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未來學家奈比斯特指出:“處于偉大上世紀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需要的是創造力……”在步入世界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一個國家人民的創新競爭意識顯得尤其重要。怎樣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高素質人才是檢驗我們教育教學成敗的關鍵。
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培養學生創造力呢?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
一、精心選編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發散思維
要選擇有利于培養學生知識遷移和發散思維的內容。這就要求我們在美術教學過程中,不僅僅只看到傳統意義上的美術學習,還要看是否有利于學生良好綜合素質發展,是否有利于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是否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品質完善,是否有利于知識的遷移。課業的布置要具有靈活性,給學生以充分發揮想象的空間。若使每個學生畫出一樣的畫,或呈現同樣的風格,是創造的大忌,教師應引導學生沿著不同的途徑,突破傳統思維習慣和模式,產生大量的變異見解,有意識地促使學生從多方位、多角度地思維操作,以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在課業訓練中,不能僅限于讓學生單一地模仿或照抄自然的訓練,模仿作為基礎訓練固然重要,如果不顧及內心感受,不積極認真地思考總結,一味模仿,很容易導致學生陷于僵死的思維狀態,使作業呆板、乏味、缺少生機,甚至阻礙學生創造意識的發展。
二、充分利用電教設備,搞好課堂教學
初中美術課主要分為四大類:(1)欣賞課;(2)繪畫課;(3)制作課;(4)工藝課。如何上好這些課呢?
1. 利用各種電教設備,培養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興趣,被動地學習,直接影響教育效果?,F在上美術課的一大問題是相關教材資料缺乏,特別是欣賞課,有些課本經過幾次印刷,色彩效果變差,畫面不夠清晰,圖片又不多,很難引起學生的美感。因此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非常有必要。教師可通過如找一些畫冊、光盤、光碟、網上下載資料儲存在電腦硬盤中等途徑,來制作CAI課件。它通過聲音、圖像、音樂刺激學生,激發學生興趣,通過生動豐富的素材資料,將學生從課堂枯燥的說教中解脫出來。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生見多才能識廣,才能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
2. 利用各種電教設備,解決課堂難點
多媒體電教手段能為學生多角度、多方面提供大量直觀、形象的感性材料,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十分有利。也對課文中的重點、難點的解決十分有利。如教師在講解示范制作表演時,通過攝像機從不同角度拍攝,然后投放出來,能解決學生看不清或不明白的操作過程,也可以多次重復播放,消除學生畏懼情緒,使學生明確、自信、愉快地理解創作過程,學會怎樣去表現美。如上立體紙工課,教師示范剪法,如果沒有多媒體輔助教學,一節課的時間單教會學生都很難。通過多媒體示范,每一個同學都能夠看得很清楚,教師也可以有多時間去指導學生創作,學生的奇妙構思也可以及時反饋出來。
三、重視教師自身素質的發展
1. 教師應樹立推進素質教育,堅持以創新教育為核心的教育思想。
2. 教師的作用不一定像過去所說的“傳道、授業、解惑”那樣強化、單一,教師可以提供學生一個場地、氛圍,自己則也可以成為學生中的一員,甚至做學生的聽眾,形成情感融洽,氣氛和諧的學習情境。如學生可以向教師提問,教師回答。
3. 教師應努力具備多元化知識結構、一專多能的能力。教師本身所具備的那種創新精神、創造能力本身就是對學生身上天性的創新創造的喚醒。
四、多搞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創新能力
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不僅在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更重要的在于進一步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加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創造性地開展活動,在活動中全面提高他們的各種實踐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要開展一系列課外活動,如:課外寫生、優秀作業展覽、外出參觀、舉辦專題講座、興趣小組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其創新能力得到了充分挖掘和發揮。
五、建立科學正確的評價機制鼓勵、扶持、促進創新
評價的科學合理,可以促進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評價應使不同先天素質、不同智力水平和個性特點的學生通過美術活動都得到發展,并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帶來的喜悅和自豪,使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和自覺性;教師千萬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學生的美術作品,不能用“干凈整齊”“像不像”來作為衡量的標準,否則學生會失去學習美術的興趣,失去創造中的自由意識。
“知識經濟時代,需要的是創新”,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觀念的更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全面發展,形成優良個性品質,將成為檢驗教學成敗的關鍵。美術教育、教學更應發揮其具有的獨特作用,倡導創新教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結果的評價,都應服務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這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