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學習緊張,缺乏需要運動的基本動力,目前中學生對體育的需要有兩個極端,一是特別感興趣,非常愛上體育課,但愛好又很單一,即“非此項運動不玩”;二是愛上體育課,但對體育項目不感興趣,只是喜歡戶外的“空氣”。為什么會產生這種體育課堂現狀呢?我的觀點主要原因是課堂缺乏趣味性和分組選擇。要使學生產生對體育的需要,就必須培養學生學習體育常識和從事體育活動的興趣,因此,加強學生對學校體育的興趣,也是當前學校體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結合目前中學體育的現狀,增強學生對學校體育的興趣,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認真的組織教學,關注學生的興趣
通過全面系統的體育教學,使學生從生理和心理上具備參與和從事體育活動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產生學習體育的動機和興趣。體育興趣是認識和從事體育活動的一種傾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體育(或某一個項目)產生了興趣,表現出了一種求知欲望,這對體育教學是非常有利的,因此,體育興趣對學生學習體育具有積極作用。因此我們在上體育課的時候,應當運用各種手段來激發、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但體育興趣與課的類型無關,我們知道,體育課一般分為引導課、新授課、復習課和考核課四種類型。新授課是學習的新教材,授課方式是以“練”為主,任何一項教材學生要掌握它都必須經過泛化、分化、鞏固和自動化過程。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就要以其組織教學,根據學生動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教學,課的類型只是體現了本節課的授課方式,并不能體現教材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旦對某一教材發生了興趣,不管哪種類型課都是愿意學習的,都是有興趣的,因此,不管什么學習內容,都應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認認真真的學,并且認認真真的練,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不僅在體育課上要時時刻刻,千方百計的增加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并且要充分利用學校體育的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學校體育運動會,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鍛煉他們在賽場上的拼搏精神和不畏艱難的道德品質。
二、激發體育需要,喚醒學生的興趣
體育教學中興趣最重要,那么興趣是怎樣產生的?我認為體育興趣的產生來源于需要,包括直接和間接的需要。所謂直接的體育需要是指學生被某項體育活動本身所吸引而想學習或參與的體育活動的過程。學生如果有了這種需要,就會對某項活動產生濃厚興趣,表現出極大的學習熱情。而間接的體育需要是指通過讓學生充分認識練習的意義,使學生對學習體育的效果感到需要。這種間接的需要并不完全是說服教育下產生的,它的產生離不開學生平時的努力,學生有了這種需要,同樣會產生體育興趣。比如中長跑課,又單調又累,大多數學生對此不感興趣,可是中長跑是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效手段,學生為了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以便精力充沛的從事學習,情愿克服困難,進行中長跑鍛煉,這樣的體育需要就是一種間接的需要,因此說需要是學生產生體育興趣的基礎。
三、改革體育課教學內容,增加學生的興趣
體育課程的改革,必須圍繞終身體育這一中心目標進行,脫離了這一目標的改革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體育教學的過程,既是一個認識的過程,也是一個體能和技能的發展過程,只有對體育教育多方面功能的認識,才能指導我們體育課的改革走上正確道路。
在終生體育教育理論的認識和學習的基礎上,我們認為不妨將這一終身目標在中學階段按照各個教學時期的特點化分為一個有序的、遞進的目標體系,在制定各個時期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性別、生理、心理等相關的因素,在不斷增進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的同時,著重考慮在現有的文化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加強體育文化教育和體育意識的培養,使體育鍛煉在學生的中學學習階段發揮出最大的功效。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