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英語新課標實施,我們許多英語教師都沉醉于教學課堂微觀研究,而忽視了我們英語的宏觀教學管理。此課題的研究就是英語宏觀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究,它可以為新課改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為我們英語新課標研究提供新的領域。
關鍵字:傳統管理體制 1·4制 聽力評價
新課標明確規定: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它包括語言技能(聽、說、讀、寫)、語言知識(語言、詞匯、語法、功能、話題)、情感態度(動機興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學習策略(交際、調控、認知、資源策略)及文化意識。而傳統的教學管理制度使我們完成此目標陷入被動狀態。
我們傳統英語教學管理制度是“5人負責綜合管理體制”(只是1個班長+4個組長(大部分是班主任所定綜合組長、負責各科)。它只重視班干部收交作業,回報信息、鸚鵡學舌“COPY”制,致使老師更關心那些班干部、好學生,把大多數后進生、中等生、“沉潛者”、“疏離者”冷漠在“死角”。同時它在不同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在英語信息吸收、理解、加工、表達及展示的能力的培養,最終使學生“體驗升華”未能充分發掘,造成學生學“死英語”,不能體驗語言的生活性,交際性的被動局面,直接影響學生對英語的興趣的濃厚,進而“剝奪”他們的全面參與管理英語的權力,加大他們厭學、逃學、棄學不良后果,最終使新課標所提倡的“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全體、尊重個體差異目標陷入了“被動”的局面。
中學英語1·4制就是為解決此問題的一個很好的探索。它是以英語班長為核心;以視聽、寫作、記憶、組長四大中心分工為框架;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這些活動,并在活動中體驗學英語,管理、提高英語樂趣為動向;培養學生團結、全作、創新精神及學生學習策略,師生、生生之間情感態度,進而達到綜合運用能力為目的學生宏觀管理體系。
一、形式上,讓學生參與管理,把“自留地”留給學生
我們傳統教學管理體系是5人負責綜合管理制,而1·4制卻是1個班長+8個中心主任+“8+X”個(正副、分組組長):“17+X”人新型綜合負責管理制,并且成員都是外語老師根據學生特點選定。如一個班有40人,傳統管理制參與5人。占13%;而1·4制參與則是29人,達到73%。從比率來看,它加大了學生對英語“學力”支持力,使課堂上那些“沉潛者”、“疏離者”都變成“合作者”、“全體者”、“體驗者”,使英語教學煥發新鮮活力。并且也體現了學生自尊、自愛、自信精神,也把學英語的“自留地”還給學生,實現了新課標所提出“英語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全體,倡導體驗、參與”的新理念。同時它也拉近了師生、生生之間的親密情感,創立了共享、共進、共創的新課標特點。
二、內容、結果上,讓學生“全面”動起來,進入多層次,延續性學習中
從內容上看,它涉及到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五大條件(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生策略及文化意識)的內容。特別實現學習策略、情感態度在英語教學中的使用。從結果來看,它建立一個多層次延續性學習環境。就拿視聽中心來說。任何一個語言都是根據一定話題,利用詞匯、語法、文化組成功能話語,然后通過語音聽力形式輸出、輸入信息??梢?,聽力是我們信息傳播的主體媒介。我們新課標也對聽力有具體規定(7—9年級):能借助語境、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聽懂接近正常語速的故事和記敘文、理解、記錄簡單信息;并且在測試中,聽力分值不少于試卷的20%,為此,我們必須建立一個新的“聽力評價模式”,加大聽力訓練。但我們絕大多數學校都沒有語言室、聽力課,只在課堂放幾分鐘磁帶。在考前加大聽力訓練,遠遠達不到我們的目標。怎樣建立一個新的“聽力評價模式”?視聽中心就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探索。
視聽中心通過了鼓勵學生創辦廣播電視臺活動,創辦自己的英語聽力素材,評選優秀英語學子等渠道建立新穎、獨特,體驗創新的“聽力及情感評價模式”,進而把聽力從知識→實踐,從體驗→創新,從參與→管理,從活動→評價多層次轉變,讓學生在“體驗”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達到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最后實現新課標英語目標。
(1)聽力體驗評價:這種評價主要是針對學生對信息吸收、理解、加工、表達、展示特點,而展開一系列聽力輸入活動及評價活動。比如,在每天利用10分鐘播放課本、課外英語錄音材料及VCD,包括歌曲、故事、電影、電視、剪輯……并且在這些活動中進行評價:①每天你參加嗎?②每天感受怎么樣?③你能寫出幾句有關所聽的活動句子、項目嗎?④你對班干部在此活動評價如何?從而可見,這些活動變向傳播了語言知識、文化知識、培養了語言技能,也同時更新了學習的學習策略及情感態度,使聽力從“死”中變“活”,從“活”中變“樂”,從“樂”中變“巧”,進入多層次延續性學習英語環境之中。
(2)情感評價:過去的教育過于強調大腦的理性和認知功能,而忽視了非理性方面的發展,造成“情感空白”,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各個方面。所以,新課標特制定出了情感態度。它是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祖國意識和國際視野。如何打動情感進行英語共享、共進、共創?視聽中心為此推出廣播電視臺活動。根據每大組4人一組鼓勵學生創辦自己的電視臺并命名并創新、合作開播節目,讓學生在“用中學,學中用”得到體現,讓合作、分工、團結、情感得到升華。同時也根據具體情況每月評出十佳動人英語學子,用榜樣去教育、感動學生深處英語心靈,調節自己學習策略,激進自己情感動力,進而達到我想學、樂學英語境界。
從上可見,1·4制是一種新型的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的雙層學生宏觀管理體系。它從形式、內容、結果全面詮釋新課標精神,并讓學英語從課上到課下,從課本到課外,從知識到情感,從理論到實踐,從體驗到創新,從參與到管理,從活動到評價多層次轉變,并讓學生在“體驗”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達到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強化了英語的“學力”、“感染力”、加大“合作者”比例,降低了“沉潛者”、“疏離者”人數,使學生主體笥、個體性、凸顯性、創新性都得到有利的體現。
總之,從視聽中心所提供的“聽力及情感評價模式”來看,它是新課標為中心,通過各種活動,采用得體的學習策略整合學生自己的語言文化結構,讓學生在體驗中學會發現、解決問題,使英語教學真正成為“文本教學”、“體驗升華教學”。
參考文獻:
[1]宋桂月.英語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華中師大出版社
[2]課堂素質教育手冊[M].人民日報出版社,柳斌
[3]英語課程標準[M].北師大出版社,中國教育部
[4]走進新課程[M].北師大出版社,中國教育部
[5]Go for it[M].英語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6]現代英語教學法[M].東北師大出版社,孫玉梅
[7]管理與發展[M].中國至公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