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開放已成為當今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發展的趨勢,只有開放,才能讓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到充分的發揮,讓數學課堂充滿活力。
一、教學內容的開放
1.密切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傳統的數學課堂與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隔離,滿足不了學生多樣的數學需求。因此改革中的數學教學,教學內容應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結合,教師要引導學生到生活中發現、探索數學,增強數學學習的實踐意識,將封閉式的教材體系轉變為開放式、內容豐富、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受學生歡迎的教材體系。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可讓學生說一說現實中看見過哪些物體的面是圓形的。學生會舉出很多實物,比如水桶底,下水道洞口的蓋子,汽車的輪子等等。那么,為什么要把它們設計成圓形的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講出了許多為什么這樣設計的理由:“水桶的底面用圓形可以多裝水,而且還比較漂亮;下水道的蓋子做成圓形就不會掉入洞內;汽車的輪子做成圓形行駛起來就很平穩,行駛的速度會更快。”接著教師再引出學習的內容:“這些好處都是與圓有關的,等學了圓的認識之后,大家就會更加明白它的設計道理的。”由于有了這種聯系生活實際的開頭,學生學習知識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學習目的性強了,興趣自然產生了。
2.注重教學內容與多元的數學文化及其他學科知識的融合。如把數學知識與語文知識結合起來。教學中,這兩門重要學科,相輔相成,可以相互融合。如利用兒歌來記憶“年、月、日”中的大小月,利用“曹沖稱象”等故事來滲透數學思想方法,以及布置學生寫數學日記來增強數學應用意識等等。
多元化學科知識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是多方面的、多角度和多層次的。多元化學科知識,如音樂、美術、圖形學、建筑學等等,與數學都是緊密聯系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只要認真地去思考,深入地聯系實際,大膽地嘗試和實踐,找到多元化學科與數學學科的交叉點和結合點,就能夠不斷地探尋出多元化學科知識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教學方式的開放
新的教學方式要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多方面發展;提倡合作式學習、探究式學習,把學習過程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的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要求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意識,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因此,我們認為應改進學生原有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體意識的發展。要變傳統的學生“認真聽講”為“小組合作”、“同桌合作”、“師生合作”等多種群體學習方式與獨立思考的個體學習方式有機結合、優勢互補的復合型學習方式,力求讓學生主動求知。
三、教學環境的開放
當代數學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教學環境的改革,教學環境的開放包括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的開放。我們在數學教學中要突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講壇式教學環境的格局,強調和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學中“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
1.改變傳統的插秧式的座位排列。根據教學需要合理采用小組合作式的星形、圓形等方式,從而以便于師生、生生互動交流,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
2.創設和諧愉悅的心理環境。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點滴進步,尊重、信任每一位學生,仔細傾聽他們的發言,即使錯了,也要委婉地指出錯誤的地方,讓他們體面地做下去,絕不大聲呵斥學生,從而達到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目標。
3.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啟發學生主動發展。數學學習是學生在自己已有知識和經驗基礎上的一種自我、有意義的建構。有效的數學學習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主動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與交流等數學活動無疑需要充足的時間。因此,我們應當采取適當的方式,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足夠的時間去探索、去實驗、去驗證。比如,可以采取“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等方式,讓學生有機會去嘗試、去探索。不少教師為了適應新課程理念,在課堂上能夠引導學生去探索。但基本上都是蜻蜓點水,稍放即收,生怕學生思維跑題,浪費了時間,完成不了教學任務,往往是剛讓學生自主探索,就又趕緊引導學生回到自己的教學思路上來,舍不得花時間讓孩子去自己探索。這樣的教學還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形式上的自主探索,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探索。所以我們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真正去自主探索。例如:教學“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例1,讓學生探索計算除法的方法是教學的重點。過去的教學是教師講解15分鐘,把計算方法灌輸給學生。新課程理念提倡讓學生自主探索,主動獲取知識。教師要舍得花時間讓學生自己去運用經驗和方法去嘗試,讓每個學生用富有個性化的方法去解決新問題,創造出各不相同的算法。教學的時間分配可以調整為自主探索25-30分鐘,拓展運用10分鐘。即使學生的算法有時可能比較繁雜,教師也不應加以否定。在學生自主探索的基礎上,組織交流討論,引導學生對各種算法有所體驗,從而感知用口訣求商是最簡便的計算方法。
總之,數學課堂的開放性,旨在打破以“教師為中心”式的灌輸,進行溝通與對話,真正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教師要充當合適角色,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建立和諧、民主、安全、自由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作者單位:江蘇省金湖縣育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