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系統總結大學英語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體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明確了教師在自主學習中的角色,從而能夠較好地發揮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的引導,監管及評價作用,從而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實現學生英語技能的提高。
關鍵詞: 英語教學 自主學習 意識 監管 評價
我國在2003年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規定: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課程標準》還指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要努力實現包括教育觀念、教師角色,學習方式,管理體制的轉變。其中,學習方法的轉變就是要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依賴學習為自主學習,變獨自學習為合作學習。由于我國中學英語教育與大學英語教育的銜接存在問題,致使學生處在大學期間時不能適時,適當地從英語應試教育到英語技能教育的轉變,從而在大學里對英語學習產生迷茫,最普遍的感覺是大學英語沒有學到什么東西。對于大學公共英語來說,與其稱為知識課,不如稱之為技能課,這需要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出來,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技能。
自主學習是學習者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基礎與自身善,主動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獲取知識和技能的活動。學習者必須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內容、方法和材料。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自覺、獨立的學習活動。自主學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是學習者終生學習的基礎。自主學習不是自由學習,不是教師的不管不問,放任自流, 而是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師更好地統籌規劃,更強的責任心和與時俱進的思維方式為主導。在建立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體系過程中,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在下面幾個方面發揮主導作用:
一、積極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學會生存》一書中講到: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盡管我們一直強調中學的素質教育,而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確實涌現出了一大批比較優秀的高中畢業生,但總體看來高中畢業生進入大學后在英語學習方面需要斷乳期。解決好這一問題要從切實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入手。養成了自主學習的意識能夠是學生進行有效自主學習的前提。應讓學生意識到自主學習的必要性,利用一些典型的事例證明英語學習成功的首要條件在于自身。要讓他們明白,任何學習過程都不可能是一而就或一帆風順,英語學習也不例外。另一方面,要讓他們明白,正確的方法加上自身的努力才能取得英語學習上的巨大進步。大學學習的其中一個重心就是學會如何學習,學會如何學習的關鍵就是學會如何自主學習。
二、合理監管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
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是一種合作關系。目前的大學公共英語的網絡化已經成為主體,英語教師在結合傳統教學模式的優勢下,利用網絡對學生自主學習展開合理的監管。
做好學生的考勤,包括課上及網絡課堂的考勤。利用網絡軟件的監控功能對學生網絡學習時間進行計時。教師可以將學生的網絡學習時間作為形成性評估的一個依據。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次數和學習時間的長度是考查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任務情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對于學習時間較短且次數較少的學生,老師能夠容易發現,并可以及時和學生進行溝通。
教師在自主學習現場的巡視。在自主學習機房,教師可以通過查看學生計算機的界面,了解學生操作的內容,提醒學生必須要完成一定時間的自主學習任務,輔助學生解決絡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為學生解惑,答疑。解惑答疑的時效性對于自主學習的效果來講至關重要。
通過教學軟件反饋進行監督。在課后教師雖然不能夠和學生見面,或者直觀地看見學生學習的情況,但仍能夠通過教學軟件中的監控功能,及時了解學生練習的各種情況。通過網絡學習平臺,教師還可以充分了解學生任務完成的進度,可以在總體上查看一個班的學習進度。也可以按人名查看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對于學習速度較快的學生,可以適當提高他們正確率的要求。對于進度較慢的學生,可以通過和他們交流了解他們情況,適當降低難度,并督促他們加快練習的速度。
三、客觀評定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1. 以面向過程的形成評價為主原則:Harlen James強調形成性評估的關鍵是認清學生現有水平和學習目標之間的差距。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所反映出來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做出及時的評價,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增強自信心,激發興趣,獲得成就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2. 自主性與主體多元性相結合的原則:在對學生的評價過程中,應該將原來單一的教師評價為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相結合,使“學生角色”逐漸轉變為“合作者”角色。學生通過自評,不斷自省和反思,形成有效的和符合個性特點的學習策略,最終成為學習的主人;學過學生之間的互評取長補短,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3. 技術多元性原則:在對學生的評價過程中,可以借助多種技術手段客觀地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效果進行評價。通過網絡記錄,課堂記錄,作業記錄等全方位立體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
4. 簡易可行性原則:學生評價體系確定應當遵循可行性原則,不是越復雜越好。主要是針對公共英語學習中的聽、說、讀、寫四種技能來進行確立。
大學英語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相信學生,正確引導學生確定自主學習的意識,對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進行合理的監管,運用合理科學的手段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效果進行客觀的評價。做好了這些工作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科學教學模式,才能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才能在英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真正營造出我要學的良好氛圍,從而達到提高英語各項技能的目標。
參考文獻:
[1]Harlen W James M. Assessment and learning: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 [J]. Assessment in Education, 1997, (3):365-379.
[2]候麗平.對網絡學習者形成性評價及評價系統的研究與設計[D].北京交通大學,2007.
[3]姜振風.網絡學習績效評價系統的設計與實施[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8 (2):124-127.
[4]李麗君.大學生英語口語自主學習的探討.
[5]王春.大學英語口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J].宜春學院學報,2009,(2).
[6]王新.基于問題的學習.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2).
[7]夏紀梅.解讀<大學英語課程要求(試行)>[J].外語界,2005(3):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