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其推理周密、概念嚴謹,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抽象能力。情感教育作為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可以從三個方面在物理教學中發揮作用,即優化教學效果、培養高尚情操和情感與知識的交融。
【關鍵詞】新課標;情感教育;物理教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新課程標準》中教學三維目標之一。情感教育作為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對教學效果的影響也突顯重要。高中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其推理周密、概念嚴謹,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抽象能力。這就使一部分學生對物理的學習由主動逐漸變為被動,甚至失去興趣。分析其原因,并不全是學生的智力因素,而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積極情感因素的培養,使學生對物理的學習失去了信心和興趣。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盧吉斯曾說過:“無論在學習的準備階段,還是進行階段,或結束階段,學生的認識過程和情感是交織在一起的。”積極豐富的情感可以促進認知過程,是學生學習的一個尤為重要的因素。因此,物理教師要充分發揮和利用情感教育功能,為學生創設積極的物理情景,與學生建立起情感的紐帶,將看似枯燥的物理問題情景化,提高學生接受物理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收到較好的效果。具體來說,情感教育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我認為,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情感教育,可以在師生之間建立互信、和諧的環境,優化教學效果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教學的目的就是使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激發自己的動機,發展自己的潛能和積極向上的價值觀。物理學科的概念多,公式多且應用條件靈活,定律多會給學生的學習造成一定的問題和困難,解決這些問題,突破困難需要一定的時間、空間環境及寬松的人際關系。所以,教師要愛護學生,使學生感到被尊重,對學生公平,適時引導,勤與學生在情感上的溝通,無論在課堂上還是課余時間,這樣學生都愿意與老師交流,從而會拉近與老師之間在心理上距離,建立良性的師生關系,這樣一來,就為學生學習接受物理知識,探索物理規律營造了良好的時間、空間環境和心理環境。在課堂上,教師的一句話,一個慈祥的目光,一個善意的微笑,都可以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效率。
二、情感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堅強的學習意志和高尚的情操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受到環境、家庭、社會、情緒、知識水平等方面的影響。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情感更易波動,急躁情緒明顯,有時還會出現缺乏提高學習成績的信心,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著重培養學生自信和堅韌不拔的情感。在教學時可以通過科學家的堅韌不拔、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范例來熏陶學生的情操,例如法拉第在尋求電磁感應現象規律時,前后用了十年的時間,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后,可是他并不灰心喪氣,而是從失敗中找原因,終于在1831年8月29日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的規律,為電能的利用和電氣化時代的發展建立了理論基礎。使學生明白:成功屬于堅持不懈的有心人。類似以上的事例,不勝枚舉。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注意發揮科學家的先進示范作用,讓學生在這些事例中受到教育、熏陶,從而激勵學生奮發圖強、不怕困難的精神,使他們感到時代賦予自己的責任。
三、通過情感教育,可以完成情感與知識的交融
傳授物理知識、技能方法和情感的培養是教學過程中密不可分的三個方面。在物理教學中,要讓學生接受情感教育,做到教學內容與情感教育的統一,創設有利于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情景,使其感到身臨其境,由情感上的需要,上升到審思過程的自主行動。所以,可以通過深入挖掘教材中所隱含的情感因素,使之情知交融,情通理達。例如:物理教材中有很多插圖、動手做一做、小實驗、科學漫步閱讀材料等等。利用逼真、生動的彩圖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通過閱讀材料介紹我國古代的科學貢獻,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介紹物理學家的生平和成就故事,對學生進行科學人生觀和獻身科學事業的教育。
另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展現物理知識生動的物理情景及廣泛應用,展示物理知識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給人類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和好處。如在講解布朗運動以及氣體壓強時,利用多媒體設備再現一些復雜的物理過程和微觀世界,使學生有感性的認識。如講“動量守恒”和“天體運動”時,可以從網上下載播放我國發射衛星過程的視頻,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國熱情,使學生接受知識的同時,又傳遞給其相應的情感上的沖擊,以此產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從而達到以情促學,情學交融的教學效果。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學生作為主體對課堂教學的參與,其目的在于構建一個平等、和諧、熱烈的教學氛圍,改變傳統的被動接受式學習為積極主動的參與式、探究式學習。一節課的成功與否,首先取決于學生聽課的情緒。物理學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精心設計的演示實驗是課堂上創設物理情景的有效手段。
綜上所述,在物理課堂教學中,適時、合理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既能激起并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又能使學生樂此不疲,思維敏捷,富有創造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在這個土壤上。”所以,在物理教學中既要注重知識與技能的傳授,過程與方法的指導,又要加強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感體驗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物理中去。
【參考文獻】
[1]王丹東.主編.《中學物理教學通論》
[2]徐定華.主編.《教育心理學》.蘇州大學出版社
[3]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單位:江蘇省邳州市官湖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