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成為發展經濟的指導思想之后,選拔部委級的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就極為重要了
“7·23”動車追尾重大事故的發生讓國人心痛。《南方周末》用了近5個版面作了詳細的報道,在“高鐵之亂”的總題下,客觀地分析了這“‘不可能’的事故”發生的原因,讀來很有啟發意義。
“中國高鐵在奔跑前行的途中摔倒了,而且摔得很重!”不管這話是誰人說的,卻是一句大實話。古訓云“亡羊補牢,未為遲也”。關鍵是,我們要有勇氣爬起來,認真總結失敗的教訓,以免重蹈覆轍。有關技術層面的問題,據專家的披露,諸如:“中國高鐵車輛四成采用日本技術,而線路和信號九成來自歐洲,且中國正在將進口零部件更換為國產。這種大雜燴可能存在問題。”“信號系統地面設備本身的設計問題使雷擊造成的故障升級,錯誤發出綠燈信號,引導D301前行追尾。”“從23日20點25分開始,一系列似乎合理的復雜調度實際上把兩動車放倒了危險的邊緣,而信號設備的故障最終把兩車推下了懸崖”……這些技術上的分析,正確與否,隨著時間的推移必將浮一大白。值得關注的是,在事故發生的10天前,北京《華夏時報》專訪中科院士、鐵道專家簡水生教授時,他就提出建言:“更多的隱患尚未公開”,“器件隱患要認真排除”……這位耿直的教授發聲,“被請去做檢查評估的人,未必全是專家”。針對一些“權威”的捧場,簡教授只能無奈地說——“既然有這樣的說法,我們就不吭聲了,讓時間去考驗罷!”日前,國務院采取的“降速”“召回”“緩建”等措施,“放下即實地”,都是符合國情深得民心的。
我們共產黨有一條非常寶貴的經驗,就是毛主席說的,“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愚以為,當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成為發展經濟的指導思想之后,選拔部委級的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就極為重要了。
腐敗部長劉志軍,這個被人稱謂“劉瘋子”的一把手,在鐵道部上任之初就有不同的聲音。《南方周末》的文章中有披露:“一位曾參與‘中華之星’(筆者注:自主研發的高速列車)研發工作的鐵道系統人士告訴記者,老部長傅志寰并不看好劉志軍,在三次提名不合要求的情況下,仍未提名劉志軍;但劉最終受任新一屆鐵道部長。扶正后,劉志軍憎恨傅志寰,只要是傅主導過的科研項目,他一律反對,尤其不同意‘中華之星’。”
這個“劉瘋子”,不僅“瘋狂”地整人,更是“瘋狂”地貪腐,據悉,“有估計認為劉志軍在任期間收受賄賂數額高達近十億元人民幣”。“上梁不正下梁歪”。有報道稱,與劉志軍關系密切的鐵道部副總工程師張曙光是個“裸官”,其發妻在美國洛杉磯有三處豪宅,在美國和瑞士有存款28億美元。在今年短短的幾個月里,鐵道部已經有7名高官因涉嫌貪污腐敗案件被“雙規”或鋃鐺入獄。人們不禁要問,貪官的那些錢是從那里來的呢?劉志軍掌控的高鐵就是通過“大躍進”來斂錢,一是抬高造價,二是偷工減料。有專家道出真相:武廣線其造價接近每公里1.1億元,“一下子多出幾倍的投資,我們都嚇壞了!”
《南方周末》有分析,盡管造價太高,爭議特別多,“劉志軍還是不計代價推動龐大的高鐵計劃。在2008年全球經濟一片蕭條之際,中國政府將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4萬億經濟救助資金中的1.5萬億元撥付給鐵道部。此后,鐵道部連續三年每年投資都過7000億元”。
劉志軍這個“大躍進”的貪官,“要雨有雨,要風得風”,“要權有權,要錢有錢”,竄升之道,不是很值得深思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