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想的課堂就是要把快樂帶到課堂,把快樂帶給學生。就是要轉變學生學習的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高效、快樂地學習。因此,教師要善于圍繞教學大綱,挖掘快樂因素。只有這樣,數學新課改的精神才能在數學課堂上得以充分的體現,教師才能快樂地去教,學生也能快樂地去學。
【關鍵詞】數學課堂;快樂;鞏固;總結;作業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理想的課堂就是要把快樂帶到課堂,把快樂帶給學生。就是要轉變學生學習的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高效、快樂地學習。因此,教師要善于圍繞教學大綱,挖掘快樂因素。
一、快樂前奏
這個環節是學生課前熱身階段,時間一般是上課前的2—3分鐘,主要是營造快樂氣氛,集中注意力,讓學生為導入新課做好心理上的準備。內容可以安排聽一段音樂,唱一首歌,背一首古詩,講一個故事,做一個游戲,搞一個智力競猜,回憶一下上節課的內容或解決上節課的拓展問題等等。例如,教師可以這樣安排熱身:同學們,老師現在想考考你們的聽力:小剛的媽媽生了三個兒子,第一個兒子名叫大毛,第二兒子名叫二毛,你們說第三個兒子叫什么名字呀?于是,學生們馬上來了興致,有的說第三個兒子叫三毛,有的說第三兒子叫小剛。這樣學生們在一片笑聲中集中了注意力。
二、快樂導入
在數學教學中,能否真正有效地實施“和諧快樂教育”,導入新課是第一環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數學的直接動力。什么時候學生產生興趣、學得快樂,學生數學學習的效果就好。經過課前熱身,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集中了注意力,這時可適時導入新課。導入是教學藝術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師要精心設計,短小精悍,力爭用最少的話語、最短的時間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中。德國一位學者有一句精辟的比喻:將15克鹽放在你面前,無論如何你都難以下咽。但當將15克鹽放在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的同時,將15克鹽全部吸收了。情景之于知識,猶如湯之于鹽,鹽需溶入湯中才被吸收;知識需要溶入情景之中才能顯示出活力和美感。新課導入就是在新舊問題之間架起一座“認知橋梁”,從而順利實現遷移。教師要千方百計把一些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設計成一些帶有趣味的問題,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品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使課堂形成愉快的氛圍。導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故事導入法、情境導入法、活動導入法、復習導入法、提問導入法、實驗導入法、謎語導入法、諺語導入法、游戲導入法等等。當然,教學導入應做到注重針對性強,設計問題要新穎、有趣,語言要精煉、簡潔等等。
三、快樂新授
新授是一堂課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思維最活躍、最緊張、最有效的認知高潮。在課堂教學傳授知識這個中心環節上,教師應注意以學生感到快樂的形式來進行。讓學生在平等、信任、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感受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感受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感受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感受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中感受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在教師榜樣的情感熏陶下感受學習的樂趣。要充分利用風趣和幽默,恰當的風趣幽默,能夠迅速活躍課堂氣氛。
四、快樂鞏固
在教學實際中,我們常常新授過后必須進行課堂鞏固,在鞏固這一個環節中,教師要巧妙地設計多種活動,這樣才有利于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教師要精心設計一些習題來檢測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時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發現教師教學中的不足,從而采取扎實有效的教育教學策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的價值。比如,在游戲和感受中鞏固所學知識、在表演中鞏固所學知識、在練習中鞏固所學知識、在調查中鞏固所學知識等等。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的練習方式有多種多樣,教師可以根據所授內容,設計出一種最合理和最有效的練習。在形式多樣的鞏固環節中,讓學生們充分感受到數學課堂的魅力,使之在享受數學學習的快樂中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
五、快樂總結
結尾是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基本環節,完美的結尾往往會再次掀起學習的高潮,使整個教學結構緊湊完整、渾然一體、和諧優美,使學生因快樂而忘記課的結束,使之產生“樂而忘返”、“完而未完”、“意猶未盡”之感。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總結或小組合作總結等等。
六、快樂作業
作業的編排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來編制,做到講練結合,促進思維。作業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業也是老師教學的延伸和補充。畫、演、做、找“快樂作業”激發學習興趣積極而認真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是鞏固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過程。教師在進行作業編制時,需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一是少而精,二是有針對性,三是結構合理,四是理論聯系實際,五是多樣化。作業須以“趣”為基礎,以“精”為根本,以“活”為原則。體現出“五性”即目標性、綜合性、適量性、選擇性、時效性。“教者若有心,學者必得益。”教師要讓作業成為學生汲取知識,增長才干,豐富生活的向導,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學習空間。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實施的“和諧快樂教育”,可以從一節課的前奏、導入、新授、鞏固、總結、作業六個環節,依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以及材料準備的情況進行選擇實施,精心設計。只有這樣,數學新課改的精神才能在數學課堂上得以充分的體現,教師才能快樂地去教,學生也能快樂地去學。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祖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