法律關系,但學校與學生在日常管理上主要是民事法律關系。這也就要求高校輔導員在學生事務管理中實現法制化,而在日常工作中輔導員老師還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三是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增強。隨著高校普法活動的逐步開展,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有了很大的提升。在高校中,學生也日益用法律來處理與學校之間的種種矛盾,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如果輔導員在管理學生事務中不增強法律意識,很容易使自身的合法權利受到損害。
三、高校輔導員學生事務管理法制化的路徑
基于以上問題的探討及分析,筆者認為,高校輔導員學生事務管理法制化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質
輔導員在日常學生事務管理中應該樹立法律至上的觀念,依法辦事、依規章制度辦事,用法律法規規范自己的言行。因此,輔導員應該加強自身法律知識的學習,通過參加法律方面的講座、進修或通過網絡、法律書籍等方式增強自己的法律知識,明確自己在學生事務管理中應享有哪些權利,履行哪些義務,以法律法規規范自己在學生事務管理中的行為。只有知法、守法、用法才能更好地肩負起學生事務管理的職責,避免侵犯學生隱私權、財產權和人格尊嚴權的事情發生,同時也更好地維護了輔導員自身的合法權益。
(二)遵循正當的程序
遵循正當的程序要求輔導員在日常學生事務管理中應該按照法律法規及學校的規章制度進行。在國家學校給予學生資助過程中,輔導員要嚴格地按照國家、學校制定的資助程序進行;在學校給予學生紀律處分的過程中,輔導員不但要收集學生違紀行為的事實,也要按照學校違紀處理規定的程序進行,并告知學生有關申訴的程序。只有這樣,才能在處理學生事務時讓學生信服。
(三)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增強學生民主法制觀念
輔導員在日常學生事務管理中,應加強對于法律知識的教育,通過舉辦講座,講授具體的案例,讓學生逐步掌握一些法律知識,特別是在學生的人身傷害方面,學校應盡到必要的安全告知義務,進行法制教育也是安全告知義務的一種形式。同時也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增強民主法制觀念,明確學生在教育中的平等主體地位,對于校園法制化的建設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牛志軍,馬麗,周紅麗,王亮剛,牛永華. 高校學生管理法制化存在的問題分析 [J]. 科技信息,2010(3).
[2]楊志群,陳志遠,鄧基澤.論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法制化建設 [J]. 考試周刊,2009(35).
[3]趙浩洲. 加強制度管理依法推進高校全面建設 [J]. 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