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萊蕪境內的齊長城具有突出的歷史地位和典型意義。在保護齊長城的基礎上,利用和開發齊長城和其周邊的旅游資源,統籌規劃,科學論證,合理整合,結合當地一些其他生態旅游景點共同打造出萊蕪的特色旅游品牌。
關鍵詞:萊蕪境內 齊長城 旅游資源整合與保護
一、萊蕪境內齊長城的歷史地位和典型意義
齊長城始建于春秋,完成于戰國,毀于秦,復修于明、清和民國?!褒R宣王乘山嶺上筑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川,千余里以備楚。”①據以上所說,齊長城為春秋時代始建,齊宣王時代完工,比秦長城始建要早一百多年。齊長城是東夷文化的發源地,是齊魯文化交流的紐帶,是抗日戰爭打擊日本侵略軍的屏障,是齊魯大地的分水嶺和屋脊。齊長城的走向,雖在泰沂山脈的分水嶺之上,但不走山脊線,而是筑在山的陽坡陡險處,蜿蜒600多公里,史稱千里長城。其為目前國內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的古建筑遺址。
齊長城萊蕪段是齊長城中保存最好,極為重要的一段。萊蕪境內有兩條齊長城:主線由蒿灘東山入境,先后沿與章丘、博山交界線前行,至雙堆山南崖出境,長56390米;復線從青石關西側的梯子山,至東側的炮臺頂,長4350米。萊蕪境內這段中國最古老的長城,不僅見證了長勺之戰、艾陵之戰,閱歷了嬴城的興建與衰敗,傾聽過黃巢練兵的雄壯吶喊,直到抗日戰爭時期,它還被人民武裝群眾所利用給日寇以堅決的抵抗。齊長城萊蕪段全段有3個門,史稱三關:西有天門關,東有青石關,中為錦陽關。
(1)錦陽關。錦陽關也叫通齊關,是齊長城上三大重要關隘之一。位于今章丘正南、萊蕪正北,磨池嶺和曹峪頂雄峙東西,中間一道谷地是南北交通咽喉,兵家必爭之地。錦陽關在解放戰爭時期曾是萊蕪戰役的戰場,使魯中、膠東、渤海解放區連成一片。
(2)黃石關。由錦陽關逶迤而東,到茶業口鎮北王莊村北,這里就是黃石關。關樓已無,形制與錦陽關相同。關南東側的高地上,原有孟姜女墳和孟姜女廟3間。關址雖無遺存,但關山雄姿猶在。關東1800米處是瓦崗寨(山)遺址,寨門尚存。
(3)青石關。齊長城在茶業口鎮逯家嶺村進入淄博市博山區,又從博山區樵嶺前村,東進萊城區和莊鄉大梯子山。大梯子山下就是青石關村,東北部就是齊長城規模最大的關隘——青石關。該關與錦陽關、黃石關形制不同,其實稱之為關城更為合適。“遙連泰岱盤坤軸,橫鎖青齊到海門”②。青石關是齊都臨淄的南大門,自古有“直淄之門,當南之沖,為出兵要路”之稱。其為齊長城上至今發現的唯有的一座獨特的關城,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青石關原有四門中,現僅存北門,是齊長城現存唯一的關門。
二、齊長城萊蕪段文化歷史悠久
萊蕪市的齊長城歷史遺存資源十分寶貴,文化底蘊深厚,加之典型的民族建筑,具有很高的建筑藝術水平。長城南遺有“青石關”等較多的石刻、雕塑和孟姜女等動聽的故事,是一本美麗的書畫長卷和發展旅游的重要文物資源。
1、蒲松齡有《青石關詩》:“身在甕盅中,仰看飛鳥渡。南山北山云,千株萬株樹。但見山中人,不見山中路。樵者指以柯,捫羅自茲去。勾曲上層霄,馬蹄無穩步。忽然聞犬吠,煙火數家聚。挽轡眺來處,茫茫積早露?!?/p>
2、萊蕪齊長城沿線發生和流傳的孟姜女傳說最具代表性。孟姜女的原型是《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的齊國大夫杞梁之妻,她是一個擅長哭調的歌手。隋唐以后,孟姜女哭倒秦長城的傳說才基本定型。孟姜女的原型是齊人,最初的傳說也發生在齊地,那么從情理上推測,傳說中的孟姜女所哭倒的長城,也應該是齊長城。從文化學的角度說,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孟姜女傳說和大大小小孟姜女廟的存在,無疑大大提高了萊蕪段齊長城的歷史地位和典型意義。
3、《左傳》中《曹劌論戰》曾記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疲我盈,故克之?!泵飨f的“敵疲我打”的方針,就是曹劌“一鼓作氣”的戰術。從此,長勺之戰名播海內外,萊蕪齊長城一帶也成為國內外歷史學家、軍事學家、考古學家以及文人墨客欣然前往、尋古探幽的勝地。
三、萊蕪境內齊長城旅游資源的保護和開發長城旅游線
(一)旅游資源的保護。萊蕪段齊長城周邊生態景區眾多,可與之聯合開發。南有雪野生態旅游區和孔雀山景區,呂祖泉景區;北有章丘的錦屏山景區;西南有房干景區。但是,萊蕪段齊長城大多高不足幾米,加之多為土夯,很難有八達嶺長城的氣勢。很多墻體頂部已與內側田地取平,連為一體。因此,齊長城的保護應有以下幾點:第一,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報紙、廣播等宣傳媒體,宣傳國家有關的文物保護法令法規,樹立“愛我長城、護我長城”的意識。第二,由各級政府發布保護齊長城的公告,禁止在齊長城上動土、動石,不許在齊長城兩側規定的范圍內興建工程。第三,在齊長城遺址保存比較好的地段,設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的石碑或標志物,并由專人負責看護。第四,對壞齊長城遺址者,應予以處罰和教育。對保護長城遺址有功人員,應予以獎勵。
(二)旅游資源的整合。當前萊蕪北部地區景點眾多,但各景點相對獨立,沒有進行很好的串聯和整合。應該以近些年來萊蕪市重點開發的雪野湖旅游區為重點,將齊長城的旅游景點很好的融合進去,使該地區的旅游景點更具吸引力。開發這一帶的人文旅游資源,不妨做如下工作:第一,在征得有關部門許可的前提下,接著現存的齊長城遺址(保持遺址原貌),沿山嶺向西重修一段齊長城,尤其是青石關的齊魯古道,更應該修建配套旅游設施,方便游客的進出。第二,修復娘娘廟和烽火臺等遺址。第三,充分開發和利用景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第四,加大宣傳,提高齊長城知名度,可根據齊長城的特點結合萊蕪戰役在該地區建設青少年軍事教育基地。
現在,整個萊蕪北部地區開發還處在前期起步階段。萊蕪齊長城及其沿線旅游資源是十分豐富的,各景區、景點又比較集中,自然景觀優美,文化遺存豐富,極具有開發利用價值。附近旅游景點雖然各自獨立,但是相互之間皆有山間公路連接,交通十分便利。另外,隨著濟南都市圈的建立,齊長城旅游區與萊蕪城區及濟南的距離將日益縮短,交通也會更加便捷。所以,我們堅信,只要合理規劃,科學開發,就一定能夠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而大大加快萊蕪部邊遠山區脫貧致富的步伐。
參考文獻:
[1]顧頡剛.孟姜女故事研究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劉艷.淺析齊長城的價值 [J].才智,2009(20)
注釋:
[1]《史記正義》引《齊記》
[2]清光緒《萊蕪縣志》卷四十二引張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