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謂參與式教學,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的一種教學形式。在教學活動中,是否真正實行參與式教學方式,并且讓每一個學生,而不是讓少數學生。是讓他們全身心,而不是表面、膚淺地參與。絕不是單單一個教學方法的問題,而是作為一個教師的教學觀、教材觀、學生觀的直接反映。這是因為:只有全面實施了參與教學方式,才能體現素質教育的精神,只有全面實施了參與式教學方式,才能體現教學民主,只有全面實施了參與式教學方式,也才能全面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語 參與式教學 經驗
現代語文課程的總目標告訴我們:通過教材、教師、學生三者之間的“對話”,通過教師利用教材作引導,讓學生——這個語文學習的主體,直接參與、主動實踐,從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具有適應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以及使用工具書和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這個總目標是基于人的終身需要及和諧發展應具備的綜合語文素養而提出的,它強調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比如在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上,強調“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在閱讀中“注重情感體驗”、“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等,它還突出了語文課程的實踐性本質,語文課程的一個基本目標是培養學生運用語文的實踐能力,而提高語文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語文實踐。這個“語文實踐”不可能、也不應該由教師去包辦代替,而應讓學生“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只有靠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而形成的能力,才是學生自己的能力。我們應該知道“靠別人的翅膀飛翔起來的天空,不是屬于自己的”這樣淺顯而又深刻的道理!
我已任教近30年,經過多年的實踐,特別是經過新課程的培訓、全面實施參與式教學后,收到了顯著的效果。
在“讀”的教學中,我采取了以下形式:一是“師生共讀”:比如有時教師先讀,學生后讀;有時學生先讀,教師后讀;有時師生共讀。二是“學生共讀”:比如“分角色讀”、分“男生、女生讀”、“同桌讀”、分小組讀。讓學生注意:別人讀時,要認真聽,聽完后作評價,好在哪,差在哪,并說明理由。在默讀時,讀完后說感受比如說內容、說寫法,又可采用同桌互說、或在班上發言,有時還讓學生演一演課文中的角色,或畫一畫文中的情景等等。讓學生感受到讀書的樂趣。
在教識字、寫字活動中,形式也多多種多樣。在低級識字教學中,不僅我做識字卡片,還讓學生家長一道做識字卡片,還鼓勵學生創新,果然有的學生做成方的,有的學生做成圓的,還有做成心形、三角形的;有的把拼音和漢字用兩種顏色寫,有的把拼音和漢字分開寫在卡片的兩面等等。做好卡片后,隨時備用。上課、下課、家里都隨時拿出來同老師、同學、家長一起“玩”。(注:上課時叫“玩”,這里的“玩”就是認、讀或者看拼音猜漢字。或者看漢字:認了以后猜拼音,寫音節)這樣,在學中玩、玩中學,識字興趣倍增!在寫字教學中:有時,我在黑板上寫一個范字,叫學生照看寫;有時我寫一部分,其余部分讓學生續寫完成;有時讓同桌互相照看著這樣做,并讓學生糾正(如果沒寫好的話),聽寫、默寫時,讓同桌互相聽寫、互相糾正、評分。組長檢查,教師抽查。還不定期地搞全班書寫展覽,互相交流、切磋,評出優勝者,并給予獎勵。還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學生規范漢字書寫大賽,有幾個學生拿了獎,更是高興萬分!
在作文教學中,我有時采取“先同桌說——后一組說——再全班說”的順序。有時,采取一個人說一部分,幾個人分先后說完,最后再找人從頭到尾說一遍,并讓“聽眾”們做好點評準備,教師最后總結,“說”完就“寫”,寫好后,先自查自改,然后由同桌互“讀”互“改”。這樣邊說邊改,邊寫邊改,邊讀邊改,這樣“聽、說、讀、寫”幾管齊下,心、眼、口手一齊到位,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用以上參與式教學形式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就顯得簡單了,盡管我校地處農村,設施相對簡陋,但由于長期堅持全面實施參與式教學,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不錯。我班的成績常常名列前茅。
需要強調指出 :一是\"全員\"參與,就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要主動積極參與,既要考慮“尖子生”,更要考慮那些所謂的“弱差生”,因此,對他們的要求不能搞“一刀切”,對優生提出更高要求,對差生要提示、引導,只要有進步,就要鼓勵,肯定。總之,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二是教師在教學中,要當好組織者,指導者,坐好、坐穩學習過程的“首席”,該點撥則點撥,該引導則引導,該表揚時,言之有理,順理成章;批評建議時,言之有理,心悅誠服,從“導入”到“結束”等每個教學步驟,都能預見到它的結果。這就對我們的備課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堂課,既要生動活潑,又要效果顯著;一個活動,既要有聲有色,又要寓教其中。
讓我們重溫一下這段名言吧:“教育的任務是毫無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創造才能,創造潛能都能結出豐碩的果實,這一目標比其他所有的目標都要重要。”
【參考文獻】
[1]教育——財富蘊藏其中. 國際21實際教育委員會的報告,1996.
[2]呂叔湘. 語文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藝術[J]. 課程.教材.教法. 1988(03).
[3]袁秀敏. 淺議語文教學中學生參與能力的培養[J]. 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6(04).
[4]孫磊. 參與式教研培訓的實踐及收效[J]. 中小學教學研究.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