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聽力技巧一般包括預測、猜測、判斷和推理等,它是對已吸收的語言信息的積極思考加工。預測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聽力策略。本論文將以一些專四和專八題目為例,從三個方面淺析聽力過程中如何運用預測法:聽前、聽中和聽后,并在論文最后提出幾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預測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聽力 預測 英語專業學生 英語教學
一、 前言
聽力在日常交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關于聽力策略的研究始于1970年。研究人員發現,聽著通過預測、聯想、總結等一系列心里加工能更有效地獲得口語信息。其中,預測就是一個重要的聽力策略。預測法的應用,可以使聽者在聽力訓練中帶著期待去聽,從而從被動變為主動,提高了聽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可以提高聽力訓練及考試中聽力理解部分的正確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選擇正確的訓練方法,幫助學生,尤其是英語專業學生形成聽力預測這一好習慣。
二、聽力預測的方法
(一)聽前預測
聽前預測是指通過學生已有知識,根據提供的信息,在聽力播放前對聽力材料進行預測。學生可以根據標題、題目選項、文化背景知識或者所提供圖片等方面進行預測。比如,在英語專業四級考試聽力部分的第一部分Dictation以及英語專業八級考試第一部分Mini-lecture中學生可以根據標題,運用自己所學的語言文化知識來預測聽力材料的大概內容。如2005年英語專業四級考試聽力Dictation部分的標題是“Internet”,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于網絡這個話題一定有所了解,高效率的聽力者在腦海中會迅速浮現出相關詞匯和知識,自然可以減輕他們的聽力負擔。
(二)聽中預測
聽力材料話題多樣,僅靠聽前預測是遠遠不夠的,有時聽前預測還有可能是錯誤的,所以一定要在聽力過程中不斷地修正自己的預測。在聽力過程中,可以通過主題句,關鍵詞、過渡詞或者說話者語音語調來進行修正。比如,在2000年英語專業八級考試聽力部分的Interview Section,有這樣一道題目:2. According to Nancy, what was the most difficult about becoming a taxi driver? 如果你可以注意到在這個句子中“difficult”是關鍵詞,那么當你在聽力材料中聽到“what do you find the most difficult about becoming a taxi driver”時,你必須集中精神注意接下來的句子,因為答案很有可能緊跟在后面。然而,在平日聽力中,有的學生總是平均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往往會因為某個單詞沒聽清而耽誤了后面的聽力,因此,一定要養成學生抓關鍵詞的聽力習慣。
(三)聽后預測
有許多人認為,聽力結束了,那么推測也就應該隨之停止,其實不然,聽力活動雖然結束了,可學生大腦仍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這個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對自己所聽材料進行推敲和總結,尤其是文章最后一個句子有可能是主題句,是全文的中心句,可以根據結尾來驗證對全文的理解是否正確。另外,在聽力結束后,學生還可以通過在聽力過程中記錄的一些時間,數字,關鍵詞的整理,對已經聽過的內容進行推敲和分析,修正那些與原文不相符的預測信息。
三、培養英語預測能力的策略
(一)在聽力教學中鍛煉學生的聯想能力
聯想能力是指人們在過去經驗和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大腦思維進行信息自由組合或者新構想創造的思維技能。在教學活動中主要通過聯想訓練提高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課堂活動中,教師根據班級人數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激發靈感討論(brainstorming) 猜測, 獲取更多的背景知識。
(二)擴展學生學習英語的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
背景知識是指聽話人在聽力材料所涉及的任務場景、主題文化、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的知識。有時學生聽出了句中每一個詞,卻不知道整個句子的意思,其原因就是缺乏相關的背景知識。而且在語言背后是思想文化上的差異,這種差異往往會導致整個句子,甚至整個聽力材料的誤解。
(三)提高學生記錄筆記的能力
記錄筆記時要把握一篇材料的總體框架,注意起提示作用的詞句,注意在筆記中運用不同的數字符號區分不同層次的主題和分項。在記錄中,通過練習逐漸形成一些記錄文字的速記符號,運用一切可行的縮寫、簡寫、圖畫等。如可用“↑” “ ↓” 表示增加和減少;用“√” 與“ ×” 表示好處與壞處。如different可簡寫為difr:difficult可簡寫為difc。記錄的關鍵詞越多,越有利于答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聽力教學中,教師運用預測法進行聽力訓練,不但可提高課堂的氣氛,把過去機械式的反復訓練變成生動、活潑的聽力訓練。還可以消除學生對于聽力的恐懼,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
參考文獻:
[1]陳仕清.英語新課程——理論和實踐.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葉蔚萍.英語聽力教學中的予語義聯想.外語電化教學,2000(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