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受到了高度重視,能否有效體現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是評價教學素質化程度的重要標準。傳統的數學教學活動偏重于知識講解,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雖然也能完成知識性教學目標,但是對于體現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生能力發展等方面存在著較為明顯的缺陷,也很難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想有效提高教學成效,教師在教學活動的設計與組織過程中,就要能夠大膽創新,探究更為高效的教學模式,分組合作探究教學就是一種較為成功的途徑。
【關鍵詞】初中數學;合作探究;改革探究
初中生大多處于13-17歲年齡段,已經進入了青春期,這一發展時期的學生在自主欲望方面較為強烈,不再滿足于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迫切希望參與到教學雙邊活動之中,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開展分組探究合作教學模式,有助于在教學活動中增強互動效果,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同時對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協作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合作教學,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從科學分組入手,搭建有效學習載體
1.學習小組數量合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的時候,要結合班級的規模來進行,現在大多數初中班級的學生數為50-55人,學習小組可以確定在8個左右較為合適,這樣每一個小組的人數基本上處于6-8人之間。這樣的規模與數量劃分還是較為合理的,因為小組劃分如果過多,教學的秩序就難以控制,但是小組劃分太少的話,競爭的氛圍又難以形成,無法造濃學習氛圍。
2.全班范圍統籌考慮。許多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分組學生的選擇過程中,習慣于以學生的座位為標準進行編排,采取這樣的方法,看似比較省事,實際上是不科學的。既然將學生安排進學習小組里面,就要充分考慮到學習小組之間的均衡性,要統籌兼顧到班級各個層面學生的參與性,教師在安排學生小組成員的時候,應當以學生的學習基礎與能力作為標準,在全班范圍內優化組合,實現學習實力的基本均衡。
3.充分考慮學生特點。在實施小組合作探究教學的分組之后,并不一定能夠一次成功,小組學生之間還需要有一個磨合期,因為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性格差異性較大,學生的性格特點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一般來講需要講求性格的互補性,不同性格的學生集中在一起,能夠營造融洽的學習氛圍,促進探究學習活動深入開展。
二、從強化預習入手,提高教學針對效果
1.前移關口,完成基礎內容。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由于學生學習科目增加,教學時間都是固定的,教師如果還是希望通過題海戰術、時間戰術來完成教學目標,在時間上面顯然是不允許的,要在提高單位時間的教學效率上面下功夫。因此,教師要充分重視對學生預習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將一些基礎知識的學習放在課前進行,節約課堂教學時間。
2.篩選明確,尋找學習重點。在課前預習活動中,教師要能夠指導學生對照學習目標尋找出自己在下一節課上面的學習重點,最起碼要做到心中有數,對于教材內容中哪些部分已經非常熟練地掌握了,哪些部分基本上掌握了,哪些部分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等,明確自己在這一章節內容學習中的重點
3.做好摘記,搜集學習難點。在整個預習活動中,教師還應當指導學生完成一個重要活動,就是將自己預習中的難點部分羅列出來,作為自己在課堂學習中的重要著力點,將這些內容同時作為自己在課堂聽講與合作探究的重要內容,重在掌握解題技巧與提高思維水平,提高預習成效。
三、從注重引導入手,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1.強化對學生思維的啟迪。在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活動中,思維引導非常重要,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的思維引領。如教學“圓周角的性質”章節時,教師應當從圓周角為特殊類型開展啟迪,以“圓周角的一條邊經過圓心”特殊類型入手,從等腰三角形性質角度證明“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等于其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作輔助線,將圓心在圓周角內、外等一般類型轉化為特殊情形,解決問題,進一步提升思維水平。
2.強化對學習進度的掌控。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學習,這一過程應當始終處于教師的有效掌控之下,不能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態。為了詳細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教師應當對各個小組研究學習情況開展巡視檢查,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方式方法層面的引導,努力促進學習活動有效開展。
3.強化對后進學生的點撥。后進生是教師在小組合作探究教學中應當充分關注的群體,因為自身學習基礎與能力方面的制約,其在小組學習中處于弱勢,教師應當在巡視中給予他們一些幫助,同時要求小組優秀生發揮作用,促進后進生的全面進步。
四、從系統歸納入手,增強提煉梳理能力
1.指導學生有效篩選成果。在探究模式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注重學習成果交流環節的作用,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推選代表進行匯報交流活動。在一個小組匯報交流結束之后,教師應當引導其他學生進行補充與完善,充分提高教學成效,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梳理能力。
2.指導學生建立前后聯系。除了指導學生科學歸納之外,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將前后數學知識點進行融會貫通,建立起前后聯系的學習過程,能夠發揮好學習加復習同步的成效。
3.指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教師在教學中還要對學生進行指導,科學建立數學模型,對已經學過的數學知識進行分門別類,分塊、分線系統梳理,全面提高學習成效。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分組探究教學有助于強化學生思維拓展訓練,在完成知識性目標的同時,全面提高了學生思維探究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升教學成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都市高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