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突飛猛進,傳統教學媒體被現代教學媒體所代替,教學上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機會不斷增多,美妙的音樂、精美的圖片伴隨著知識一起走向教師的課堂,使得教師教育教學的藝術性在逐漸提升,更能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主動性,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從傳統課堂,到圖文并茂、聲光俱全的多媒體教學,確實使很多未曾深涉多媒體教學的老師眼前一亮,甚至覺得“這才是現代化的語文教學”。真的是這樣嗎?下面,我略談幾點自己在實踐中的體會:
一、在語文課堂中多媒體教學的“利”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增強動感,激法學生的學習興趣
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教學,將語文教學中許多抽象的概念,難以理解的內容,難以表述的意境,借助多媒體技術予以再現,可以化靜為動、化難為易達到形象生動,生動有趣的效果。應用多媒體技術以輔助教學,能使抽象的語言具體化,枯燥的內容直觀化,深奧的知識淺顯化,從而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凸現教學的重點,達到預期的目的。
(二)深化課文,拓展學生視野
寓言故事這一類文章比較枯燥,學生往往很難體會其中的寓意,運用多媒體也會取得較好的效果。對于沒去過南方的學生,他們感受不到“杏花春雨江南”的柔美;對于沒來過北方的學生,他們無法理解“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雄奇。而利用多媒體視聽材料,通過直觀形象、生動的影像,使他們猶如身臨其境,彌補了這種缺憾,有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
(三)信息容量大,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運用多媒體可以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傳遞量,它把很多的視頻材料、音頻材料、感性材料、理性材料,依次呈現出來,滿足各層次學生的需求。運用多媒體,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課的基礎知識,形成系統揭示給學生,形成知識的網絡,大大擴充了信息的傳遞量。尤其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視自己不同的需求獲得認知的滿足。有些教材內容豐富,課時較多,所學知識比較分散,在總結課上,利用電教手段,可以化零為整,把文章結構,各部分的關系集中在多媒體投影上揭示給學生,形成整體認知。
因此,多媒體課件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是我們當今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法寶,應該得到更廣泛的推廣和運用。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多媒體課件也是一把“雙刃劍”,相對于傳統教學手段來說它有自身的優越性,然而使用不當,也會存在著嚴重的缺陷。
二、在語文課堂中多媒體教學的“弊”
(一)重視課堂的“教”,忽視與學生的互動和情感交流
學生上課就會像看電影一樣,只看屏幕,不看老師,使雙邊的活動更少。有的語文課件把教案搬上屏幕,以“電子板書”代替“黑板板書”,上課教師只需點擊鼠標,對其他教學手段置之不理,使課堂由“人灌”變成“機灌”這些只是簡單應用了計算機的演示功能,教師成了播放員,學生成了觀眾。
(二)想象表象的替代,束縛了學生的思維
學生的思維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任何程式化都會束縛學生的思維,而多媒體正好存在這個缺陷。由于多媒體課件是由老師事先設計的,對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問題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上課時,老師只是按照準備好的流程機械的操作鼠標,完成各個教學步驟,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按照設計的思路走下去,致使學生難以打開思維,只能仰著脖子看畫面,豎起耳朵聽答案,時間一長,什么思考創新都沒有了。這種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學,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維。
(三)過分追求快節奏
在語文多媒體課堂教學下,語文課文已由老師肢解成圖片、文字等形式。這些圖片和文字在演示的過程中往往一閃而過,學生完全缺少思考、消化的余地。造成學生對學習內容印象不深、理解不透、記憶不牢。待到復習迎考還得花很多時間復習,這種得不償失的事怎么說也不值得推介。
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有其利也有其弊,總體來說還是利大于弊,在教學中根據實際情況用傳統教學手法不能讓學生很好理解的,而多媒體又能彌補這方面的就充分地讓其優勢盡現,不用多媒體就能解決問題的就盡量不要用。另外我們要擺正觀點,多媒體是輔助我們教學的,不要受其所累、不要為展現或其他目的而用多媒體。我相信只要我們能用正確的態度、心態來看待和使用多媒體來輔助我們的語文教學,只要我們能看清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的利與弊,相信我們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會越來越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