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表達能力,對于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現實社會中,良好地語言表達能力會受到人們的稱贊,也容易使別人接受你,所以在小學階段我們就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
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第一步是,激發學生的說話興趣,讓學生產生說話的欲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就告訴我們只有不斷激發和保持學生想說、愛說的興趣,達到“不亦說乎”的美好境界,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長期以來,語文教學中都以教師的說為主,學生的說為輔,極大地壓抑了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從而影響了寫作水平,甚至會影響到走入社會后的社交能力。
要在語文課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就應該從每一課、每一個細微的環節人手。
一、造句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學生的認知過程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是有“序”的,我們的教學也應該“循序漸進”。正如荀子所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所以,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應該從最簡單的造句開始。造句是貫穿于各個年級,旨在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環節。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要“采取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運用恰當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造句也要同寫作文一樣,要善于造得豐富多彩些。如用“緊張”一詞造句,先指導學生弄清“緊張”一詞的意思:(1)精神處于高度準備狀態,興奮不安;(2)激烈或緊迫,使人精神緊張;(3)供應不足,難于應付。有的學生根據這三個意思造了三個不同的句子:(1)第一次登臺,免不了有些緊張。(2)比賽進入了緊張階段。(3)又到了播種季節,種子的供應非常緊張。這樣不但使學生造出了這個詞最基本、最常用的句式,還讓他們通過理解詞義又造出了其他的句式。造句訓練除去運用理解詞義造出不同的句式以外,還可以讓學生用反問句、疑問句、比喻句、擬人句、夸張句等多種形式去造句子。通過這些方法不僅使學生的求異思維得到訓練和提高,為寫好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又培養了學生正確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二、看圖學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每一冊語文課本中都有看圖學文。我們要在教學看圖學文時,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見到一篇看圖學文,我們不應該急于讓學生去讀課文,而是應該先讓學生去觀察,然后說一說圖上畫的是什么,想表達的是什么,剛開始接觸可以讓學生看到什么就說什么,然后慢慢培養他們按一定的順序去說。如教學《綠色的辦公室》一文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從畫面中看到了什么?有的學生會說,一堆篝火、一座茅屋、青青的草地、藍藍的天空、一截樹樁和一個看書的人……說完后,教師要給予肯定,接著就要去引導:我們來從上到下、由遠及近地說一說,好不好?你們可以用自己的語言把它編成一篇你認為最美的文章。這樣一來調動起了學生的積極性,每個人都想說。說完后,讓學生再去讀文章,看一看文章是怎樣寫的,找出自己的不足,并鼓勵學生在學習中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收到的效果也很不錯。
三、閱讀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那么我們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抓學生的語言訓練呢?我的做法是,培養學生每見到一篇文章后要細細地去讀,用心地去讀,憑借想象,將書面語言文字在大腦中還原成作者所描寫的事物或人物,使其產生身臨其境、如見其人的感覺,以借助形象理解語言。如閱讀《買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那個穿著單薄的衣服、光著一雙小腳丫的又冷又餓的小女孩。教師可引導,l. 小女孩幾次擦燃了火柴?2. 每次擦燃火柴后她看到什么?3. 她為什么會看到這些事物?4. 小女孩最后怎樣了?請你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樣一來,不僅能使學生對內容有一個深刻的了解,還能讓學生用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培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作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一直以來,一提“作文”二字學生就會頭疼,而一些教師在教學作文時也并不注意方式方法,有時只把作文的要求說一下,或者讀幾篇類似的范文,就讓學生去寫,學生只能硬著頭皮去完成任務,寫出的文章有的前言不搭后語,有的跟記流水賬似的并不精彩。我教學作文時,進入課堂后并不提寫作文,而是讓學生去說。如文題是《假如我會克隆 》這樣一節作文課,開始講課時我就用學生喜歡的語言把“克隆”技術給他們介紹一下,這樣激起了學生的興趣,繼而我說,假如你是一個“克隆”技術的專家,你想克隆什么呢?學生的熱情一下子提高了,他們開始大膽地去想、去說,有的說克隆一個地球,有的說克隆一個自己……說完后要讓他們說一說自己的理由,如果理由不充分或過于簡單,可以讓其他同學給他補充一些想法。一堂作文課下來,學生輕松、愉快,不但作文寫得非常棒,而且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5.在口語交際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新版的語文教材中,特別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在每個積累運用里都安排了口語交際,那么我們就應該不失時機地讓學生開口去說,大膽地與同學去辯論。如一個積累運用后面有這樣一題,人們常說“開卷有益”,但也有的人說“開卷未必有益,那些不健康的書看了反而對我們有害”,就這個問題讓學生開一個辯論會,讓他們各抒己見。先讓每個小組去辯論,然后全班再一起去辯論,辯論時,教師也可以參與進來。這樣,既增加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拉近了師生關系,又增強了學生語言地表達能力,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勢在必行,而這也需要我們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地去摸索和發現,從而找出更多的能夠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