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時代、新社會、新人類,老師如何面對新的挑戰?政治老師應當扮演哪些角色?
一、父母的角色
學生遠離家鄉,遠離親人,來到學校,老師就要對他們的衣食住行和教育著想,老師就是學生的第二父母。父母該如何教導孩子呢?每位老師都要有一顆愛生如子的心,將學生看成自己的孩子,要理解、尊重、信任和關心他們,對他們進行精心的照料和呵護。特別是單親孩子,他們已失去父愛或母愛,老師更應該在生活上照顧、體貼他們,在思想上開導他們,在情感上理解、寬恕他們,讓他們感到在學校猶如在家一樣溫暖。所以,當學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難時,老師要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當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老師要耐心地輔導、啟發和誘導他們,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問題;當遇到挫折時,要細心開導、引導他們,幫助他們走出困境,走出痛苦的深淵;當他們的思想偏離航向時,要指引、指點他們,要給他們力量,讓他們走上正軌,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在學生身上付出得越多,他們吸取得就越多,收獲就越大,要努力做“老師爸爸”或“老師媽媽”。
二、朋友的角色
老師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朋友之間應該是心心相印;朋友之間應該是互敬互愛、相敬如賓;朋友之間應該是相互信任、互謙互讓;朋友之間應該是有深厚友誼、有說有笑、有難同當。與同學建立真摯的友誼,學生有不順心的事,才會向老師傾訴,才會信任老師,有困難時,才會向老師反映。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學生信任老師,才會聽老師的話,只有學生把老師當成知心朋友,才會聽老師的規勸,接受老師的誘導,這樣才能教育好學生。因此,課余時間,老師要到學生宿舍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聊一聊,了解學生的課余生活,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三、心理醫生的角色
健康的人,是指生理和心理都無疾病的人。中學生并不是個個心理都健康,老師要給心理不健康的學生進行診治。如:有的中學生迷戀游戲,特別愛看不健康的信息、圖片,有的同學虛榮心很強,有的同學忌賢如仇,早熟的同學開始“早戀”……老師要根據不同的心理疾病,利用上課時間或課余時間,幫助治療和診治。有的同學非常膽小、懦弱,從來不敢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很少跟同學交往,針對這些同學,要幫助指導他們,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健全的人格。人的痛苦來自于各個方面,各人的痛苦各人知道,人心隔肚皮,哪個老師都無法準確地從學生臉上完全讀懂學生的心理、揣摩透學生的心境,更何況人都有兩面性,即笑著的人心里并不高興、哭著的人心里并不悲傷。關鍵是單親孩子的心理更為復雜,由于缺少父愛或母愛,往往形成不健康心理。由于扭曲的人格、變態的心理,個別中學生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政治老師每周可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傾聽同學們訴說心中的苦楚,接受同學們的心理咨詢,幫助同學們解決心理問題,努力做好一名心理醫生,耐心、細致地幫助學生治療心理疾病,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四、雕刻家的角色
有道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學生猶如一塊天然的玉石,必須經過精心的雕刻、打磨才會成為有價值的玉器;同樣,學生必須經過精雕細刻,不斷地打磨,使其更加完美。老師是雕刻家,要針對不同的材料進行雕刻,使其成為最精美的藝術品。教師是一位懂得雕刻藝術的學者,對所教的學生進行加工、雕刻、塑造,使其更加完美、誘人。其實,每位學生都是一塊很好的材料,老師要根據不同的材料,塑造出不同的藝術品。老師要認真地選好料、用好料,這塊料子用來刻什么最合適、恰當,那就用來刻什么。老師要有識別材料的天賦和本領,要有一雙慧眼,要仔細識別好每位學生,將不同的學生培養成具有不同特長和專長的人才,這是老師肩負的巨大重擔。如學生季某調皮好動,身體素質較好,個子比較理想,那就鼓勵他從體育方面發展;而劉某性格比較開朗,又能歌善舞,就激勵她從文藝方面發展。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人才。大學中之所以分專業,就是因為不同的人喜歡做不同的事,那就讀不同的專業,學習不同的知識,發揮各自的專長。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每個學生都要發揮自己的特長。
五、探險家的角色
社會在不斷前進,知識在不斷更新,思想在不斷進步,認識在不斷提高。人們面臨的困難會越來越大,有待解決的問題會越來越多。老師要引領學生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創新、不斷地開墾未知領域。老師應有探險家的風采,帶領學生去開創、去探索、去嘗試、去冒險。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要積極開發。特別是膽怯懦弱的學生,遇事就退縮不前,做事縮手縮腳,老師要引導他們敢于嘗試、敢于實踐、敢于創新、敢于冒險。
現實生活中,有些問題確實很難解決、很難處理,老師要引領學生去探討、去思索,讓同學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說說自己的看法。經過討論、交流、商討,讓同學們從多角度、多種結果去看待事物,立體地、多維度地看待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各種素養,讓學生受到教育、啟發和熏陶。
總之,政治老師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扮演很多角色,要唱好每一場戲。無論是課上還是課后,都要為學生著想,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老師要有甘于奉獻的精神,特別是對單親學生,對后進生,要關心備至。老師為了學生能學好科學文化知識,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必須付出辛勤的汗水,必須付出心血,必須辛勤地耕耘,必須吃苦耐勞,必須有一顆慈母般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