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去設法在學生身上形成情緒高漲、令人振奮的內部狀態,那么知識只能引起一種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勞。”因此,我們物理教師應該成為有名的“高級廚師”,燒幾道可口的菜肴,調動學生的胃口,關注每位學生在物理課堂中的表現、學習的態度、學習的信念。
【關鍵詞】“饑餓感”;色香味形;感染力;趣味;形式
反思我們的物理課堂教學,不難發現,很多學生一上課就沒有了精神,一下課就玩瘋了,為什么?其實很簡單,學生沒有胃口,沒有食欲,說的更確切些,是沒有“饑餓感”。但是一旦到了課間,學生就像金魚見到水一樣,活蹦亂跳,玩得酣暢淋漓。所以我認為,我們物理教師應該是一位“高級廚師”,善于改善課堂教學,抓住學生的心理,燒幾道有特色、可口的菜肴,讓每位學生都有胃口,從而讓學生產生饑餓感。試想,如果廚師看到顧客“狼吞虎咽”的樣子,心里難道不高興嗎?
這里我們所說的饑餓感實際上就是發自學生內心的需要。需要是一種本能,他比什么都重要,只要去想,就會產生追求的欲望,不需要就排斥。我們經常聽到很多教師埋怨,學生為什么不喜歡上自己的課。這些老師應該很好的反思一下自己的課堂,多年上課的套路不變,形式不變,風格不變,能讓學生喜歡嗎?因此我們更應該是一位“廚師”,給學生做出更好的菜肴:
一、有“色”的菜肴——注重色彩搭
大家知道,做菜講究的是“色香味形”俱全。色為菜肴之首,可見他的重要性。色能刺激我們的食欲,讓我們感知色彩的魅力。菜肴烹調后起鍋入盤,上桌便進入人的眼簾,有紅色的、有綠色的、有黃色的,色彩搭配,五彩斑斕,令人食欲大振。所以色排在首位是應該的。而我們的物理課堂正是需要這種色。
好的板書令人賞心悅目,關鍵是其外在的色。板書言簡意賅,字好圖美,再加上色彩的搭配,猶如舞臺上的布景,給學生在視覺上最美的享受。尤其是重點處的色彩,更是讓人一看便知本節課的重點所在,這是我們所說的外在的色。反之,如果那里有空那里寫,結果將會帶來視覺上的混亂和思維的紊亂。因此我們應該利用好板書這塊可以調控的“色”。
二、有“香”的菜肴——注入“感染力”
想想,如果廚師端上來一盤香氣撲鼻的菜肴,我們肯定會頓時感到饑餓,真想撲在菜肴上。而我們的物理課堂也應該要做出一盤“香氣撲鼻”的菜肴,以此來感染學生。因此我們需要給學生一個思維的觸角,使他們的求異思維、想象力都能有所體現,而且照顧到了學生的個性差異。這樣,學生在香味的感染下,肯定會投入十分的激情來進行。可見教學內容本身就是“香”之源,我們應該善于從教材的挖掘中找到“香味”。
比如,在講授《大氣的壓強》時,教師首先利用一個事先準備好的廣口瓶。然后在里面點燃蘸有酒精的棉花,迅速將一個剝皮的雞蛋堵住瓶口(不妨加入魔術師的架勢),引導學生觀察雞蛋慢慢地進入了瓶中,正是這些生活化的資源,讓學生感受到了科學課堂中蘊含的知識魅力。
三、有“味”的菜肴——加點“味精”
我們知道,菜肴光是看是不行的,還要美味可口。這樣才能調動我們的食欲。同樣我們的課堂也應該注重教學的味道。因此,我們可以說,什么東西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什么東西就有味了。只要我們了解了學生興趣的奧秘,就等于把握了認識味的鑰匙,也就不難識味了。這就需要我們從教學的趣味和鮮味上下功夫。
1.需要新鮮可口的。新鮮的事物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 他們一旦認識了這些新鮮的事物,就會“意識和感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會到創造的歡樂”。想使學生對教學過程感到“鮮美可口”,就要求教師必須打破物理教學中“教”、“學”對立模式,讓學生自己去品嘗教學過程的鮮味。這樣學生才能在這種饑餓感的支配下去充分的享受我們提供給學生的美餐。比如在學習《透鏡》時,老師并不是按照課本上的進行教學,而是別出心裁,先讓小組成員制作一個水膜透鏡,讓他們看書上的字,然后再甩甩,再看書上的字,學生感到很新鮮,自然就引入了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概念,也為后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最后再讓學生進行判斷水膜透鏡到底是什么透鏡,從而達到教學的高潮。
2.需要趣味橫生的。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得好學生的“興趣不在于認識一眼就能看得見的東西,而在于認識深藏的奧秘”。大家都知道,學生好奇、好動,有較強的求知欲,但注意力不能持久,意志力較薄弱,如果在教學中只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而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必然會感到單調和乏味。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應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著眼點,力求新、奇、趣,使每個學生都樂意參與到物理課來,在愉悅的氣氛中探索、體會成功的喜悅,這樣的教學過程才會使學生“趣味無窮”。
比如在學習物理的引言部分中,有些老師可能怕麻煩,干脆就讓學生自己看看就行了,殊不知,這樣的教學索然無味。比如在本節課的活動3中,裝滿水的杯子里還能放多少個回形針,這個實驗非常有趣,讓學生在猜想中一次次的驗證,同時學生的探究激情一次次的高漲,最終當學生發現能放100多個回形針的時候,他們感到簡直不可思議,他們的興趣自然被調動起來。這就是我們物理教學中要追求的趣味。
四、有“形”的菜肴——豐富教學形式
高級廚師之所以高級,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能夠做出一些花樣來,即使是一些簡單的家常菜,也能創造出花樣來,以此來調動食客的食欲。同樣,我們老師也應該從高級廚師那里吸取經驗,變換我們的教學手段,試想,學生即使頓頓吃紅燒肉,他能受得了嗎?所以我們物理教師應該懂得變通。
比如,我們在物理教學中,可以模仿電視臺的娛樂類節目,搞一些“運氣”題、趣味題讓學生搶答,還可以模仿《星光大道》進行逐輪淘汰……。通過這樣的創新,來豐富教學形式,激活物理課堂教學,把玩引進物理課堂,不斷的把物理課堂變得豐富而新鮮,刺激學生的“胃口”,從而讓學生對課堂產生“饑餓感”。
總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饑餓感”,這就需要我們物理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板書之色,感染力之色,并適當添加點味精,輔以各種教學形式,這樣學生才能在“大餐”面前盡情的享受“吃”的樂趣。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洋口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