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時代呼喚體育工作者不僅要把學生培育得體魄健壯,更應重視把學生培養成富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適應未來生活和學習的新型人才。本文從改變教法、創造氛圍、實施差異教學、鼓勵提問、培養創新思維等方面闡述了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關鍵詞】體育教學 創新能力 培養 學生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本人就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談幾點體會。
一、改變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
傳統的教學形式是教師教,學生被動學,教師主宰課堂教學的一切,學生只是一個盛放知識的容器。現在,我們在教學中,應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運用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先進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主動的學習中,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從而使創新精神與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我在上體育課時,讓學生以體育活動的形式,表現“忽然間遇上傾盆大雨”,并給他們5分鐘時間準備。練習口令下達后,有些學生以跳躍的形式越過假想的“小河”;有些學生拉著“病號”急速跑向“安全區”;有些學生則以沖刺的形式來逃避“雨淋”;還有學生則一邊學動物跳,一邊口里喊著“暴雨來了,快回家吧!”如此等等,在各顯神通的瞬間,不但他們的力量、速度、彈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訓練,而且給他們一個極好的自我表現的機會,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提高了,在輕松的氛圍中,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 為學生創造和諧、自由、充滿生命活力的民主氛圍
試想一下,一個人在壓抑、畏縮、緊張的環境中學習,他的效率有多少呢?在這樣的氣氛中,他的聰明才智、創造能力能發揮多少呢?我們教師應為學生創造和諧、自由、充滿生命活力的民主氛圍。在動力技能形成過程中讓學生自我表現,發展個性,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展現自己在實踐的創新成果,讓他們成為學習主人。
例如,我在上“短距離自選起跑練習,推小車”這一課時,開始部分我打破了傳統的徒手操——輔助性練習的固定模式,而采用了小群體活動出現,活動項目多種多樣(呼啦圈、跳繩、踢毽子、角力器等),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選項目,自己選擇相應的練習方法與手段,大膽地進行嘗試、探索和實踐。這樣既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又能充分活動,從而產生一種和諧、自由、充滿生命力的民主學習氣氛,為基本練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滿足學生的需要為行為目標,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實施差異的教學
在學生練習50m跑過程中,每個同學都想跑出好成績,在日常比賽中能取得第一名,從而享受成功的喜悅,但部分學生由于個子矮小或肥胖等種種原因,每次練習或比賽成績都不夠理想 ,總是落后于別人,從未享受過第一的成功的快樂。我在上此課時,改變了以往在一條起跑線一起跑的方法,而采用了自選的起跑點起跑的方法進行教學,不同程度的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適合自己的起跑點跑,這樣經過多次調整,速度慢的學生起跑點在速度快學生起跑點前適當的位置,起跑后,跑在后面的同學奮力地追趕前面的同學,最后同時到達終點,這種做法改變了速度慢的學生總是跑在后面的被動局面,學生有了成就感,學習興趣大增。
四、鼓勵學生提問,保護創新萌芽
發現問題并找到解決的方法是創新的動力,也是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最佳途徑。我國古代的“有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說明創新學習貴在“疑”。學習就要不斷有疑,以疑為線索才能獲得知識,有所進步。在教學過程中,我鼓勵學生提問,鼓勵學生思考教師提問和積極回答,尤其對一些新奇有創意的問題我會和同學們一同討論和探討。
如在學習前滾翻動作時,有的同學翻不過去或翻過去又蹲不起來,還有的翻斜出了墊子,這樣就有同學問,是什么地方做得不對才翻不過去的?為什么不能蹲立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翻斜了呢?所有這些問題,我都給同學們分析和回答。這樣就能有效地激發同學們的求知、求勝和表演欲望,從而引導他們自主地進行反復練習和嘗試,從中悟出練好技術的方法,大大增加了他們思考探究的熱情。
五、培養學生體育創新的思維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必須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講究靈活方法。如果教學總是從確定的前提出發,經過確定的過程,得出結論,造成學生思維的直線性,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妨礙學生思維品質的優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少講,使教學內容保持一定的思維價值,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掌握新的方法。
例如,在體操、韻律操、武術項目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首先由易到難系統地教學,復習教學內容規定的技術動作。其次可充實教材中沒有安排,但符合學生認識規律,簡單易學的各種技術動作。比如:前滾翻可變化為雙抱膝、手放胸前、兩腿交叉、分腿、直腿、雙人、魚躍前滾等。也可以重點介紹一些難度較大的動作和體操,還有武術編成套動作的簡單知識。在此基礎上,要扶持學生展開充分想象,從而進行積極的創造,讓他們自行組合編成套動作,并讓組合編排有特色的學生出來演示,學生進行評價,教師充分鼓勵,提出改進建議。這樣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活動,無疑會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它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時刻注意、精心培養。相信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創新能力會得以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