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考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傾注一定的心血,精心備考。高考復習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再現、鞏固和提高。科學合理地安排復習時間、復習內容,扎實有效地落實復習計劃,就顯得非常重要。
【關鍵詞】科學合理 扎實高效 備戰高考
高考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傾注一定的心血,精心備考。高考復習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再現、鞏固和提高。科學合理地安排復習時間、復習內容,扎實有效地落實復習計劃,就顯得非常重要。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抓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綜合復習階段一定要引導學生回歸課本,深入理解數學概念,正確揭示數學的本質、屬性及相互之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數學概念在分析解決問題中的作用。指導學生對已學過的概念、定理、公理進行歸納、梳理和整合,使所學的知識有序化、條理化、系統化。教材的豐富內涵是編擬高考題的源泉,數學的概念、定義、性質是解決問題的起點。因此,教師的課堂教學就應該是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經驗,濃縮了的教材精華。我們的課堂要講知識點的運用,講題目的設置,講問題的背景,講如何分析思考,講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講知識點或題目與課本中的聯系,這樣可大大豐富課本知識的內涵。教師對概念的透徹分析,解題技巧的演示,知識重點的歸納和整體把握,數學思想方法的拓展和延伸,不僅使學生學到了知識,還有對數學的感悟,對問題的思索,對解題思維策略的了解。為能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我們的課堂應做到教有所導,教有所獲。
二、抓基礎訓練,重視復習總結
高考題不僅有難度也有熟度,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運用不僅要懂、要會、更要熟。只有對基礎題目熟,才能為后面的壓軸題贏得寶貴的時間,因此學生的練習必不可少。通過演算習題,考試熱身,強化思維訓練,達到鞏固基礎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學生的練習要有針對性,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提高做題質量,要求他們花更多的時間對做過的習題進行分類、歸納和總結,找出解答同類題目的通性、通法,以及最便捷的方法,而不是做大量類似的題目,進行題海戰。學生的練要有教師的導,指導練熟、練活,在練的過程中掌握解題方法,總結解題規律,做一題會一類。加強融會貫通,促進理性發展,以引導學生能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獨立解決問題。啟發學生做個性化的練習總結,在總結中進行反思,反思知識的掌握程度,反思解題方法,反思出錯的原因。反思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如果沒有了反思,學生們就錯過了解題的一次重要而有益的方面。
選擇填空題問題雖小,卻包含了豐富的知識點和解題的思想方法,而且其節奏快,涉及的知識全面。要有意識地把它作為解答題來解答,有目的地小題大做,一題多解或多題一解。只有這樣才能在高考時面對同類問題迅速找到最佳的解題方法。總之,要指導學生在練中總結,練中反思,真正做到練有所悟,練有所得。
三、培養應試能力,加強心理疏導
不管命題者如何將試題創新,但考查的本質東西不變(知識不變,方法思想不變),只是題目的背景變了,呈現的方式變了。教學中怎樣讓學生真正掌握要考查的問題的本質是最重要的,這就需要我們研究高考試題,研究基本的命題技巧,精講精練,對癥下藥。讓學生對一些典型的題目進行認真的研究,熟悉這些題目的數學模型和隱含條件,以提高他們在考試中遇到新面孔題目時的自信心,進而縮短他們審題的時間,選準問題的突破口并及時準確解答問題。選擇近幾年各省區的高考真題進行“實戰”演練,是一種在短期內能較大程度提升應試能力的措施。規范的解題習慣是考前訓練的重要一環。審題不慎,急于求成,考慮不周,是考生解題失誤的通病。訓練中要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命題意圖,仔細冷靜地審題,找出題干設問的關鍵,不受思維定勢的干擾。要加強文字表達能力的訓練,必要時進行錯題糾正訓練,暴露錯誤和薄弱環節,在知錯、糾錯過程中達到規范化訓練的目的,提高應試能力。
也有一些考生具備必要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備考也認真扎實,但實際考試中總表現為“會做常出錯,能做答不全”,究其原因,除緊張、恐懼等應試心理沒有提前得到梳理和排解外,也有諸如思維定勢、忽視隱含條件、難以決斷取舍等習慣性錯誤。數學解題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除具備一定的知識技能外,還需要健全的心理能力,如識記、辨別、信息組合加工、聯想、反思等等。因此,在復習備考的同時,應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培養良好心態,建立健全完美人格,鼓勵學生以正常心態面對高考,克服緊張、畏懼、消沉等心理障礙,增強自信心,相信自己經過平時的認真學習和系統而全面的復習,是完全能夠取得理想成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