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講授教學法、專題研究法、案例教學法、實訓教學、情景教學法、模擬教學法、探究教學法等層出不窮,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我認為針對新時代青少年的學習特性,任務驅動法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市場營銷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 創設場景
市場營銷學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管理學科,我們學習它的目的不在于掌握多少的營銷理論知識,而在于如何運用所學營銷知識判斷多變的市場,研究市場的規律,研究消費者需求發展趨勢,從而做出營銷決策。“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能夠充分發揮當今學生自主性、積極能動性的很好的營銷教學方法。它不僅能夠使學生掌握相應的營銷知識,還能夠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理論中提高實踐能力。
一、何謂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驅動的教學方式。其方法是: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都是圍繞著一個具體目標,基于幾項任務,在強烈的求知欲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又產生新的任務。
從學生的角度說,任務驅動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從淺顯的實例入手,培養他們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一個任務完成了,學生就會獲得滿足感、成就感,從而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從教師的角度說,任務驅動是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將以往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問題為主。將再現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式學習,每一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對當前任務的理解,運用共有的知識和自己特有的經驗提出方案、解決問題,為每一位學生的思考、探索、發現和創新提供了開放的空間。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市場營銷教學中的應用
在市場營銷教學中 ,我們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應把握好以下環節:
(一)把握市場營銷學整個課程的總體教學目標
百變不離其中,任何課程,不管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方法,都不能脫離教學目標與宗旨,營銷學教學目標在于使學生在掌握營銷管理理論知識的同時,掌握營銷活動策略、方法,培養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各工商、管理界提供具有開拓創新意識的高層專門人才。我們在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時,要首先明確這一總的“任務”。
(二)將總體目標細分化,設置每章每節的目標任務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模式首先要確定好每一章節的任務,這是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關鍵環節。而這些任務的提出可由教師先提出提綱性質的教學綱要,然后由師生共同討論或學生根據自身需求自主提出,這樣,任務符合每個學生的興趣和個性需要。
(三)注意在提出任務之前,創設特定的營銷場景
任務驅動,之所以稱為驅動是因為它有一定的誘惑性,正像我們為商家設計一場促銷活動一樣,一定要能夠引起消費者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購買欲望。而如何讓學生感興趣,主動去了解任務、接受任務,關鍵就在于營銷場景的創設。在這里可以是課堂案例創設場景,也可以是帶領學生到商場、到企業,現場為其創設真實的營銷場景,從而提出營銷任務,引發學生的思考,提出解決辦法。
(四)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
我們的任務在教師的引導下提出來后,下面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當然在這一環節,一定要有組織,可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或者叫做營銷團隊,讓其自己分工合作,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其團隊合作的意識。
(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培養學生營銷綜合能力
任務驅動教學法雖然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是教師的正確引導也是整個課程能否達到預設的目標的關鍵。眾所周知,營銷無定律,因為市場是多變的,即使我們學會了4P、4C,學會了CIS,學會了推銷技巧,但是仍然不能說就一定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營銷人員,我們教師的作用是在教學中使學生能夠掌握營銷基礎理論的同時,提高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溝通協調能力、提高其準確的判斷市場的能力等。
(六)第六要注意任務完成效果的評價
學習效果評價既是總結、提高的過程,又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的絕好時機。當學生完成某項任務時,教師需要通過對其學習成果進行展示、分析、點評,及時做出反饋和評價,這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增強自信心,也使得學生對自身學習情況有了明確的認知與評價,讓學生在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下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總之,市場是多變的,市場營銷教學也不能脫離市場這個大環境,必須緊跟市場潮流,才能培養出更多成功的營銷精英。一位營銷前輩說過“只有改變才是永恒的”,任務驅動教學發很好地迎合了當代青少年的自我意識和求知欲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了其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了其團隊協作意識和責任意識,使學習變得更加的快樂,不是嗎?
參考文獻:
[1]張善智. 網絡營銷實務. 第一版.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8.
[2]大衛·喬布爾. 胡愛穩譯. 市場營銷學原理與實踐. 第三版.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3]鐘柏昌.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