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學程序化、單調性成為了制約教學成效提升的重要因素,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注意教法改進,師生關系和諧度不足,教學手段運用效果不佳,以及教學針對性欠缺等方面,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不相適應。作為初中體育教師,應當將教學過程的優化作為重要切入點,不斷提高教學藝術性,提高體育教學成效。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藝術性;研究
教學本身就是一門傳授與引領的藝術,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注意提高教學語言的藝術性,以和諧師生關系營造良好教學氛圍,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以及創新教學模式方法,有效提升體育教學成效。
一、增強教學語言感染力,提高教學成效
相對于語數外教學活動,部分體育教師的教學語言要顯得單調,語言豐富性與形象性存在不足,對于教學活動的滲透力不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學成效。作為新時期的初中體育教師,掌握語言技巧是基本的履職要求,教師應當從三個方面提高自身教學語言表達能力。首先,要強化語法學習,將提高語言基礎知識作為業務學習的重要方面,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其次,要利用教學觀摩活動契機,認真揣摩其他優秀教師的語言藝術,對照自身教學工作加以借鑒吸收。體育教師還應當認真學習優秀教學課的視頻資料,進一步提高對教學語言運用的能力。另外,還要多與同事切磋交流,研討如何有效提高教學語言的藝術性。教學語言一定要做到精練、準確、恰當,精練就是不要有語言重復,準確就是要抓住重點,恰當就是注重語言環境和教育對象的身心特點,選取最為適宜的表達方式與詞匯組織,提高教學成效。實踐證明,高超的教學語言運用能力,對于有效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加強自身語言藝術,增強教學感染力與滲透力,為體育教學成效的提升奠定基礎。
二、增強和諧關系向心力,提高教學成效
初中生的心理敏感性不斷增強,對于教學氛圍、師生關系的關注性更為突出,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讓學生與教師之間拉近距離,便于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初中體育教師應當強化師生關系的建設,進一步構建起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應當從三個方面入手,建立良好師生關系。首先,教師不能歧視學生。學生在體育學習中能力有高低,但是這不能夠成為教師歧視學生的理由,教師必須要平等地對待學生,與學生之間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平等關系,有助于增強教學成效。其次,教師應當民主地對待學生,要經常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以問卷調查、座談等方式,及時了解學生在體育學習活動中的各種心得體會,主要搜集學生的好建議等方面內容,在教學中吸收改進,有效提高教學科學程度。另外,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激勵幫助學生,對于體育學習存在困難的學生,不要直接訓斥,而是要幫助學生尋找存在的問題,激勵學生努力改進,在學生取得進步的時候要加以表揚,重在提高學生積極情感,更加深入開展學習活動。
三、增強信息手段促進力,提高教學成效
初中體育教學成效提升的重要促進因素就是創新,其中教學手段的創新是重要的方面,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信息化教學手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揮了其他手段所無法替代的作用。筆者主要從三個方面開展工作,首先,就是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充分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向學生補充豐富的體育趣味知識,如向學生介紹奧運會的發展歷史,向學生介紹世界上著名體育明星的基本資料等,運用這些趣味內容來增強體育教學活動的吸引力。其次,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強化重難點的突破效果。在以往的體育技能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學生觀察成效不佳的現象,依靠教師示范過程,學生觀察不夠清楚與具體,模仿起來效果也會受到影響。對此,教師完全可以發揮信息媒體的作用,從教學網站上面下載模擬演示課件,將復雜的或是連貫性的動作進行慢動作演示,或者進行分步演示講解,有助于學生在室外課教學過程中加深印象,重點掌握,提高教學成效。另外,運用信息教學手段,能夠滲透思想教育,尤其是向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和體育精神的教育。教師可以選取我國舉辦的重大體育賽事視頻作為教學信息補充,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如亞運會和奧運會開幕式以及閉幕式等,還可以選取體現體育精神的精彩片段,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精神的偉大,增強體育教學滲透力。
四、增強教學創新輻射力,提高教學成效
創新是體育教學不斷攀登新高峰的重要推動力,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優化教學方法和模式,提高教學成效。首先,對于教學模式要加大創新力度。單調的機械訓練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吸引力逐步減弱,教師應當能夠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開展教學創新,如將枯燥的體能訓練活動改變為趣味游戲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采取以賽促學的方式,讓學生在競爭的氛圍之中開展學習活動,對于教學藝術性的提高具有明顯成效,促進了教學活動有效開展。其次,在教學互動中,要注意不同類型項目的穿插。如體力消耗較大的教學項目與消耗較小的項目要穿插進行,讓學生的身心處于有張有弛的狀態,更加科學合理地開展教學活動。另外,教學活動還要兼顧到學生的不同基礎情況,學生的能力與體質是不同的,如果堅持一種標準進行考核評價,不利于教學活動的全面開展,對于學生的整體進步不利。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努力建立起適應不同學生實際狀況的分層考核評價機制,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標準,進一步激發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研究分析,不斷提高語言藝術的感染力、和諧關系的向心力、教學手段的促進力以及教學創新的輻射力,不斷提升教學藝術性,增強教學成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邳州市運河中學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