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有力地推動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本文分析了多媒體網絡英語教學的理論基礎和優勢,介紹了我校實施基于多媒體網絡的自主式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過程,并在三次問卷調查結果的基礎上,剖析了學生對新模式的態度和看法,并指出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和可能的解決途徑。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多媒體技術 自主式教學
一、引言
近年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也受到教育部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各高等院校領導的高度重視, 如2003年4月教育部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納入“質量工程”四項工作中的第二項工作;2004年頒布《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要求改革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進行基于網絡的多媒體立體化教學體系建設,建立網絡化外語自主學習的新模式;2006年8月發出《關于進一步提高質量,全面實施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通知》,將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成效列入評價和衡量高等學校教學工作的一項重要指標,同時將納入高等學校教學水平評估體系。
在此背景下,很多高校開展了基于多媒體網絡的英語教學研究,但多數還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如何實現課堂教學與多媒體網絡化學習的整合,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式、個性化的學習,仍然需要進一步探討。本文介紹我校多媒體網絡教學的創新與實踐過程,并剖析學生與教師在新教學模式下的態度與看法,指出多媒體網絡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可能的解決途徑。
二、基于多媒體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的優勢
大學英語不同于其他基礎學科,它是一門以實踐和技能為主的學科,其教學活動的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交互性。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主要采用面對面的單向式課堂教學,教師根據大多數學生的水平掌握課程進度。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學習的內容完全由教師控制,學習的快慢節奏靠教師掌握。
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英語教學,多媒體技術將圖、文、聲、像等多媒體信息融為一體,使教材的科學性、藝術性、交互性充分結合,極大增強了學習者對語言和文化的感受與認知。其教學模式因多媒體電腦的強大功能,多媒體課件的模塊化、智能化、網絡化等特點, 聲像交替、圖文并茂、靈活多樣,為學生學習語言創造了一個良好而生動的語言習的環境,使師生的交流在更加豐富的層面上展開,為英語教與學的交互性、協作性和自主性的實現構建了有機的平臺。將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用于英語教學,與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相比較,其創新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一方面,多媒體教學有助于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大大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特別是精讀課程的教學,由于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難度高,信息量大,以往運用傳統的粉筆、黑板式教學往往會令學生有枯燥乏味之感。而多媒體的最大特點是交互性,能將計算機與表演藝術結合起來,從而使得信息的獲取與傳遞因戲劇效果的加入而更具感染力和藝術性。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大量的信息可以十分便捷地以鮮活多樣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與文章相關的有聲背景資料、圖片、歌曲、電影片斷等等的交替使用,從而可以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自主性,使課堂教學過程成為一次在教師的有意識引導下的學生自主探索、感知、討論、協作、建構的旅程,因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使得課堂教學效果明顯改觀,從而使新課改的觀念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另一方面,基于計算機網絡的多媒體教學給學生課下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有益的平臺,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促進師生交流。英語交際能力的提高,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技能訓練。網絡教學平臺使師生之間的交流變得暢通無阻,再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和學習平臺給學生布置作業,監督學生自主學習情況和進度,實時答疑、測試、反饋結果等;學生可以通過網上虛擬課堂,利用業余時間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額外內容進行自主學習,有問題可以及時向教師請教,還可通過網絡提交作業、試卷、與同學探討學習心得等等。
三、多媒體網絡教學環境構建與應用
近年來,我校建立了覆蓋教室、實驗室、辦公室以及學生宿舍的校園網絡,購買了英語網絡教學的相關軟件,構建起比較完整的多媒體網絡英語教學平臺。以此為基礎實施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在多個年級中選擇部分班級進行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試點。實踐證明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有助于實現“一對一”的教學理想,可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構建的原則
英語學習不僅是知識的獲得,而且是語言技能的全面習得。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必須進行千百次的訓練。因此在構建用于英語教學的多媒體網絡平臺時,必須考慮到英語教學本身的特性。英語教學的特點決定了其網絡化教學需要更多地強調交互性,但是目前大多數網絡課程只具備知識或者內容呈現功能,這樣的網絡課程基本上只是改變呈現媒介的書本內容,這與以往采用廣播、閱讀課外書、自己記憶單詞、自發練口語等訓練手段并無本質差別。
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訓練量和訓練質量,在建設網絡課程時,我們充分考慮學生與教學內容、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互性,并依據如下幾條原則進行考察: (1) 是否具備有效的學習激勵機制; (2) 是否對學習活動具備評價功能,這種評價功能是否建立在對學生學習活動充分有效的記錄基礎之上; (3) 學生對學習進程是否具備可控性; (4) 是否有充分的教與學之間的交互,特別是對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實時有效回饋; (5) 是否能夠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智能化技術,開發高質量的開放性強的練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
(二)多媒體網絡英語教學模式的實施
根據《要求》,基于已構建好的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我校對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和探索,貫徹分層次、自主式、個性化等原則,改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形成以學生上機自主學習、課堂教學輔導、多媒體教學課件和第二課堂活動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模式。
我們從2009年9月起在2009級學生中挑選了部分班級的學生(包括強化班和普通班)進行基于多媒體與網絡的大學英語教學。我校教材選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的《全新版大學英語》,使用的教學軟件系統為全新版大學英語網絡教學系統及其多媒體課件。試點教學由大小班教學(每周4學時,每6~8學時完成一個教學單元)、課外上機學習 (每周4~6學時) 和第二課堂活動 (不定期) 等部分組成。為了督促學生自覺進行網絡課程學習,規定學生平時自主學習成績占學期總成績的40%,以此保證學生的訓練強度和訓練質量。
課堂教學分為大班教學和小班教學。對于大班教學,以網絡教程為依托,學生登陸校園網上的網絡教程,并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自主學習。這一過程強調學習者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的意義的主動建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英語水平以及自己的學習習慣和方法進行語音語調、詞匯用法、語法結構、篇章理解等方面的學習。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灌輸者,而是通過課前布置任務、課堂隨時提問等手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并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而小班教學強調“環境”因素對學生意義建構的促進作用。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的優勢,設計出大量生動有趣的學生參與性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師通過情境的設計對學生積極的參與和訓練加以指導,逐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真正實現寓教于樂。通過模擬和創設真實的語境,著重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尤其是聽說技能和寫作翻譯技能的訓練和培養。小班教學主要包括與網絡教程內容相關的口語操練及多媒體輔助寫作翻譯教學。
課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基礎,依靠翔實便捷的網絡學習系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面進行自主學習,還可以利用計算機和學習軟件反復操練聽說能力,而教師也有計劃、有步驟地在線給學生布置作業、檢查作業、答疑解惑、進行階段測試等,以有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這對于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大有幫助。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為了解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是否能夠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目的,我們從2009到2010年連續兩個學期,通過問卷的形式,對我校700多名學生進行了調查,問卷涉及學生對多媒體和網絡下的教學形式和內容的滿意度;學生對網絡教學系統和多媒體課件的滿意度;學生對于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滿意度。同一套問卷筆者分五次進行發放調查:開學后第二個月、半學期、一學期、一個半學期、兩學期結束。調查結果統計如表1~3。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由于計算機和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與學生們習以為常了的中學學習模式大相徑庭,所以在學習之初部分學生有難以適應的現象,但隨著逐步地領會、適應,對教學形式和內容的滿意度呈提升趨勢;對于網絡教學系統和多媒體課件,由于其鮮活生動、集多種感官沖擊為一體,最初學生的興趣非常濃厚,但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接觸到的相關材料越來越豐富,而新鮮感也逐漸消退,所以對網絡教學系統和多媒體課件的滿意度在幾次調查中略有下降;而從對教學效果的滿意度調查呈上升趨勢的結果可以明顯看到,有八成左右的學生對新的教學模式是持肯定態度的。
另外,根據網絡課程記錄的學習活動數據,我們發現學生參加自主學習的出勤率達98%,出勤學生中完成網上作業、練習、小測驗、階段考試的學生高達100%。學生實際參加網上課外學習的時間與安排的時間的比例達到70%。這些均說明,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自覺性均得到改善。
四、結束語
多媒體網絡化教學在知識傳授、語言訓練、語言示范、解題聯系、因材施教等方面具有傳統大學英語教學無可比擬的功能,在大班教學環境下可真正實現個性化教學。基于多媒體網絡技術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模式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學習習得輸入量,促進學生的自主式、個性化學習,解決師生交互少等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由于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大學英語教學尚處于一個興起和發展階段,教學過程面臨的問題,如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制作及應用、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共享、新型教學模式的建立及教學評估等等,仍然需要經歷一個自我發展與完善的長期過程。
并且,多媒體網絡教學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在網絡自主學習中,學習者自己難以進行錯誤分析,而且機器的非人性化因素沒法克服,使學習者的學習在虛擬的世界中進行,不利于教書育人,全盤否定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足取。因此,外語教學應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進行資源整合,只有將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科學地結合,才能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言語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青松,許羅邁.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網絡化外語自主學習[J].外語電化教學,2006(6).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4.
[3]龐海才.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大班教學模式實驗研究. 廣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