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的入學教育,是中職學生入學的第一課,對新生入學后的學習、生活等方面都將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如何做好新生的入學教育,是引導中職學生樹立信心,完善人格、勤奮學習,爭做合格中職生的關鍵。
1. 抓好新生入學軍訓教育
開學初,學校統一為新生安排了為期一周的軍事訓練,通過軍訓,既可以磨煉學生的意志,增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培養學生的自立能力,更重要的是為新生的規范管理起好頭。同時班主任利用軍訓的機會,發現一批學生干部的苗子,為班級的建設提供有益的幫助。
2. 對新生進行校情校史的教育
校情校史的教育內容主要包括學校的基本概況、專業、師資、教學科研成果及畢業生的就業形式等。我校由于校舍簡陋,校園狹窄,大部分新生在入校初都有不同程度的失落感,部分學生甚至產生退學的念頭,針對這種普遍現象,利用入學教育時間,及時向學生介紹,盡管我校沒有大家想象的高樓大廈,但我們有先進的實驗設備,有一支愛崗敬業的師資隊伍,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任務是學習知識和技能;同時重點介紹專業的特點及就業前景,了解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未來,了解與自己生活、學習密切相關的有關管理及服務部門,能夠穩定學生,堅定信心,樹立愛校、愛專業的思想,為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3. 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的內容包括人身安全教育、財產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以及食品衛生安全教育等。絕大多數學生是第一次離家,離開父母的悉心呵護過集體生活,還有些農村學生是第一次來到城市,而我校又地處鬧市區,所以通過實例就學生貴重物品的保管,現金的存放,打開水需注意的問題及食品安全等向新生講解,更為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學會過馬路,讓學生樹立安全感和是非意識,做文明學生,創建和諧的校園環境。
4. 有關文明禮貌及行為養成教育
烏申斯基有句名言:“良好的習慣是人在某種神經系統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資本不斷增殖,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享受這著它的利息。”可見,良好習慣的養成對未成年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針對學生中存在的文明禮貌及某些不文明的行為習慣,利用入學教育,從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入手,在學生中要使用文明用語,見了老師及學校教職員工要主動打招呼、問好;針對一些不文明的行為,要求學生從小事做起,不在公共場合尤其是在教室穿拖鞋,不亂扔垃圾,不亂潑臟水,不在公共場合大喊大叫,在宿舍不影響他人正常的休息等等。
養成教育雖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卻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教育中最“實”的基礎部分,是教育的“質”的指標,只有抓好養成教育,才能使學生成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
5. 有關常規管理教育
主要內容為中專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作息制度、考勤制度、兩操、宿舍管理制度、操行評定辦法、獎學金評定辦法、學校的獎懲制度以及班級考核制度、班委會建設等。通過教育,使學生了解管理的有關制度和日常行為規范,熟悉和適應中專生活的特點和規律,培養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扎實的入學教育在班級管理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成功的入學教育更能使中職生點燃奮斗的火炬,明確起點,啟迪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