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人大會議上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國今后要進一步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剛剛發表的國家十二五規劃中也明確提出:推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文化科技創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興文化產業。這一規劃視野宏闊,立意高遠,問題抓得準,為今后文化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那么,如何推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呢?
北京文化創意產業
高速發展的根本動力
作為總體的文化產業,其中包括眾多的次產業類別,它們是在產業發展的不同時期或不同階段歷史地形成的。這些產業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或部類:第一部類是傳統意義上的文化產業:如傳統旅游業、文藝演出業、民族傳統節慶和傳統工藝品等;第二部類是以電子與紙質印刷為基礎的廣播、電視、電影、新聞出版等常態文化產業,第三部類是數字化、互聯網等高新技術支撐下,以“創意”、“創新”為核心的創意產業新業態。創意產業是傳統文化產業發展的更高階段。
那么,如何轉換當前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式,從傳統文化產業為主到高端新業態,改變非經濟非市場非產業的管理方式,提升文化產業的發展層次,從“前產業”形態進入產業經濟發展階段,并進而達到現代產業管理與高端產業的發展層次,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實現文化產業自身的升級換代,是我國文化產業目前必須關注的問題。
利用互聯網數字化高新技術,以創意創新為核心,培育新興業態,是北京乃至全國實現文化產業升級換代的重要途徑。
經初步核算,2010年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1692.2億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13.6%,高于全市GDP 現價增速0.2個百分點,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9個百分點,占全市GDP比重為12.3%。全年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高開穩進,其中,1季度增長17.2%、上半年增長15.7%、1-3季度增長12.8%,全年增長13.6%。文化創意產業的快速發展,對促進全市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2010年1-11月,全市規模以上文化創意產業單位實現收入5565.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7%,增速比1-8月提高0.6個百分點;從業人員82.9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6.1%,增速比1-8月提高0.7個百分點;資產總計8624.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9%,增速比1-8月提高1.6個百分點。
從以上數據分析,與數字化高科技相關的軟件、網絡及計算機服務領域是最具優勢的領域,僅此一項就占全市文化創意產業收入比重近四成。從九大領域構成來看,除其他輔助服務領域以外,收入位居前三位的領域分別為軟件網絡及計算機服務、廣告會展和新聞出版,占總收入比重分別為37.6%、11.7%和8.4%,三大領域合計占全市比重達到57.7%(見圖1)。
北京文化創意產業,自2006年以來連續5年高速發展,其根本動力之一就是數字化三網支撐的新興產業形態的引領和推動,三大領域領軍總體發展,得益于高新科技的支撐,得益于“創意”的“引爆”作用,也得益于良好的金融服務業的助力。
同時,在北京文化創意產業九大領域中,新興產業形態藝術品交易、旅游休閑娛樂、設計服務等新興領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所占比重不斷提高。它反映了新的經濟基礎條件下,新的市場需求的增加,新業態的迅速成長和產業運營環境的不斷優化。2010年1-11月,藝術品交易領域實現收入250.5億元,同比增長71.6%,是北京文化創意產業九大領域中增長最快的領域,增速超過文化創意產業收入平均增速51.9個百分點,占總收入比重為4.5%,與上年同期相比提高1.4個百分點;旅游、休閑娛樂領域實現收入432億元,同比增長27.2%,超過文化創意產業收入平均增速7.5個百分點,占總收入比重為7.8%,與上年同期相比提高0.5個百分點;設計服務領域實現收入221.4億元,同比增長27.1%,超過文化創意產業收入平均增速7.4個百分點,占總收入比重為4%,與上年同期相比提高0.3個百分點(見表1)。
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告訴我們,北京文化創意產業也必須根據當下市場的需求,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與高科技支撐的新興產業融合發展,運用現代金融手段,推動創意創新的新業態、新企業、新模式的成長發展;不斷提升產業運營的國際化、高端化水平;同時不斷改造提升傳統文化產業形態,使之數字化、高科技化,實現企業的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造。
全球和全國文化
創意產業發展的態勢
北京的發展也印證了全球和全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態勢。
最近我們看到,在創造了無數數字神話和網絡奇觀之后,互聯網又創造出了Facebook(臉譜網)這一創意大鱷。進入新一年,它從高盛和俄羅斯投資者數字天空技術(DST)融資5億美元。據推算,Facebook目前的估值為500億美元。這就是說,目前它的市值已超過時代華納和雅虎。從人口規模看,Facebook王國有5億多用戶,流量方面,它也已經超過Google,躍居世界最前列。無獨有偶,最近中國文化企業優酷網在紐交所上市,也贏得了全球業界足夠的關注。優酷網作為中國領先的視頻分享網站,成了中國網絡視頻行業的第一品牌。截至上市前,優酷網已通過6輪融資獲得1.61億美元。美國東部時間2010年12月8日,優酷網成功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以12.8美元的價格出售1537萬份ADS(美國存托股份),首日開盤價為27美元,較發行價12.8美元上漲111%。截至收盤,優酷網較發行價上漲168.59%,上漲21.58美元,報收于34.38美元。當日該股最高價達到37.99美元。2010年,共有16家文化企業在境內外成功上市。最近在西方一片做空中國、“唱衰”中資概念股的聲音中,我們既能看到中國企業特別是創意企業在現代企業制度與企業運營上的不足,也能看到西方金融界對中資新興業態的復雜矛盾心態。
Facebook、優酷、奧飛、當當等告訴我們,需求在新潮流,需求在新生代,需求在新方式、新形態。根據新發掘、新涵養出來的需求,當代世界正在不斷地開發創造一系列過去時代從未有過的新“資源”,像數字網絡技術等高新科技,給世界創造了財富增長的新機會和巨大的資源。它所創造的創意新業態正越來越成為當代社會財富增殖的源泉。它啟示我們:過去時代發展傳統文化產業的方式必須再度審視。
創意產業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高端形態,其根本理念是通過創新和創意創造出新的產業形態和內容產品。它在不斷創造一種新的需求,也將文化產業發展從傳統的模式中解放出來。從北京的經驗來看,北京文化創意產業之所以成為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蓋因高科技支撐、進入大規模資本運營、以創意產業新業態為主形態的產業發展路徑。
創意與創新是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與靈魂。它已日益成為現代財富的源泉,比爾·蓋茨創造的電腦軟件創造了世界財富增長的奇跡,而facebook和威客則繼之而起,創造了互聯網服務平臺的新模式。我們看到,正是現代高新科技直接催生了當前在社會生活中產生越來越重要影響的新興文化創意產業,除了facebook、威客、博客、微博等新樣式外,還有大量的創意設計(工業設計、工藝美術品設計、網絡軟件設計、服裝設計、產品設計、包裝設計、電腦動畫設計、廣告設計、建筑設計、工程勘查設計、建筑裝飾、室內設計、城市綠化設計、時尚設計、服飾與奢侈品設計)、動漫、網游、互聯網經濟、現代會展業、現代廣告業、電子(數字)商務、網絡電視臺,以及移動新媒體產業、手機增值業務(手機電影、手機動漫、手機網游、手機音樂、手機報刊、手機閱讀、手機休閑娛樂)等,以數字化高新科技為代表的創意產業新業態,正推動傳統的常態的文化產業向創意高端變革。在三大部類中,數字電影、數字電視、數字出版等升級形態和不斷創新的高新科技支撐的新業態,是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的主要貢獻者,也是未來產業發展的主力陣容。與傳統文化產業相比,新業態創造了巨大產業規模、經濟效應和發展潛力,代表著產業發展的方向。國際上,美國抓住版權和高科技不放,歐洲大力推動原創,日本成為動漫大國,韓國搶先發展網游產業,都是在搶占文化創意的制高點,都是在推動產業走向高端形態。
創意產業是當代服務經濟中的高端形式。當前,我國產業結構要調整,要從低端制造業走向高端制造業,從制造業為主,逐漸調整走向高端服務業,特別是向生產型服務業和生活型高端服務業轉型,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提升改造,建設一個創新型國家。作為先進的生產力,文化創意產業是產業發展的高端形態,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文化價值、經濟價值;具有低碳環保、生態發展的基本特征,并具有創造就業崗位的優勢。它將推動我國整體產業結構的升級、越界、調整和重組。Facebook/weike等例子告訴我們,與其花最大精力去打掃老牛圈,不如花大力氣去建新奶站,二者效益差距很大,未來前景不同。新形態更具雙向互動性、參與性、青年性和服務性。據《中國威客白皮書》的數據顯示,目前威客任務接受者的主要構成是21-30歲的青年,這些青年具有高素質、高文化水平、高專業技能的特點。
所以,在文化產業發展中,要以數字技術等高新科技手段改造、提升傳統旅游、演出、節慶、會議、展覽乃至體育、休閑、娛樂等行業;要大力推動廣播、電影、電視、出版、 設計、廣告等目前影響最大的常態行業的數字化產業化升級;要大力發現、扶持和培育新業態,推動新業態不斷創新,實現高端融合。國際上FACEBOOK、推特和YOUTUB等成為世界上成長最快的新業態企業,而新浪、搜狐、盛大、水晶石、阿里巴巴和最新在納斯達克和紐交所上市的企業優酷和當當,也都以極高的成長性、產業規模和高速的增量發展,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領頭羊。增量為先,激活存量,大力發展增量,以增量帶動存量發展,這是創意產業升級換代的新戰略。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