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杭州市蕭山區高效設施農業項目”立項以來,我鎮杭州金邁田種養殖有限公司立即認真實施,經過努力,列項所規劃的建設內容竣工,并已顯示出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項目單位概況
本項目的實施主體為杭州金邁田種養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專業從事于蔬菜水果的種植和銷售業務,蔬菜種植基地500畝,位于浦陽鎮江南村,周圍無工業污染源,生產環境潔凈,路、渠、溝等基礎設施基本配套,交通方便,具有良好的蔬菜產業發展空間。具備豐富的管理經驗和較強的經營能力,產品主要與杭城各大超市建立了銷售關系,銷售渠道穩定。公司種植蔬菜多年,在蔬菜高效生態種植技術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與省市區農業科研及農技推廣部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擁有強大的技術后盾,為本項目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基地種植的蔬菜全部銷往杭州農華優質農產品配送中心,2010年銷售大白菜1200噸、包心菜500噸、花菜200噸、 老南瓜900噸、西瓜1200噸,公司2010年實現銷售額800萬元,利潤109萬元。項目實施將帶來了產品檔次提高,競爭優勢明顯,綜合效益顯著等良好效果。
二、項目建設任務
計劃建設GP825標準大棚43000 m2 、噴滴灌15000 m2 、購置濰柴拖拉機一臺 、防蟲網15000 m2 。
三、項目完成情況
公司共投入260萬元進行核心基地生產設施建設。截止2011年11月1日,公司已建成GP825鋼架大棚80畝,比原計劃多建了5畝GP825型鋼架大棚,投資240萬元。投資防蟲網室15000平方,投入3.5萬元。投資安裝噴滴灌設施40畝,投入15萬元。購置大棚王拖拉機一臺,投資4.3萬元.本項目總投入262.8萬元,高出原計劃投資額9萬元。
四、項目建設績效
通過杭州市蕭山區高效設施農業項目建設,取得以下3個方面的成效:
(一)經濟效益
公司通過大規模設施建設后,設施檔次大大提高,生產保障能力明顯增強。通過設施栽培,使得基地平均全年葉菜復種指數從原來的200%提高到現在的400%,每畝產量從原來的4500公斤提高到現在的9000公斤,增加了100%;菜品單價從原來的每公斤1.2元增加到現在的每公斤1.8元,每公斤增加了0.6元;畝產值由原來的5400元增加到16200元,增加了10800元。實現了蔬菜基地常年栽培,均衡上市,周年供應,價格穩定,效益增長的目標。公司通過浙江省農科院的技術合作,聘用山東壽光技術人員等方法,建立完善的生產管理制度,使蔬菜生產實現高產、優質、綠色、高效。
(二)社會效益
本項目不僅能壯大主導產業,完善大棚蔬菜產業鏈,促進產業發展,還輻射帶動農戶增收、農業增效,同時,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著重大推動作用。
1、通過設施化育苗,采用覆蓋、加溫及自動化微噴灌等技術,與傳統粗放的露天蔬菜種植方式相比,具有生產技術先進、蔬菜質量穩定、產品供應季節長、生產周期短等優點,通過本項目的輻射推廣,畝均增收3000-4000元。
2、本項目建成后具有明顯的社會綜合效益,它的建成不僅能充分展示現代農業的魅力,而且在積累人才、積累技術、發揮技術人員積極性方面都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預計示范帶動面積達1000畝。
該項目的建設在促進當地農民增收方面有重要意義,通過支付工資、支付土地承包款等聯結方式,給農戶帶來切身的利益,預計將吸納當地農村勞動力100人左右,使農民戶均增收10000元,在條件允許下,可采取帶動農戶種植包收購的方式讓農戶再增收。
五、生態效益
項目實施后,化肥、農藥的投入量比上年同期減少10%左右,基地農業成本降低,面源污染減輕,蔬菜產品質量提高。利用大棚防蟲網,減少傳統農藥對環境的污染;運用生態環保的標準化設施蔬菜生產技術進行生產,合理安排輪作計劃,提高農膜重復使用率,減少環境負擔。基地設施建設為生產綠色無公害蔬菜提供前提條件,從而促進了綠色無公害蔬菜生產的可持續性發展。
今后,公司將進一步加大設施投入,加大新品種、新技術引進;繼續加強對投入品的管理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繼續加大對農產品的包裝和宣傳力度,力爭使農產品質量更上一層樓;繼續加強對基地管理,定期舉行農業技術培訓會,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科技技能。推廣基地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帶動周邊農戶,以基地為依托,共同走上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