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構建主義認為,積極的學習情感,優良的解題能力、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構建有效教學的三項要素。本文作者結合新課程標準,圍繞教學目標要求,對如何協調好三者之間要素,實現有效教學活動,進行了初步的論述。
【關鍵詞】學習情感;學習習慣;解題能力;有效教學
當前隨著新課程標準在初中教育教學階段的深入實施,有效教學的內涵要求又隨之發生了變化和豐富。新實施的初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重視學生學習品質的培養,要將學習能力和品質培養作為有效教學的重要內容?!彼哉f,有效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學習技能、學習品質和學習素養。眾所周知,新課標下的數學學科教學已經不僅僅是學生簡單的“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學力”方面提升的深層次的“學習”。本人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通過嘗試和探究,對有效性教學深有感觸,現結合教學實踐體驗,進行簡要論述,請同仁給予斧正。
一、遵循情感發展規律,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情感
教育心理學研究證明:“興趣是基于主體內在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的認知傾向,在促進和提升活動效能上提到助推作用。”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人,其積極性促進教學活動的深入有效開展。但長期以來,許多教師忽視學生主體地位,采用呆板、強制的教學手段,致使學生處在被動學習地位,嚴重影響和制約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認真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基礎上,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堂教學語言等方面進行實踐探索,主動深入到學生中間,與學生建立起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積極情感的熏染下主動地學習,主動地探究和創新。如在教學“一元二次方程”時,教師針對后進生缺乏學習興趣等實際,在運用鼓勵性教學語言基礎上,向學生設置“某商廈二月份的銷售額為100萬元,三月份的銷售額下降了20%,商廈從四月份起改進經營措施,銷售額穩步上升,五月份達135.2萬元,求四、五兩個月的平均月增長率”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問題感知活動,獲得積極的內在學習情感,從而將學習過程轉化為體驗知識樂趣的過程。
二、注重解題方法指導,設置典型數學問題,促進學生掌握解題要領
常言道,教是為了不“教”?!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學生學會問題的解答方法,掌握進行問題解答的要領,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最終目標和要求,更是“學生是教習活動的主人”的深刻體現。但許多教師往往只注重知識內容的“灌輸”,忽視解題方法和技巧的“傳授”,導致學生“當時領會”,實際解答“無從下手”的現象發生,大大降低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能。因此,教師要將教會學生掌握類似問題解答方法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認真研究和分析教材內容特點和內涵,在對現有問題進行“再分析”、“再加工”的基礎上,結合目標要求,設置出具有典型性的數學問題,開展問題解答活動,通過“舉一反三”教學方式,指明解題宗旨,明晰解題要領,掌握解題思路,實現同一類型問題解題方法的有效掌握,提升學習效能。
問題“已知直線y=-3x+6與x軸交于點A,與y軸交于點B,拋物線y=ax2+bx+c經過點A,B及點M(-4,6)(1)求此拋物線的表達式(2)求此拋物線的頂點P的坐標(3)設此拋物線與x軸的另一交點為C,求四邊形ABPC的面積”是教師教學“二次函數圖像性質”時,根據該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所設置的一道有關“二次函數圖像性質”方面的問題。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通過分析該問題,知道要抓住“二次函數圖像的性質”進行有效解答,然后讓學生通過對該問題練習解答,從而初步掌握運用分類思想、化歸、轉化等數學思想解決類似問題的方法,有效提升學生解答問題的效能。
三、延伸數學學科外延,注重學習能力培養,養成良好知識學習習慣
初中數學課程標準更加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實際效能,更加的凸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作用。但由于在教材內容的分析和教學理念認識上存在差異性,導致教師對學生學習要求和能力發展上出現差異性。因此,教師要實現有效教學目標,就要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要用“放大鏡”找出學生學習需要努力的方向,并根據大部分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普遍性現象和問題,設置出具有探究性的數學課外探究問題,鼓勵學生帶著問題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并及時進行講解和指導,促進學生良好學習能力的養成和形成,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評價活動,讓學生在自評、互評中,認清不足,獲取方法,更好養成良好的能力水平和學習習慣。
數學問題“已知y是x的一次函數,且當x=8時,y=15,當x=-10時,y=-3,求:(1)這個一次函數的解析式(2)當y=-2時,求x的值(3)當x的取值范圍是-2<x<3,求y的取值范圍(4)求直線與兩坐標軸圍成的三角形面積”是教師教學“一次函數”有關知識內容后,根據學生掌握知識內容和解題實際,在課堂拓展延伸環節所設置的一道合作探究方面的問題。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問題探究活動,使學生在探究、交流中初步掌握“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方程”之間的聯系。教師此時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把握住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問題有效解答,并適時對學生解題過程進行指導與點評,有效提升了學生探究能力和整體思維能力,并且促進了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總之,初中數學教師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將促進學生學習技能和品質發展作為有效教學的重要內容,通過行之有效、切實可行的教學措施,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學習品質和學習素養。
【參考文獻】
[1]《九年制義務教育初中數學課程改革綱要》
[2]出自《道德經》.綜合來說就是給別人魚不如教給他捕魚的方法。引申為幫人解決問題,不如教會他解決問題的方法。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八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