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困生”是一種在職業教育中十分常見的學生群體,尤其是在英語學科上,大量的英語學困生存在于職業教育中。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著自己的一些經驗對英語學困生的形成做了一個簡單的闡述,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學困生轉化的思路,希望能夠對職中英語教育的發展有所裨益。
【關鍵詞】學困生;英語教學;職業教育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國與國際的交往越來越頻繁,在這個交往的過程中,英語作為一門應用范圍最廣的語言,其作用也越來越突出,為此,基本英語知識的掌握已經成為了現代人才應當具備的素質之一。然而,在職業教育中,由于職業教育的特殊性,使得很多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總是困難重重,從而逐漸淪為英語學困生。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這些學困生的形成呢?
一、職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
1.對英語學科缺乏足夠的重視
在很多普通高中,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還是很高漲的,一方面,學生本身對這門學科感興趣,認為學好英語對將來用處很大。另一方面,來自于升學考試的壓力,很多學生即使不喜歡英語這門學科,但是迫于考試的需要也在拼命地學習英語,而以上兩點對于職中學生卻沒有什么太大的影響。一般而言,職業中學的學生,他們往往都是以學習某種專業技術作為學習目標的,并且在將來就業的時候,學生所掌握的技術也會成為找到好工作的關鍵,而英語成績的好壞基本上對于找工作沒有什么影響,這樣就使得很多學生錯誤的認為職中的學生只需要把技術學好,而像英語這樣的文化課即使學了將來用處也不大,從而使得他們對于英語學習沒有什么太大的動力。除此以外,職中的學生往往也沒有什么升學的壓力,這樣也就不需要考慮英語對于升學的影響,綜合這兩方面的因素,使得職業中學的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缺乏必要的熱情,從而導致英語學困生在職中學生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得高。
2.學生自身的原因
一般而言,在我們目前的教育模式下,進入職業中學學習的學生往往都是被升學所淘汰的學生,這樣就使得職中學生無論是在知識基礎還是在綜合素質方面都要低于一般普通高中的學生,這樣,在學習的時候,這些“先天不足”自然會影響到英語學習活動。很多進入職中的學生,他們不僅僅是英語成績差,基本上在其他方面的成績也不是很理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本身基礎就不好,另一方面就是這些所謂的“差生”在之前的學習中所養成的各種不良的學習習慣。例如,大部分職校生他們對于學習都缺乏必要的興趣,并且他們的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也相對較差,很多學生的學習方式也不夠科學等,這種種原因都會影響到學生對于英語學科的學習。
3.教師的原因
在很多職業中學,像英語這樣的學科往往是不被重視的冷門學科,這樣就導致很多英語教師自暴自棄,在教學過程中不求進取,總是采取一些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對于那些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也沒有進行一些針對性的措施,相反,是聽之任之,使得這些學生越來越跟不上教師的進度,從而導致整體教學效果往往也不是很理想,并且這些枯燥的灌輸式教育使得越來越多的學生逐漸失去了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這樣就使得整個英語教學質量下降,英語學困生的數量越來越多。
那么針對以上這些問題,作為一名職中英語教師,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實現對英語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呢?
二、英語學困生轉化的措施
1.正確認識英語學科的地位
其實不僅是學生,甚至很多職中的教師都認為職中學生學習英語沒有什么實際的意義,這樣就使得學生很難對英語產生學習的動力。其實,在全球化趨勢越來越強的今天,即使學生將來從事專業技術之類的工作,也會經常接觸到一些與英語有關的東西,例如,我國會經常從國外進口一些先進的設備或者是引進一些先進的技術等,這時候,具備一定的英語知識就會讓學生在工作中更具競爭力,同時,對于他們的個人發展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我們要想搞好英語教學工作,完成對英語學困生的轉化,首先就要轉變他們的觀點,讓他們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
2.改進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就其本身而言,是非常有魅力的,很多學生之所以覺得學習英語枯燥,是因為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出了問題。因此,教師一定要改變過去單一的灌輸式教育,探索更多、更有趣的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可以多與學生進行一些雙邊交流,讓學生多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也可以組織學生舉辦一些英語演講比賽、英語小品表演等活動,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要一味地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來開展英語教學工作。除此以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像是一些英語學困生,他們之中甚至有些學生連26個字母都拼不全,如果用一般的標準來要求這些學生根本就不可能達到目標,因此,教師可以適當采取一些分層教學方式,在對這些學困生進行教學的時候除了要講授一些新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幫助他們進行補漏學習,這樣才能夠逐漸縮小與其它學生之間的差距。
3.教師要注意從心理上給學困生更多的關注
一般而言,學困生在學習上往往都缺乏足夠的自信,而這些缺乏自信的學生表現在外的往往就是兩個極端,一個就是特別的內向,而另一個就是非常的叛逆。教師在了解了這些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后一定要注意對這些學困生進行思想疏導,逐漸幫助他們重塑信心,這樣,才有可能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基礎。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一定不能把“學困生”同“差生”劃上等號,我們一定要給予這些學生以更多的關注,要堅信,只要措施得當,這些學生同樣可以成長為社會的人才,為社會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應用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