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比小說《紅樓夢》和《京華煙云》會話中運用的恭維語,對其進行研究,旨在發現漢語恭維語的積極語義載體經過多年有何變化及其書面語特點。
關鍵詞:恭維語 會話 積極語義載體
一、引言
上個世紀50年代末,J.L.Austin提出言語行為理論就已經引起較多的關注。根據這一理論,人們在說話時,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行為,例如陳述,提問,恭維,感謝,道歉等等。
恭維語常被稱為社會交往的“潤滑劑”,是說話者對聽話者具備的良好素質或擁有物顯性或隱性的贊美。選擇恭維語作為本文主題,是因為在人類的言語交際中,它應用范圍廣,使用頻率高。更重要的是,給出恰當的恭維語不僅可以為社會人際關系服務,還可以維持說話人之間的和諧。因此,在過去的二十年,恭維語已引起許多語言學家的關注。
從社會語言學和語用學角度對恭維語及其進行的研究層出不窮,而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于對會話補全法形式收集的語料進行實證研究,而對于書面語中恭維語的研究甚少。尤其是文學作品中的恭維語更是微乎其微。事實上,文學作品在文化交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眾多的文學作品形式中,小說是最受大眾歡迎的形式之一,雖然小說中的語言來源于生活,但是它不同于口語,也有其自己的特點。因此小說中的恭維語特點是什么,借助年代久遠的小說,可以反映不同時代的恭維語特點,同時將不同年代的恭維語進行對比,來發現它們之間有何變化。
如今研究《紅樓夢》的人數越來越多,這部小說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已形成“紅學”。鑒于《紅樓夢》的文學地位及其價值,以及小說中人物的對話有很多值得現代人借鑒和學習的地方,因此作者準備選取這本小說作為研究恭維語的對象。這本小說中包含了豐富的恭維語,劇中人物的恭維語使用更是頻繁出現,選取這部小說可以提供充足的語料。
作者準備選取《京華煙云》作為與《紅樓夢》進行對比研究的素材。《京華煙云》同《紅樓夢》年代相差年代久遠,正好可以對比兩部小說,對不同時代小說的恭維語進行有效的對比分析。《京華煙云》這部小說中人物語言豐富,同樣可以為本文的研究提供充足的材料。
二、 文獻綜述
恭維語是語用學研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恭維語中“禮貌”是基礎。Holmes[1]指出“贊揚是一種言語行為,它明確或含蓄地夸獎講話者之外的人,夸獎談話雙方積極評價的某種‘長處’,如這個人的擁有物,特點和技藝等?!?/p>
2.1 國外研究綜述
20世紀50年代,Goffman從社會學角度提出了“面子”問題。他認為,在人類的交往中時刻會涉及到面子。1978年,BrownLevinson將面子分為兩種: 積極面子和消極面子。
70年代就有學者開始對恭維語進行研究。從80年代,恭維語受到廣泛重視并進行了深入地研究。大批的外國學者已經從不同的角度對恭維語進行廣泛的研究,而且作出很大的貢獻。ManesWolfson(1981)指出美語中的恭維語在句法模式和詞匯選擇中是高度形式化的。Coates(1994),Holmes(1988),Herbert(1986)等在不同的國家對不同性別的人的恭維語進行研究。Wolfson(1989),Coates(1994)指出恭維語在話題上主要涉及兩方面,一是“外貌”和“所有物”,二是“能力”和“成就”。
2.2 國內學者對恭維語的研究
國內關于恭維語研究開始于90年代,相對比國外晚一些。陳融(1986)是最早將禮貌原則介紹到中國的。
鄒為誠(1990)是中國第一個介紹英語恭維語言語行為的結構和話題分布的學者。
葉磊 (1995)做了關于漢語恭維語語義載體的研究。他指出在漢語恭維語中積極的語義載體可以通過形容詞/狀態動詞,副詞,名詞或動詞意識到。葉還做了一項關于漢語恭維語在句法方面的研究,說明了一些在漢語恭維語中主要使用的句法形式。
賈玉新[2]對禮貌原則和恭維言語行為進行了跨文化對比研究,他發現漢語中恭維語的主要結構、話題及男女在使用恭維時的人稱使用與英語中的一致。
李月娥和馮江鴻[3]進行了一項關于普通話的恭維語研究指出,對于大部分的中國人,恭維的直接和無作為與禮貌是均衡的。
馮江鴻[4]在普通話方面做了一項關于恭維性別差異方面的研究。他發現男性和女性因為不同的原因使用恭維語。
三、 研究方法
為了確保數據收集的準確性,這兩個版本中的恭維語由作者親自收集。研究中的恭維語主要是從小說中人物之間的對話選取的。數據分析和討論將從恭維語上的積極語義載體及恭維語的變化來進行。
本文將以《紅樓夢》和《京華煙云》中人物的對話為分析材料,根據語用學的理論,簡要地分析漢語中恭維語的積極語義載體,一個方面是想驗證前人的研究結果,另一方面是想發現漢語恭維語經過一百多年的變化,積極語義載體發生了哪些變化。之所以以此為分析材料,一是因為《紅樓夢》和《京華煙云》在國內重要的文學地位,讀者比較熟悉,在國內外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響力;二是因為小說中對話多,且恭維語也占相當比例。本文的研究問題是《紅樓夢》和《京華煙云》在恭維語義載體方面有哪些差異和相似點?他們各自有哪些特點?
四、 結語
本文從恭維語的積極語義載體分布方面對《紅樓夢》和《京華煙云》兩部小說進行對比分析。漢語恭維語的話題分布也主要集中在“外貌”、“能力”“所有物”與“品行”四方面上,而發生的時間絕對多數為交際過程之中,目的主要是為了討好、表揚、寒暄與表達謝意等。借助書面語的恭維語特點,來探討副詞、形容詞或動詞表達積極語義的頻率。同時發現,成語的使用頻率如何,從而找出變化原因。
參考文獻:
[1] Holmes, J. Paying Compliments: A Sex-preferential Positive Politeness Strategy.
Journal of Pragmatics, 12 (1988): 446.
[2]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3]李月娥,馮江鴻.析普通話話語中的贊揚及其應答[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9).
[4]馮江鴻.英漢贊揚及其應答的性別語用研究比較[J].外語研究,2003(2):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