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環境能否成為學校跨越式發展的強大動力,核心因素在于教師信息技術素養的高低。通過構建校本培訓體系、利用有效評價機制、構建一站式軟件平臺,提高教師信息化應用的積極性和技能性,打造數字化師資隊伍,是學校建設數字化校園的必然要求,并可為數字化校園發展注入強勁的可持續動力。
【關鍵詞】培訓;評價;一站式;教師
教育的出路在改革,信息技術與教育相結合已成為教育現代化改革和發展的方向,以“十二五”信息化建設為契機,建設數字化校園,推進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和發展,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之一。而高品質的信息化環境能否成為促進學校跨越式發展的強大動力,核心因素在于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素養和能力的高低,所以打造數字化師資隊伍,是營造信息化育人環境的必然要求。
一、構建校本培訓體系
教師是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者和開發者,其信息素養的水平制約現代教育技術的效益。數字化校園建設初期,學校最關注的問題就是教師是否具備應用信息化的能力,建設數字化校園,在加強硬件建設的同時,還必須加強對教師的現代教育理論信息素養的培訓。因此學校要為教師和管理人員設計不同的培訓計劃,通過多層次,貼近實際的校本培訓體系提高教師應用信息化的能力。
以目前教育現狀,大部分教師都能應用信息技術基本技能,但推行數字化校園建設,須為教師提供更貼近教學及工作需求的校本培訓,使教師從思想上更新觀念,從行為上提高自覺性,進而使培訓工作更具實效性。一方面以教師繼續教育工程為平臺,組織教師參加普及性的現代信息技術培訓,另一方面可對各學科的骨干教師進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計算機輔助教育等培訓。以下發校本培訓調查問卷的方式,從中提煉切合教師需要的培訓內容和方式,再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培訓方式可靈活多變,采取集中培訓與分散學習、個體實踐和組內交流匯報、專題培訓與小組共研相結合等。培訓結束,可以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安排一定操作題目,以成果反饋的方式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優秀課評比、網頁和課件制作競賽、教育資源上傳下載利用率評比等活動,以此鞏固、展示培訓成果。在信息化校園建設的后續階段,校園網每增加一個新型應用項目,學校就及時推出相應的培訓體系,讓項目成果更好地被接納和應用。
以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為目標,以技術帶動教育思想改革,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數字化教師隊伍,才能有效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
二、利用有效評價機制
評價是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實施教學管理和監督的重要手段。在數字化校園建設中,利用有效評價機制,有利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數字化校園建設進程中,很多學校面臨過教師對數字化軟件平臺應用積極性不高的問題。部分教師未能轉變觀念,甚至持微妙的抗拒心理,覺得這些平臺沒有給教學和管理工作帶來質的改變,反而增加數據錄入和維護的工作量,導致數字化校園建設收效甚微。構建評價機制的實質就是激發教師應用的積極性。學校可成立信息中心小組,從條線分管到年紀分組,從學校、教師、學生應用等方面制定管理制度,分工明確,分層管理,逐一落實具體工作,逐一反饋,逐月考核。鼓勵教師應用網絡平臺開展教學、科研活動,將應用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常態,列為績效考核,對積極參與信息化應用、教學科研卓有成效的教師在績效考核上給予獎勵性傾斜,從而提高教師應用的積極性。
科學有效、操作性強的評價機制不僅能解決對教師績效和工作量的考核,更在評價過程中造就一支卓越的教師隊伍,從而為學校信息化的開展提供有利保障。
三、建設一站式服務平臺
數字化校園的各項工作都將體現數字化優勢,從教學科研到行政管理,數字化資源觸手可及。但由于開發環境不同,數字化進程中,學校面臨的最大難題是缺少一站式服務平臺,人事、學籍、行政、教育教學管理等部門之間的應用系統相互獨立,數據無法共享。孤立的數字化平臺之間模塊管理、軟件輸入導出的數據也無法兼容,導致使用層面存在信息孤島,老師只能無奈感嘆“化數字易,數字化難”。
數字化校園建設不應成為空中樓閣,其研發和推廣必須植根于實際,所以數字化校園建設應遵循“統一標準、統一應用”的設計原則。在平臺的開發和運作中,逐步形成適合本校需要的跨界服務平臺,解決信息孤島問題。通過管理員權限的分配,各部門之間具有跨界調閱相應數據的權限,減少冗余無效的數據,讓學校的人力、物力資源的分配更為合理。實現教師、家長、學生一個賬號登陸所有平臺,根據權限使用相關功能。只有構建起跨界服務、具備數據分析功能、可供師生互動交流的一站式平臺,才能充分發揮數字化優勢。
數字化校園建設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是學校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構建校本培訓體系、利用有效評價機制、構建一站式軟件平臺,提高教師應用信息化的積極性和技能性,打造數字化師資隊伍,是建設數字化校園的必然要求,并為數字化校園發展注入強勁的可持續發展動力。實現學校教學資源化、管理規范化、信息網絡化、決策科學化,成功創建信息化的育人環境。
【參考文獻】
[1]張景長.對數字化校園性質、目標的思考.北京朝陽教育信息化專欄.2011.2.7
[2]仇忠海.數字化校園發展與展望.《上海教育》半月刊.2010.09A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古林鎮薛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