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對數學的迷戀往往也是從興趣開始。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所學知識的魅力,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樂學的境界,這是值得我們每位數學教師不斷研究和探討的一個話題。那么,在農村數學教學沒有普及多媒體教學條件的前提下,應該采取怎樣的教學策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下面結合我所學專業及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巧妙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在新課的導入中,教師應善于抓住學生的心理,從知識與知識的聯系中設置懸念,巧妙導入,以引起學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學圓面積公式推導前,我提問:“我們以往學過的圖形都是由線段圍成的,所以它們的面積公式推導起來比較容易,而圓是一個曲線圖形,它的面積又是用什么方法求出來的呢?你們有沒有一個好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時學生們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這個問題中來,他們都想表現自己的聰明才智,所以,很自然就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樣簡單的導入語,既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生自然而然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加強直觀教學,培養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單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直觀上下工夫是遠遠不夠的。要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形象性的矛盾,還應充分利用直觀教學的各種手段。“直觀”具有看得見、摸得到的優點;“直觀”有時能直接說明問題,有時能幫助理解問題,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影響,使學生從學習中得到無窮的樂趣 。考慮如何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做到生動形象,是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時常思索的問題。而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難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增加教學容量,設計實際問題情景,重新組織教材結構網絡,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應用能力。課堂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而活動的主體應該是學生,采用多媒體教學,設計課件時應從以下方面考慮情況:
1. 增加問題情景設計,激起課堂高潮
在對一堂課進行設計時,采用網絡技巧及特寫處理,并進行問題的情景設計,使學生更容易理解;配上輕松的背景音樂,使同學能輕松愉快地掌握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
2. 考慮學生的學習規律,培養師生感情
課堂40分鐘,學生如果老是聽老師說,思維肯定會很疲倦。有了多媒體以后,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加上我們在每一課件的適當位置給予學生思考與討論的時間,既讓學生積極參與,又能注意學生的學習反應,克服因人機對話造成的情感淡薄的問題,培養了良好的師生感情。
三、通過游戲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伙伴,在這個伙伴的帶動下,學生更容易主動地獲取知識。“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枯燥的數學學習中加入游戲的成分,最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在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中,不知不覺就培養了學生的數感。例如:在教學2~9的分與合時,其中一個內容是:5可以分成2和3(或者分成1和4及其他很多分法),枯燥機械地記憶或背誦對學生理解、掌握這個知識點沒有太高的效率。此時,我采取玩拍手游戲,使教師和學生拍手的次數合起來是5。例如我拍3下,學生就拍2下;我如果拍1下,學生就拍4下。我還設計玩紙牌的游戲,例如:復習5的分與合,開始學生輪流摸牌,然后把手中能組成5的紙牌拿出來,再到前面的同學手里去抽牌,這樣誰的牌最先沒有了,誰就是獲勝者。雖然這些都是非常簡單的游戲,但引入游戲之后,學生的興趣就陡增不少。對于5可以分成幾和幾這個知識不熟悉的學生,通過拍拍手很快就掌握了,還可以通過玩紙牌加深對5的分與合的記憶,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記住而不用死記硬背。就這幾個例子說明,簡單的小游戲不僅使課堂氣氛活躍,更重要的是,學生在“玩”中,體驗數的分解與組合,增強了對數與數之間轉換關系的理解,也即增強了數感。
四、及時鼓勵,肯定成功
課堂上,教師應該為每一個同學創造獲取成功的機會,盡量避免用責備的語氣。對于學生的成功,教師可以點頭表示肯定;可以說“好”或“對”表示贊許;也可以說一句鼓勵的話;還可以以獎給小紅花等形式,對學生的進步表示祝賀。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全面轉軌的今天,那種通過反復灌輸,強化作業,以外在的壓力推動學生的學習進程,使學生只知道呆讀死記,只對結果目標感興趣,而對探求真理的過程缺乏熱忱向往的教學方法已經沒有生存的市場。作為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從學生自身的特征出發,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靈活安排課堂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思維和積極性,并不斷變換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保持對數學的興趣和激情。
總之,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好這門學科的一個重要前提。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數學教師應充分地把握住每一個教學環節,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通過各種合理的渠道來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學好數學,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