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發展的核心是新課程理念的落實,即教師行為的轉化。尤其是對廣大農村中小學物理教師來講更是要經過一個艱難的轉化歷程。農村初中學生普遍存在基礎較差、知識面較狹窄、反應能力較低、厭學情緒較嚴重等現象。為此,本人結合本校物理教學的實際,按新課標理念,就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在學“現實”的物理教學、優化物理課堂教學環節等幾個方面作了一些大膽的嘗試。
一、構建新課標要求下新型的師生關系
1.學習過程是主動建構的過程,是對事物和現象不斷解釋和理解的過程,是對既有的知識體系不斷進行再創造再加工以獲得新的意義、新的理解的過程。新課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要求老師評價語言多樣化,以激發學生探索的熱情。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的朋友式的關系,使學生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寬容,形成自主自覺的意識、探索求知的欲望、開拓創新的激情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2.新課程標準關心的是課程目標、課堂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課程設計思路,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及伴隨這一過程而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這就需要物理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生活世界,與學生不斷地溝通、交流,彼此尊重,建立起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新課程要求確立新的學習方式,例如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等,以促進學生和諧均衡的個性化發展。新課程改革順應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改革潮流,這就需要教師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并賦予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這樣才能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找回“自我”。
二、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學習“現實”中的物理知識
1.物理知識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間包含著人們豐富的創造性發揮。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就是在掌握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進而轉化為自己的精神財富。因此物理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創設情景,讓學生體驗和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某些物理定律的發現過程,經歷物理問題解決的探索過程。
2.“現實”的物理是指物理來源于生活、生產實際,同時學物理又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即服務于生產、生活。因此,在學習新的物理知識時要盡可能以一些實際例子導入新課,盡量與現實原型進行聯系。
三、優化物理課堂教學環節,注重物理教學策略
1.課堂教學環節與課堂教學的效益密切相關,優化教學就是使其每一個環節盡量合理化、科學化。就新課的導入為例可采取以下的方法和措施:(1)由科學史實導入新課;(2)由生活中的錯誤經驗導入新課;(3)由生活中熟悉的現象導入新課。導入新課的方法很多,只要廣大教師積極探索,認真去想、認真去實踐,就會產生好的效果。
2.要運用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環節的新理論、新技術。要把握好兩個原則:一是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即課堂教學環節的優化要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學習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給學生較多的思考探索、發現、想象創造的時間和空間,使其能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獨立完成,從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二是學生認識發展的規律性。即確定課堂教學每一環節要符合學生認識發展和心理活動的規律性。
3.優化練習與作業。要注意作業設置的層次性,作業設置的多樣性,作業聯系生活、生產實際,體現出從生活走向物理。教師還要及時給予激勵性的評價,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通過反饋再次強調糾正,使鞏固練習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
4.教學策略選擇得科學與否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隨著教學改革不斷深入,探索教學、啟導教學等方法各具特色,各展身手。啟發式綜合教學的課堂教學結構的基本要求有:(1)使學生始終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2)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過程的主體;(3)突出對學生能力和心理品質的培養,讓學生在“做”中體會物理學的研究方法,鍛煉技巧和能力,并形成良好的穩定的心理品質。針對農村學生整體素質較低的實際可組織一些有趣的活動來提高學習的興趣。在每一堂課中最好能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模式。只有廣大農村初中的物理教師廣泛涉獵各種教學方法,吃透各個教學內容的特點,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教學對象的特征,才能科學地、合理地應用教學策略,才能真正提高40分鐘的課堂教學效率,從而產生理想的效果。
總之,農村初中物理教師必須要想方設法通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讓農村的初中學生找回“自我”;通過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學習“現實”的物理,讓農村的初中學生找到“信心”;通過優化物理教學環節,注重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怎樣去學,最終讓學生由“學會”到“會學”。
【參考文獻】
[1]吳招德. 九年義務教育物理新課程標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任軍. 新教材中的七個關系.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6).
[3]張維忠. 有效地改進教師的教學行為. 2001.
[4]中學物理教與學. 物理課程改革中教師角色的分析. 2005.
[5]物理教育學報. 關于物理知識的教育形態. 2006.
[6]楊通剛. 學習新標準,樹立新觀念.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