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頑石互動、觸控科技、互愛科技等平臺游戲開發商,通過在開放平臺上的商業運營,已能達到獲利頗豐的狀態。而他們得以生存的關鍵,那就是將其游戲產品在多個開放平臺上同時運營。
曾有人說,全平臺運營可以規避在單一平臺下,因為受制開放平臺導致顆粒無收的風險;而弊端則是企業需要保有較大的研發團隊,一旦產品失去用戶的青睞,即刻便會兵敗如山倒。
“兵敗說”未免有些危言聳聽,按頑石創始人吳剛的看法,只要產品對路,定位清晰,最好的生存方式就是不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將自己的游戲產品只放在一個開放平臺里運營,很可能會出現收入單一化風險。因為一旦某個市場、某個平臺或渠道,占了你整體利潤的一半以上的時候,那么平臺擁有者就能完全控制你的企業生命線,他讓你干嘛你就得干嘛,而你則會永久性失去議價權。”
持此看法的當然不止吳剛一人,觸控科技創始人陳昊芝亦有同感。“我們公司做的《捕魚達人》重點就是在iPhone和安卓平臺上運行,這可以讓我們得到最廣泛的客戶積累,并且兩個平臺同時運營,也能讓我們確保每月都有數十萬美元的進賬。”
然而,能掙錢卻不代表自己的發展空間,都能自己說了算。無論是在iPhone、安卓、Facebook,還是在國內的騰訊平臺上,如以插件形式更新游戲,很有可能被所在的開放平臺否決,其結果就是開發者不得不失去對這一領域的控制。
熱酷劉勇如今就在考慮通過HTML5的最新技術來提升游戲產品。“這是一種通過網頁形式而非插件的技術來做游戲,這樣我們就可以避免被開放平臺壓制,從而最大化地自主我們的發展空間。”
屋檐下生存
不得不接受的“潛規則”
相比其他行業,在平臺游戲開發這個行當,擁有全球競爭的機會,但是開發者們不光要面對全球的競爭者,更要應付各個開放平臺的“游戲規則”。
今年4月份,出自互愛科技創始人黃建之手的《胡萊三國》游戲,以超過5000萬注冊用戶的規模一躍成為了騰訊開放平臺上龍頭榜首。而回想當初選擇通過騰訊來推廣自己的產品,黃建表示他看好的正是這個開放平臺擁有著巨大的用戶體量。
業內人士很清楚,與騰訊合作就必須接受其條件“苛刻”的分成規則。因為在國外,蘋果的iPhone和Facebook都可以將收益中的70%給予開發者,而騰訊則規定收入的70%要歸騰訊所有。人在屋檐下,選擇“委曲求全”有時候是更為穩妥的生存之策。
“國外是‘三七開’,而騰訊是‘倒三七’,可是CP(內容提供商)有什么話語權嗎?能跳出來對抗騰訊,要求改變這樣的分成方式嗎?不能。”吳剛說。
面對每月可以收入近百萬美元的騰訊開放平臺,吳剛無奈的選擇了妥協。而在騰訊上擁有數倍于《二戰風云》用戶量的《胡萊三國》,妥協更似乎是惟一的選擇。
“我們對各個開放平臺的評價方法是不一樣的,比如像Facebook,它雖然也和iPhone一樣是三七開,但是能在Facebook上活下來的CP,就勢必要投很多錢在Facebook的廣告平臺上做推廣。”黃建說。
以全球知名的社交游戲公司Zynga為例,該公司于今年9月底公布的IPO文件中,顯示其在第二季度的利潤下跌了90%,直線降至140萬美元,其用戶數量也較上季度減少了大約300萬,至2.28億。
出現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Zynga對Facebook的依存度幾乎達到了99%。而當Facebook的用戶量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Zynga就會同步受到影響。而玩家減少的同時,Zynga卻又要面對Facebook提升其開放平臺推廣費用的現狀,因此才陷入利潤高速下滑的困境。
“雖然在騰訊上我們也需要做推廣,但費用遠比Facebook要低,幾乎不會影響到我們可以拿到的那30%的收入部分。”黃建說,“但Zynga卻要一年投上億美元在Facebook上打廣告。這是Facebook制定的生存規則,你沒辦法改變的,所以對于他們的三七開,要仔細想想你真正能夠拿到手的錢能有多少。”
對此,長期奮戰于國際市場的陳昊芝亦有同感。“雖然Facebook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但我們也看到如今它的發展已進入瓶頸期,用戶總量約為8億人,已經沒有更大的上升空間了。這樣的話,他如果想向股東承諾利潤上升,必然會增加對平臺各種收費條件的提升。”而對CP來說,要么放棄這一平臺,要么按Facebook的要求去做。
也許Facebook平臺的強大,可以讓CP暫時忘記自己的荷包在縮水,進而選擇心甘情愿的在這棵樹上“吊死”。但換棵樹,去選擇iPhone平臺是否就可以擺脫這樣的困擾呢?答案是否定的。
“在蘋果IOS平臺下運營,最大的麻煩就是壞賬問題。”吳剛說,“例如在iPhone上,很多中國的用戶會利用國外的‘黑信用卡’進行游戲充值,原本我們可以得到的收入,結果月底一看蘋果發來的賬單,很多都損失掉了。”
由于《二戰風云》在iPhone上做的是游戲直營,因此他們更能清楚地看到哪些用戶在游戲中使用了“黑信用卡”,而他們能做的只是將這一玩家的手機號封了,但對于蘋果壞賬的問題,卻無從下手。
多平臺運營
性價比是篩選核心
2011年10月20日,北京朝陽區復星國際中心10層,吳剛正親自為公司未來的安卓版《二戰風云》進行著測試,然而測試的結果他并不是很滿意。
“這是二戰游戲中,即iPhone的iOS版、WAP版、Java版等之外又一個新的版本,這個版本主要針對安卓手機的開放平臺。”有點漫不經心的吳剛其實并不是很急于讓這個安卓版上線。“一方面,用戶體驗還得加強;另一方面,對于進入國內的安卓開放平臺,是否有利于我們頑石的發展,我還不是很有把握。”
“《二戰風云》的玩家通常都有不錯的工作和穩定收入。從他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習慣上來說,iPhone、Faceboo、騰訊這三大平臺是他們最常使用的,而目前我們的核心收益也來源于此。”吳剛說。
事實上,在這三個平臺上《二戰風云》運營時長最短的也已近兩年之久了,在如今強手如林的游戲市場,能夠持續幾年通常都是游戲中的精品。而讓吳剛不想過多地分心去關注國內安卓市場的原因,正是這三大平臺幾乎每家都能為頑石貢獻月超100萬美元的收入。
“對比這三個平臺,雖然各自的收益率不同,但放在一起看卻能優勢互補。例如在iPhone上的用戶平均月消費能達到40美元以上,不過其用戶總量較少;而本土開發平臺騰訊雖然人均月消費僅為2元人民幣,但在上千萬的玩家群體支持下,也能實現巨大的收益;Facebook則介于這兩者之間。”吳剛表示,他選擇平臺的依據之一,就是要么用戶有能力付高價、要么付錢的人多,能夠在這些平臺上運營游戲的CP,才能有更大發展。
所以,即便當支持安卓系統的手機在國內開始熱銷的時候,有人就曾建議吳剛開發安卓版的《二戰風云》,趁機擴大戰果,再多賺點錢。但以吳剛的標準來看,本土安卓市場對他的吸引力就沒那么大了。
“中國的安卓手機市場是相當亂的,不僅廠商多、品牌多、機型多,而且速度、畫面效果各異。最重要的是,其用戶對比iPhone手機玩家來說相對低端。所以,即便我做安卓的游戲產品,也一定會先在海外開放平臺推廣,而絕對不會選擇在國內推,理由就這么簡單。”吳剛說
在他看來,iPhone版和安卓版兩者之間,頑石固然可以將游戲體驗做得幾無二致,但國內安卓版的手機和iPhone的定價是不可能一樣的。“因此,這兩個版本所要面對的用戶消費能力完全不一樣。因為本土安卓用戶會顯得太過低端,如果‘強行’推廣的話,可能我要不得不采用降價方式。如果是這樣,那iPhone的用戶會怎么想?畢竟我的收入利潤那么高,幾乎都來自于iPhone。所以,不能做這種丟西瓜撿芝麻的事。”
顯然,在各方開放平臺風生水起之時,作為CP首先應該先想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而吳剛的經歷也許相對特殊,因為他的《二戰風云》已然在iPhone上爆出“天價”且收益頗豐的情況下,讓他回頭再眷顧低端消費者,顯然于整體運營不利。
角力HTML5CP謀求“失控”
雖然CP面對的每個開放平臺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從未有哪個CP決定要退出這些市場,畢竟“蝸居”只是暫時的。
熱酷創始人劉勇眼下正在想辦法改變被開放平臺控制的現實。“完全脫離開放平臺肯定是不現實的,但CP是可以通過某些技術手段,如利用HTML5將客戶端做成瀏覽器模式等方式,讓CP能夠爭取到更多屬于自己的游戲控制權。”
“舉例來說,在安卓上的Facebook上,用戶有時會發現某些游戲應用,他是無法訪問的,這是因為安卓平臺沒有開放這樣的入口。因為,如果我們的游戲完全采用客戶端的方式,任何開放平臺都可能會借口某一應用不可以上線為由,拒絕你今后對游戲的升級操作。”劉勇說。
事實上,劉勇所說的問題,如今在國內已不鮮見。某些本土的大型開放平臺就曾經因為自身的利益問題,將CP開發的應用拒之門外,轉而由自己的團隊進行開發,將誘人的利潤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在國外,這種現象也很常見。
“Facebook是公認的開放度最高的平臺,它允許CP將用戶直接導入到他們站外的網站上,而蘋果則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劉勇說,突破開放平臺中類似瓶頸的辦法之一,就是將客戶端做成網頁形式。“這就像給網頁包一個客戶端殼一樣,如同我現在用的360等軟件,他們其實就已經是網頁化了。”
而這樣做的好處正如劉勇所說,當CP需要進行產品更新時,可以讓用戶自己重新下載客戶端,而后刷一下網頁,就能完成。“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自己的后臺服務器來直接向用戶提供服務,從而繞開各個開放平臺可能設置的限制。”劉勇說。“這么做可以保證任何在游戲中的全新體驗,都能讓用戶感受到。”
國內的CP正是響應Facebook的號召。此前,Facebook就曾在自己的官方微博中公開宣稱將全面支持HTML5的應用開發。對他們來說,自己既是開放平臺,同時也扮演CP的角色,因為Facebook自己的客戶端在iPhone、安卓等開放平臺上有著近3億移動網用戶。
“由此可見,如果Facebook的應用在iPhone平臺上不做成Web模式的話,它就將完全受到蘋果的控制。每當Facebook要發布一個新版本,都必須要蘋果同意才行。所以,Facebook正在千方百計地把客戶端做成網頁,到那時候,他們自己的應用就可以隨便進出iPhone平臺,誰也管不了他。”劉勇說,網頁化客戶端,這無疑是個趨勢。
因此,基于HTML5特性,即一次開發之后,就能在其他任何開放平臺上隨意通行的優勢,劉勇認為,未來的CP只有這樣,才真正有可能讓擁有自己的話語權,最大限度地掌握其產品的利潤,從而走出“寄生”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