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實踐操作法、實地考察法,對資源匱乏地區學校體育教學教具的制作和存在的問題進行考察,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體育教育 學校體育 體育資源 教學用具
一﹑引言
中國是一個農業上的大國,農村人口占國民總人口的80%以上,所以農民的身體素質關系到民族的素質。而目前,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當中多數年輕人都走出家門在外打工,這樣的背景下,農村體育的開展,更是要以學校體育為重點的建設對象。但另一方面,由于經費投入的不足,導致特別是在貧困農村的學校當中,體育教學的場地、器材遠遠無法滿足教學的要求。
二﹑學校體育器材現狀
體育器材是體育課程開展的前提與保證,但目前而言許多貧困農村地區的學校,缺乏體育器材的現象比較嚴重,經濟的相對落后使得學校的場地往往過于狹小、學生們的活動范圍比較窄,難以達到教育部對中小學人均體育活動占地面積的要求,而體育器材品種單一,數量稀少,僅有的一些教學用具,往往又存在這樣或是那樣的種種問題,這些因素都困擾了體育課程的正常開展。以筆者所從教的學校而言,也有這種情況。
三﹑學校體育教學用具制作枚舉
在制作體育教學用具的過程當中,我們需要注意取材必須結合本地實際方便,這樣才容易找到材料;制作方法必須簡單,這樣才容易為人所掌握;制作的教學用具必須貼合實際,能夠融入教學的過程當中,這樣才能夠賦予其生命力。
(一) 因地制宜的選用材料,增強教具實用性
自制體育教學用具可以說是對課程的再學習、再認識和再創作的過程,通過教學用具的制作不僅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使得課程得以順利的開展,而且還能夠開動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研究的欲望。
如丟沙包由于其用具制作簡便、趣味性強,經常被應用在小學體育教學當中,但是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筆者發現普通的沙包不僅容易出現漏沙的情況,而且在擲到人身體的時候比較痛。如何才能讓制作的沙包既經久耐用,又不容易傷人?為此筆者結合當地盛產玉米的實際情況,將玉米粒縫入沙包內,這樣的一個沙包一般可以使用3年以上。
(二) 變換教具固有模式,豐富體育運動形式
在體育課當中,教學用具往往會決定課程實施的形式,合適的教學用具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參與課程的積極性。有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對一般的教學用具進行簡單的改造,來完成教學用具的在功用上的更新。
例如“綁板競走”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以及與人配合的能力。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筆者發現一方面,由于木板比較少,排隊等候參加游戲的同學比較多,造成一些同學不耐煩的情緒滋生;另一方面,再多次練習之后,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這一活動形式,便提不起足夠的興趣。為此筆者對此活動進行了拓展,以便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
(三)合理利用廢棄資源,降低教具成本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往往會有很多廢棄的可利用資源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而在體育課教具制作的過程當中,我們也需要對這一問題進行關注,合理利用身邊的資源,進一步降低教具制作的成本。在筆者任教的過程當中,也曾有利用廢棄資源制作教具的經歷。運用廢棄資源,最好做到一物多用,在貧困地區學校體育教學中具有積極的作用
四﹑ 學校體育教學用具制作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通過上文的討論,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在資源缺乏地區的小學當中,我們可以通過發揮主觀能動性,對身邊的材料進行挖掘,以便制作體育教學的教具,而不是一味的指望政府的援助與支持。但是在實際的過程當中,筆者依然發現目前資源匱乏地區小學教具的制作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部分教學用具存在安全隱患。由于資源匱乏地區的體育教學用具往往都是采用一些比較方便的原料進行制作的,所以一部分教學用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的隱患,這需要引起教師們的高度重視。筆者在進行小學推鉛球課的教學當中,由于缺乏鉛球,便用衛生卷紙桶代替鉛球,讓低年級的學生使用,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則用削好的一小節竹子代替鉛球進行投擲練習。而在這一過程當中,特別是在削竹子的過程當中,一定要高度重視將竹子削平整,以防止將學生劃傷,此外需要注意監督學生不用教學用具互相打鬧。
其次,部分教學用具取材存在問題。在利用廢棄物品制作體育教學用具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上面是否有文字,如果有的話,一定要看清楚這些文章的內容,特別是在利用廣告條幅制作體育教學用具的時候,這一點尤為重要。筆者曾在某地區進行教學考察的時候,發現給學生們當作教學用具使用的綢緞,原本是廣告條幅,而制作成教學用具之后,還能看出上面的錯別字以及一些不雅的文字。體育課的任務不僅僅是對學生的身體進行鍛煉,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全面成長,而教學用具本身存在問題,則有可能對學生造成誤導,嚴重影響教學的質量,這一點需要教師的高度關注。
第三,任課教師缺乏相應專業知識。體育課的教學不僅僅是傳授幾套競技體育的專業動作給學生,還需要培養學生整體的修養。為了達到此目的,筆者所任教的學校,就結合當地民俗,編創了一套繩操,動作雖然編好了,但由于學校里沒有精通音律的老師,所以配樂就成了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筆者托朋友找到了另一所學校的音樂老師,以求幫助,最后再各方的努力下,繩操終于編創完成,并投入到教學當中。但在這一事件當中,筆者深深地體會到了專業知識的重要性,為此筆者認為在提高任課教師綜合修養的同時,學校也應該重視各學科的平衡發展,為學生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
參考文獻:
[1]郭李亮. 我國西南諸省(區)農村學校體育現狀調研[J]. 中國體育科技,2003 (6).
[2]李健. 談談農村學校小場地如何組織體育活動[J]. 中國學校體育,200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