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三軸滲透和崩解試驗,對壓實黃土的水理特性做了探討,得出壓實黃土的滲透系數、崩解性隨干密度的增大而減小,隨圍壓的增大而減小。
關鍵詞:黃土 路基 滲透 水理特性
1、引言
外界水份在浸入路基土的過程中除引起大的濕化變形外,其在土內的運移過程有哪些特點,在浸入過程對物理力學性質有哪些影響?這些問題涉及到土的滲水性、收縮和膨脹性以及崩解性等水理特性,因而考察黃土的水理性研究對路體的穩定及安全運行至關重要,本文著重對路基黃土的滲水與崩解特性進行研究。
2、土體的滲透性
土體滲透性的研究大多采用常水頭(70型)和變水頭(南55型)常規滲透儀進行以測定土體滲透系數為目的,一般不考慮試驗土樣在原位置的應力狀態,因此一般偏大;而通過三軸滲透試驗,可以較好地模擬工程實際研究土體的干密度、圍壓等對黃土滲透特性的影響,可以有效彌補常規滲透試驗的不足并減小誤差。
2.1試樣制備
采用常規三軸制樣器分4層壓實制作的直徑39.1 mm、高80mm的標準重塑土樣進行三軸滲透試驗;崩解試驗所用的試樣,通過兩種方法獲得:未進行剪切破壞的試樣分三層由三軸制樣器壓實的直徑39.1mm,高60mm的試樣;剪切破壞后土樣削成直徑39.1mm高60mm規格的試樣,作為崩解對比樣。
2.2試驗方法
試驗所用儀器為SLB-1型應力應變控制式三軸剪切滲透試驗儀,試樣按《土工試驗規程(SL237~1999)》關于三軸試驗的要求安裝。試驗過程中控制周圍壓力分別為50、100、150 kPa(相當于約8m深土層),在每級圍壓下施加相同的滲水壓力進行恒水頭滲透試驗,試樣在恒滲水壓力下的滲透系數按式(1-1)計算。為便于分析,k值按規范統一換算為20℃的滲透系數k20值。
(1-1)
式中:Q—t時間內滲水量,ml; L—試樣高度,cm;
P—用水頭表示的滲水壓力,cm;A—試樣過水面積,cm2;
t—滲水時間,min。
崩解試驗按SL273—1999規程進行,但需指出的是試驗用樣為三軸試驗制樣模具制作的圓柱樣,為便于分析土樣剪切前后崩解性能變化規律,包括崩解過程曲線(崩解量At-時間t關系曲線)與崩解速率。試驗方案主要考慮兩個控制因素:土樣質量壓實度與土樣質量含水率。其崩解量計算依式(1-2)進行。
(1-2)
式中:AT—t時刻試樣崩解量%;RT—t時刻浮筒齊水面處刻度讀數;
R0—開始時刻浮筒齊水面處刻度讀數;
Rend—崩解結束時刻浮筒齊水面處刻度讀數。
本文依此公式(1-3)和崩解曲線最陡段斜率兩種方法進行崩解速率分析。
(1-3)
式中:v—崩解速率cm3/min;RT—崩解結束時浮筒讀數;A—體積換算系數。
3、路基黃土的崩解特性
土的崩解,是指粘性土在靜水中發生碎裂解體塌落或強度減弱的現象,又稱濕化性。
3.3.1干密度對崩解性能的影響
試驗過程中將壓實黃土試樣放入清水中時,壓實度較小土樣表現為周圍水立即混濁,有大量氣泡逸出土體;筒內水面馬上聚集漂滿微小氣泡,緊接著土樣表面開始崩解掉落,崩解的碎屑物以粒狀為主;壓實度較大樣表現與其類似,不過劇烈程度小的多。
圖1-1為初始含水率為14%時不同壓實度黃土樣的崩解量與時間關系,即崩解曲線,其基本形狀為S形。圖線表明壓實度越大,同體積的土樣崩解過程線越緩和,崩解掉落完所需時間越長。對圖中各線條最陡段求其斜率,并利用公式(1-3),得兩種方法下的崩解速率,結果如表1-1。
圖1-1 不同壓實度下黃土崩解曲線圖
表1-1 崩解速率
做出崩解速率與壓實度關系曲線,如圖1-2。我們可直觀的看到土樣崩解隨壓實度的變化規律。可見,無論采用哪種方法求得崩解速率,所得曲線形狀基本相同,黃土崩解速率隨壓實度增大而減小,尤其是當壓實度大0.98后,崩解性已很小,并且基本不發生變化。表明在工程實際中若真正能實現0.98的壓實度要求,黃土的濕化破壞可有效的降低。
3.3.2剪切前后黃土崩解性能變化
將破壞后切削為3.91cm×6.0cm的圓柱試樣與相同規格的未進行剪切試驗的試樣分別進行浸水崩解。圖1-3 a、b兩圖表明不同初始含水的土樣在剪切破壞前后有不同的崩解特性。當初始含水為10%與14%時,剪切應力應變關系變現為軟化型曲線,剪切破壞后崩解曲線較未進行剪切破壞的原試樣陡峭,崩解速率要比未進行剪切破壞的原樣大,但是崩解歷時卻要長。而初始含水率為22%和18%情況下時,破壞前后試樣的崩解特性則剛好與低含水相反,較高含水時土樣剪切應力應變關系為硬化型,土體塑性增強,土樣在剪切過程中被壓密且沒有裂縫,水的入滲通道減少,土體崩解過程受阻,土體崩解時間成倍增加,相應崩解速率急劇減小。
圖1-2 崩解速率與壓實度的關系
圖1-3 土樣剪切破壞前后崩解曲線
4、小結
(1)壓實黃土的滲透系數隨干密度的增大而減小,隨圍壓的增大而減小;非飽和壓實黃土水分初始入滲速率隨隨壓實度和圍壓增大而減小。表明對黃土工程,要切實做好表層土體的的滲水控制。
(2)壓實黃土的崩解性隨干密度的增加而減小,但并非只是線性關系,相關關系還值得探討;隨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減小,表明在干燥自然環境下,有必要考慮黃土的崩解性能對黃土的強度與變形的影響。
(3)較低含水情況下,土體剪切破壞(或其他原因)引起裂縫對黃土工程的穩定性極度不利,及時做好防水排水工作對維護工程長久安全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劉保健.2004.公路路基沉降過程試驗與理論分析[D].[博士學位論文].西安:西安理工大學
[2]劉曉明.2006.紅層軟巖崩解性及其路基動力變形特性研究[D].[博士學位論文].長沙:湖南大學
[3]熊 冰,胡小明.2007.黃土濕化特性的三軸試驗研究[J].鐵道工程學報,24(6)
[4]袁聚云.2003.土工試驗與原理[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