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提出以及實踐,“人的尊嚴”作為重要的概念提出,本文主要從科學發展觀與“人的尊嚴”各自的思考維度出發,理解和探究兩者的內在關系,并達到樹立始終堅定不移的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維和和捍衛“人的尊嚴”這一思想的目的。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 人的尊嚴 全面發展
2010年12月26日,溫家寶總理通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與民眾交流時說要使人民生活的更有尊嚴。1溫總理的話讓我心中為之一顫,讓中國人有尊嚴的生活著,這已不是一個經濟的概念,它反映著我黨執政理念的成熟和完善,這是溫總理對人的尊嚴作了全新馬克思主義視域下的闡釋,同時清晰的表明了,新的時代賦予了我們更加深刻而具體的任務,那就是為民執政、以人為本。同時也為人的尊嚴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讓人民更有尊嚴的生活是以人為本的新解讀,是我黨對于民眾的承諾,也是時代的進步、黨的發展,它更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內核。
一、科學發展觀的四個理解維度
科學發展, 就是要使發展過程成為不斷為民造福的過程, 成為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的過程, 成為不斷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的過程, 成為不斷保障人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權益的過程。2
胡錦濤指出: 我們黨明確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任務, 就是要求全黨同志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更加自覺地加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使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
全面發展。由三位一體發展為這四位一體。3
我認為科學發展觀能從以下四個維度去理解: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路線不動搖,提高國民生活物質水平,爭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在保持經濟快速穩健發展的同時,也要加強政治、精神文明的建設,形成物質、政治、精神文明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著力加強法制建設、完善立法、深化依法行政、推進公正司法,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統籌城鄉、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推動整個社會協調、文明、可持續的發展。
二、“人的尊嚴”的四個理解維度
所謂尊嚴,抽象上來說,尊嚴是作為總體的人類相比較其他物種而具有的;就具體的尊嚴而言, 是個人作為人的存在而具有的。按照字面理解,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擁有應有的權利,并且這些權利被其他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所尊重。簡言之,尊嚴就是權利被尊重。
2006年, 胡錦濤強調指出:我堅持以人為本, 就是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關注人的價值、權益和自由, 關注人的生活質量、發展潛能和幸福指數, 最終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使13億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生活。4
所以做到胡錦濤提出的有尊嚴的、幸福生活,就是全體公民,以下四個方面的權利被尊重:享受同等生活物質水平的權利(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最終實現共同富裕);享受思想文化素養共同提高的權利(即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同時,推動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享受自由、公平、公正、公開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權利(爭取民主、自由、平等,建設法治的國家);享受和諧社會全面發展的成果的權利(即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形成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三、科學發展觀與“人的尊嚴”的內在關系
相對應的,可以看出,科學發展觀與“人的尊嚴”在思想維度上高度的一致性,都能從這四個維度加以理解。這一方面說明,科學發展觀與“人的尊嚴”是相輔相成,互相聯系,同為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前者是遵循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新發展,體現了對于共產主義的中國特色理解以及對于物質上實現共同富裕,精神生活極大豐富的美好生活的憧憬與探求,后者恰恰是源于最早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華,從馬克思說: 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質。5恩格斯指出:要不是每個人都得到解放, 社會也不能得到解放。6可以看出,這個意義上, 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把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視為社會歷史發展的終極目標;另一方面,也表明兩者是相互促進與證明的。科學發展觀的提出,進一步的確證了,“人的尊嚴”是人精神層面最基本的訴求,與此同時,“人的尊嚴”也進一步側證了科學發展觀的科學性和正確性,并給予了科學發展觀更深入、具體的內涵,同時它也是以人為本思想的最具體的闡述,即在全社會形成胡錦濤所說的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7的風尚,凸顯人的最根本的本質。可以說,這種以捍衛和實現人的尊嚴為本的人本思想,是科學發展觀新時代的衍生與拓展,是對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的新發展,是與時俱進的科學發展觀強有力的生命力最擲地有聲的佐證。
分析和理解科學發展觀與“人的尊嚴”的一致性與相互確證性,更加堅定了在新時代、新形勢下,我們要更加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并能利用它的科學性與正確性,指導我們的今后的發展道路,找尋到能真正實現對“人的尊嚴”的維護和捍衛的原則,并一以貫之。
注釋:
[1]溫家寶. 讓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Z] .人民網, 2010- 03- 05.
[2]胡錦濤. 努力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到新水平[J].求是, 2009, ( 1).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6.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8.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1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3 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 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M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 2008.
參考文獻:
[1]孫智萍.論人的尊嚴的內在意蘊[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10.3.
[2]龔群.論人的尊嚴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在關系[J].教學與研究,2010.9.
[3] 王天舒.淺析和諧社會視野中人的尊嚴[J].法制與社會,2011.2.(中)
[4]張波.關注“人的尊嚴”以構建和諧社會為視角[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6.第21卷第2期.
[5]鮮開林.人權視域中的人的尊嚴[J].社會科學論壇,2010.2.
[6]寇東亮.科學發展觀:“人的尊嚴”的全面確證[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5.第44卷第3期.
[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M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