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游于戲”與“成于樂”是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對體驗性學習的詮釋。時至今日,中學美術新課程標準強調的“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與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怎樣才能在美術教學中實施體驗性學習,使學生從生活出發,向青少年的生活世界回歸?
【關鍵詞】 中學 美術教學 體驗性學習 實踐性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新的課程將更加關注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文化資源,鼓勵學生進行體驗性、探究性、反思性學習。”不論是外化能力、內化品質,還是探索未知,體驗成功與情感,新課標賦予了我們很多體驗性學習的方式。新課程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從學生的經驗出發,教學要向學生的生活回歸。教學方式要轉向探究性學習、自主合作學習。
在初中的美術教材中,體驗學習是教學目標的重要部分,如“時間的表情”,了解鐘表發展的歷史過程,通過聆聽鐘聲、賞析圖片、觸摸時間等活動,調動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充分感受時間的存在,培養珍惜時光、關注生命的意識等等。這些課程內容從不同角度體現了學習主體對個體的體驗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寬泛的體驗學習空間。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體驗供大家分享。
一、注重學習的主體的實踐性,賦予學生成功的體驗
實踐是認知的基礎,是體驗性學習的基本方式,體驗性學習就是通過豐富多彩的時間活動,充分刺激學生的視覺、觸覺、聽覺,從而獲得感知的認識,完成對客體的認知。
例如“時間的表情”一課中,要求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制作各式鐘表。我首先在學生面前展現一些課前制作好的時鐘,有飲料瓶制作的,光盤制作的等等不同造型時鐘,學生不僅看到了美麗的作品,而且聽到了動聽的樂曲。頓時睜大了眼睛,透著驚奇的目光,興奮地發出驚嘆聲,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住了。這時,我抓住時機講知識,告訴學生這些可愛的作品都是老師用什么制作的,學生聽后感到驚奇,廢舊材料是怎么變成這些美麗時鐘的呢?我們知道,學生對生活充滿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動機,這是他們的天性,他們常對感知的事物、現象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頭腦里裝著許多不解之謎和神秘的懸念。所以,我及時講制作過程,然后要求學生自己親手做一做,看誰做得漂亮,而且與眾不同。過了一會兒,學生就做出了各種各樣的作品。通過教學,不僅使學生掌握了制作方法,產生了積極學習的態度和愉快的情感,而且培養了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的多樣性意識,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所以,我覺得在教學中應少給學生一些條條框框,不要以自己的思維方式左右學生的思維方式,多給他們一些自由,以便開拓視野,讓他們盡量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進而發展他們的創造能力。
二、體驗性學習注重學習主體的游戲性,賦予學生快樂的體驗
學生的美術活動比一般的游戲內容更豐富,規則更寬松,過程更復雜,結局更多變化。它要求學生眼、腦、手并用,充分運用各種知識,充分展示各種能力,充分挖掘各種潛能。我想我們教師是“游戲”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應該精心組織,合理安排,循循善誘,耐心引導,以充分啟迪“玩者”的心志,發散“玩者”的思維。在美術教學中引入游戲性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真正進行最自主的美術活動。在多種方法中,游戲性教學是其中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減輕負擔、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如在“奇妙的肌理”教學中,從生活細處著手,構建活動內容,肌理制作是模仿或創造偶然形態和豐富視覺效果的造型方法,極富創意又具有較強的游戲性,使學生自然和諧而又富有激情地完成這一課的學習內容。開展體驗性學習活動,是在感知覺體驗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調動思維和情感的體驗,逐步獲得對知識的感悟和認知。再通過動手實踐制作的體驗,檢驗感知覺的認識,校正和提升認知思維,再進一步獲得創造與成功愉悅的體驗。
三、體驗性學習注重教材內容的靈活性,賦予學生自信的體驗
在美術教學中,開展體驗性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如果按人體的功能可分為感觸覺體驗,視覺學習體驗,動手實踐體驗,思維想象體驗,情感審美體驗。按認知客體內容可分為對物體媒材性能、特征的體驗,對雙基知識的認知過程體驗,對作品塑造的體驗。按體驗性學習的類型可分為觸摸感覺體驗,視聽情景體驗,活動參與體驗,實踐創造體驗,情感體驗,成功體驗,挫折體驗,評價交流體驗,審美體驗等等。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因而,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多指導,多鼓勵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發現,在討論作品過程中出現錯誤時,要多引導啟發,盡量讓其完成,從而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享受獲得知識的喜悅和成功的快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也更加佩服和尊敬教師,這樣師生關系就會更加的和諧融洽。
四、體驗性學習注重主體的自我評價,進行反思與總結
當一節課結束的時候,請學生對自己在課堂內的表現作出一個自我評價,這個評價不僅僅是知識性的,而應該從學習策略、學習方法等多方面進行自我小結和反思。教師可以用活動激發,可以通過話語引導,但并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這種體驗性課堂學習對于教師個人的教學反思也更為有利,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反思中獲得教學靈感,增長教學智慧,通過多次課堂實踐,
我認為美術課堂內的體驗性學習,將使美術學習更具有生命性和價值性,更能實現學生的身心匯通、情理交融、知行統一,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繼續實踐。我們在課堂上應將學科特點、學生情況、教學資源有機地整合,進行綜合性的運用,才能有效地發揮體驗性學習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