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物理作為一門實驗性學科,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尤顯重要。中國學生普遍學習成績出色,特別在運算和推理方面比國外學生有明顯優勢,但中國學生最大的缺憾,就是不善于提出問題,缺乏創新精神。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培養學生敢想、敢說、敢問、敢爭論的精神,逐步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創新能力,為終身可持續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培養 學生 物理課堂 提問能力
科學之父愛因斯坦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物理作為一門實驗性學科,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尤顯重要。下面就如何培養學生在物理課堂中的提問能力,粗淺地談談幾點不太成熟的看法:
一、從學生的心理入手,讓學生敢問
學生只有認識到提出問題對人發展的重要性,從要我問到我要問,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才會得到內在推動。
(一)教育學生提出問題
教學中結合教材適時地向學生介紹一些著名科學家敢于提出問題,攀登科學高峰事例,這樣從歷史的角度說明提出問題的重要性。如:學重力時,給學生講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的故事,啟發學生,蘋果從樹上落下大家習以為常,牛頓卻提出:為什么蘋果會從樹上落下?拉住蘋果的力和拉住月球的力是不是同一個力?最后發現了萬有引力。
(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需要勇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良好的質疑氛圍,激發學生提出問題的興趣和勇氣,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想,大膽地懷疑,提出自己的問題。
(三)讓質疑成為學生的習慣
教育學生對各種權威不盲從,大膽質疑,敢于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看法。如:對課本進行質疑,課本在編寫的過程中,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有些概念、規律并不嚴密;對各種媒體進行質疑,有些報紙雜志經常犯一些科學錯誤,有意識讓學生糾正;對權威進行質疑,如亞里士多德能撬動地球嗎?判斷王冠摻假是否屬實;在習題講評中質疑,該題是否有漏洞?考查什么知識點……
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愿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向上的原動力。教師應想方設法,設置各種情境,激發學生提出問題。科學探究的問題有三種:一是學生根據教師、教材或其他途徑給出的問題進行探究;二是學生從所提供的問題中得到啟發而提出的新問題;三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毫無疑問,學生自己發現并提出的問題,最有興趣、最有動力去深入探究。教師的指導工作,重點應該放在設計讓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的情景上,而不是在設計問題本身上,應著力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一)從課本插圖提出問題
新教材有很多有趣的插圖,讓學生仔細觀察細微處并比較與日常不同,再提出問題。如:在學習折射規律后,讓學生看圖“魚在哪里?”學生會提出“為什么魚叉要對準魚的下方?”“是不是看見的魚并不是實際的魚?”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二)從日常生活中提出問題
日常生活中很多現象與物理息息相關,這些現象天天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已習以為常。教師能夠引導提醒學生關注這個大自然,必然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無窮求知欲。如:學習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師先播放自然界一些物體發聲,然后教師問:“聲音對于我們來說太重要啦,對于聲音,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呢?”
(三)通過自身體驗提出問題
學生通過自己親身做實驗或參加活動、比賽,由于親身體驗,感受很深,學生也樂意提出問題。如: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時,學生通過手彈課桌,提出:手為什么會疼?講壓強時,讓一男一女二個同學比賽頂棍子,由于女同學頂的一端粗,女同學贏,從而提出:女同學為什么能贏男同學?通過分析發現輸贏不僅跟力有關而且與受壓的面積有關。
三、教會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會問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掌握提出問題的基本方法 。 有人說:好的方法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個平庸的教師只會奉送真理,而一個優秀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的方法。因此,學生只有掌握了發現問題的基本思維方法,才能從平常中看出異常,從普遍中發現特殊,從而不斷地發現問題。
(一)掌握提出問題的一般方法
碰到某個物理現象,一般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為什么、怎樣、如果條件變了,將怎樣、是什么。如:做完真空中的鬧鐘實驗,根據現象可提出:為什么聽不到鐘聲?怎樣才能聽到聲音?通入空氣后能否重新聽到聲音?聲音靠什么來傳播?
(二)及時點評學生提出的問題
由于學生的差異,學生提出的問題參差不齊,有的層次比較低,有的比較有價值。當然教師應該以鼓勵為主,承認學生有差異,但是并不是不加評論,教師應有價值導向,讓學生明確哪個問題更有價值。
(三)鼓勵學生相互提問題
學生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肯在全班同學面前提問題,但跟他同桌就不同了。在下課前五分鐘,讓學生根據本課內容相互提問。
(四)適當出一些探究題,設置一些情境讓學生提出問題,檢驗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著名美籍華人楊振寧教授曾指出:“中國學生普遍學習成績出色,特別在運算和推理方面比國外學生有明顯優勢,但中國學生最大的缺憾,就是不善于提出問題,缺乏創新精神。”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培養學生敢想、敢說、敢問、敢爭論的精神,逐步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創新能力,為終身可持續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蘇曉莉. 中學物理教學中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D]遼寧師范大學, 2010 .
[2] 林雪芳. 培養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能力的研究與實驗[D]福建師范大學, 2007
[3] 楚振龍. 中學物理教學中學生提出問題能力培養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 2008 .
[4] 鄭永圣. 中學物理教學培養學生主體意識的探索與實踐[D]南京師范大學,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