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實踐中,課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難題。課堂的低效能導致學生厭學和教師厭教。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不少同行都在艱難地探索打造高效課堂的途徑。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課堂呢?所謂“高效課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課堂45分鐘內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育人目標,在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最完美地實現教育教學的三維目標整合,以求得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我們平時所說的“輕負擔、高質量、向課堂教學要效益”,就是“高效課堂”教學理念的折射和反映。那么,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精心導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好的開頭,等于成功的一半”。教育實踐也告訴我們:“興趣是推動學生求知欲的強大內在動力,興趣往往是創造的先導?!倍鴮дZ是一堂課的切入點。精心設計課堂導語,先聲奪人,可以喚起學生強烈的“樂知”“樂學”的欲望。如:學習《行道樹》,上課后讓2~3名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描繪的大自然的圖片,然后向全班同學描述。這樣做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很自然地把學生帶入課文。再如:學習《春酒》,可以這樣導入新課:同學們在我們學過的古詩詞中有很多是描寫游子思鄉的詩句,大家還記得有哪些詩句嗎?學生各抒己見眾說紛紜,由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順勢導入: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描寫游子思鄉的文章,這便是《春酒》。一堂課的導語設計可根據課文的內容、學生的程度隨機應變,但不管采取何種形式,都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導語設計的原則是注意啟發性、知識性、趣味性。只要新課伊始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撥動其思維之弦,讓他們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學習活動,都是成功的導語,即能夠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學。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安排好時間、指導好學法,努力創建高效型課堂
我們提倡“快節奏、高效率”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就是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上不做無效勞動,上課要抓緊時間、用好時間才能保證課堂的高效率。我們要改變觀念,一堂課一般由學習、講解和練習三部分構成。講的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練的時間不宜少于15分鐘。這里的練包括教學過程中的訓練。課堂上要少講精講,多學多練。教師要精心安排學、講、練的內容,以保證各個環節的時間。真正做到向課堂40分鐘要速度、要效率。教師還應以自己的時間觀念影響學生時間觀念,幫學生制訂時間安排,反思時間利用情況,讓學生學會經營課堂40分鐘,讓它產生最大的效益。
在教學過程中,要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們要讓學生先學,讓學生按照教師揭示的教學目標,在導學提綱的指導下進行看書、自學。然后老師再根據學生自學的情況進行下一步的“教”。在這個“教”的過程中,教師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漁”。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自學中自己發現問題,并且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過程中要針對學生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引導,引導學生參與合作探究。讓老師的“教”與學生的自主學習完全融入一起。
三、適當的激勵,煥發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課堂要面向全體學生。既要抓優生,又不能讓差生掉隊。大量事實表明,利用課余時間補課的學生,成績并不比不補課的學生成績好。因此,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培優補差”工作,尤其是“補差”工作尤其值得我們重視?!把a差”首先是“治懶”,差生之所以成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懶”,包括思維上的懶和練習中的懶。思維上的懶常常表現為學習過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練習中懶的表現為練習速度慢,作業完成不及時,家庭作業拖拉等。針對以上情況,分別要施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在課堂中加強“快速提問”,增加提問的密度,把一些略簡單的問題請差生回答,讓他們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課堂作業堂堂清,教師要嚴格監督,不給他們抄襲的機會;三是不能讓他們有拖拉家庭作業的機會,一經發現及時進行批評,并嚴格處理。我們不僅要促進學生成績的進步,更要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對學生能積極地發言、認真地練習,按時完成作業等都要及時地鼓勵。我們適當的激勵,正是為實現全體學生高效學習,實現課堂更大面積高效作準備。
四、和諧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良好的氣氛應當是民主、和諧、寬松、愉悅的,它是創設高效語文課堂的前提。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多種要素,但最重要的是教師對學生真誠的“愛”。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的教學要做到為學生服務,為學生服務的教學,才能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師永遠要懷著一顆愛心進課堂,慈愛和微笑是聯系師生情感的紐帶,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是創設和諧的、愉悅的教學氛圍的重要手段;教師要滿腔熱忱地組織教學活動,做到情緒飽滿,態度和藹,語言親切,富有激情,用教師的情緒、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自主學習中享受學習的快樂。因為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只有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學生才能愉悅地學習,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不斷創新,積極探索新課程標準下的高效實用的方法,點燃學生思維的火把,開發學生智慧的潛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語文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