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程標準》中突出強調“要尊重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使課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民間體育活動中蘊藏著豐富的體育健身方法和體育項目,而且有相當一部分活動具有趣味性、普及性、簡便性、健身性和娛樂性等特點,符合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符合素質教育對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要求,符合“以人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同時這些活動簡便易行,開展起來十分方便。為此,筆者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嘗試把民間體育活動融進體育教學中,將民間活動增選或置換成體育教學內容,樹立“健康第一”的教學思想,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終身體育為導向,充分調動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創新精神和合作能力。
一、民間體育活動,健康第一保證
現代的人們越來越重視身體的健康和身心的愉悅。“以人為本,健康第一”、“體育為健康”等口號的提出,為改革體育教學指明了方向。民間體育活動是人們在生活、生產勞動中創造的并廣為流傳的體育項目,它既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地域性、娛樂性,又具有技藝性、健身性,同時還具有較強的教育性。它簡便易行,開展起來十分方便,不僅在學校課內能開展體育鍛煉,而且在課外、家里也能開展體育鍛煉,所以深受學生們的喜愛。為此體育教師有責任去重視、搜集和研究它,把民間體育活動廣泛地開展起來,讓其在新課改中煥發出其應有的生命力。如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跳繩”,它的活動形式很多,跳短繩有并腳跳、單腳交換跳、連續單腳跳、雙臂交叉跳等;跳長繩有正面跑人跳、側面跑人跳、集體接龍跑跳等,并且隨著跳繩水平的提高,競技水平也在不斷的“升級”,在跳中可以做拋、接、傳、拾小物體動作,甚至利用跳繩可以做繩操、斗智拉繩等。除此之外,玩“呼拉圈”、“抓子”等民間活動也是如此。同時我還嘗試在一些民間體育的基礎上進行改編,滲透到課堂教學中,給體育課帶來無窮的樂趣。如學習身體主要部位的名稱時,把民間的“點鼻子”編成神速擒敵的游戲活動,這樣使得枯燥的練習變得有趣味多了,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民間體育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自始至終情緒高昂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提高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和實效性。課堂鍛煉意識進一步延伸到課后,也必將提高鍛煉效果。課內外相結合的鍛煉優勢,為學生的健康保駕護航,使“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得以真正體現。
二、民間體育活動,興趣熱情保證
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是學生主動參加學習活動的重要條件。而新課程的改革中,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給體育教學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運用多變性的教學手段是引起學生愉快體驗并逐漸形成體育興趣的教學手段之一。如50米迎面接力賽跑,對天真活潑、具有好動天性的小學生來說易產生厭煩情緒。于是在50米中開展“鉆山洞”、“前滾翻”,再穿插一段“滾鐵環”的路程,最后到達終點的接力賽活動,使這種呆板單調的活動變成趣味的多變性活動。學生產生了好奇心,就會積極參加,全心投入。體育教學中穿插一些民間體育活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練習積極性。
三、民間體育活動,合作能力保證
現在的家庭,獨生子女占絕大多數,不少孩子成為家中的“小太陽”,平時在家里幾乎處于封閉狀態,與同齡人的交往不多。因而在體育課開放的時間中進行一些小組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必不可少。例如:民間活動“多足行進”在課堂中的應用,教師只說明規則,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去體會、去探索最有效的合作方法。由失敗到成功去親身體會團結合作的巨大作用。通過實踐最后得出結論:團結合作才能取得勝利。讓學生學會尊重別人、學會寬容別人、學會勝不驕,敗不餒,遇逆境而不灰心,永遠奮起直追的心態。在鍛煉的過程中增強了學生的交往能力,培養了學生寬廣的胸懷,也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創新精神和合作能力。
四、民間體育活動,主體意識保證
以學生為主體,歷來被視為教學活動的靈魂,也是學生發展的首要。學生對某項體育運動有了一定的認識和興趣,在不用教師啟發和誘導的情況下也能自覺地產生主動參與意識。例如學生喜聞樂見的“踩高蹺”活動,這項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運動技能和技巧,也訓練了學生的平衡能力,使學生的手、腳動作靈活協調,有利于學生身體勻稱和諧地發育。在活動中要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自己去評價,并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力,促進課堂教學空間的擴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
五、民間體育活動,永放光芒
優秀的民間傳統體育活動不僅利于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發展,而且簡便易行,可作為終身體育鍛煉的選擇對象。如踢毽子,可以使腿、腳、臂、腕、手、眼等身體各部位得到鍛煉,增強人的體質。踢毽子的踢法有許多種,有單人單腳踢、雙腳交換踢、腳跟后踢、串聯花式踢等幾十種踢法。踢毽子活動的優越性還在于這是一種全身運動,室內、室外均可進行,運動量還相當大。并且毽子的制作簡便易行,它不分男、女、老、幼皆可進行。像呼拉圈、跳繩等民間體育活動的健身價值也很高,又簡單易行、省時省力,不分場合、不分地點,隨時舉行。民間體育活動由于“俗”而易于傳播和推廣,深受學生、家長的喜愛。讓民間體育活動廣泛開展起來,愿民間體育活動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