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充分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教育教學工作實際,發掘其中蘊含的創新因子,主要是立足于語文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進一步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活躍思維,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發揮,促進語文教學活動深入開展。
【關鍵詞】語文;創新;課堂教學
在人類社會進步的過程中,創新是不竭的動力,只有具備了較強的創新精神,才能夠不斷提升與進步。新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要求就是在語文教學中同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但現在許多教師認為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升重點應放在課外,殊不知,學生創新能力提高的主陣地應該是課堂。筆者結合自己的語文課堂教學實踐,對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了思考。
一、創設良好學習環境,提升學生創新意識
素質教育的要求非常明確,教師應當在教學工作中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對教育教學方法手段開展分析研究和回顧。以往語文教學中較為單調的教學方法,會在不知不覺中磨滅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將學生培訓成為只知道機械地按照教師指揮開展學習的書呆子,在學習活動中缺乏足夠的創新意識,與時代的要求不相適應。對此,教師在語文教學工作中一定要加以改進與創新,積極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尤其是要讓學生在民主的教學活動中開展學習,激發學生的智慧。針對這一方面的要求,筆者認為,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有效開展語文教學活動。首先,教師一定要確定好自己的角色。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應當對于自己在整個課堂之中的定位問題具有清楚的認識,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角,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與合作者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要以親切的話語、和藹的態度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容易接受教師的教學活動,能夠在師生之間建立起親密無間的和諧關系。其次,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尤其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對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教育教學活動中應當充分兼顧到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另外,在語文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一定要兼顧到對后進生的幫助,提高其創新能力與創新精神。
二、體現探究引導作用,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初中生處于青春期,這一發展時期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思維獨立性得到了增強,學生對于學習的參與意識與愿望,要比以往任何一段時期都要來得強烈,整個初中語文教育教學工作都應當盡量圍繞這一主題與特點,開展探究引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針對學生的這一思維特點開展教學活動的引導與組織,結合教學要求,設計出具有一定思維引領性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如教學《我的叔叔于勒》內容時,筆者沒像其他教師那樣進行直接的講解活動,而是將教學活動設計為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的形式,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提高思維水平,增強探究能力。針對教學要求,筆者專門設計了一組探究題:我的叔叔于勒在沒有來信以前,在我們全家人心中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為什么會這樣?說明了什么?在船上巧遇于勒叔叔之前,我們全家人是怎樣看待于勒叔叔的?為什么?說明了什么?無意中在船上看到于勒叔叔以后,爸爸媽媽又是怎樣看待于勒叔叔的?說明了什么?以這樣逐層深入的探究提問,將學生的思維逐步引向深入,讓學生通過前后思維與觀點的變化,進行深入探究,讓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有效掌握了教學內容與主題思想,同時在合作之中培養了創新精神與探究能力。
三、搭建有效活動載體,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發揮情境載體的作用,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思維碰撞中提升學習成效。筆者在教學中注重為學生創設這樣的情境,鼓勵學生大膽思維,積極探索,提高創新能力。如教學朱自清的《背影》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深切感受到文章中蘊含的濃厚父愛,感受到父愛的偉大,筆者向學生提出了一個發散性問題:你在生活中仔細觀察過父親的背影么?你從父親的背影中感悟到了什么?學生面對這樣的拓展性題目,紛紛陷入了沉思。有的學生從父親的背影以前高大、現在佝僂的角度,表達了對父親日夜操勞、為家庭和子女奔波勞累的愛戴之情,也有的學生從父親的背影出現在不同場合的角度來表達對父親的愛,田間勞作、雨中接送、雪天送衣等,從各個生活場景中流露出濃濃的父愛。通過這樣的主題討論活動,不僅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與情感空間,深化了學生對文章主題思想與內容的理解,而且滲透了思想教育,較好地完成了三維教學目標。再比如,筆者在在一次作文教學中,提出了“如果可以克隆”的半開放命題,讓學生進行自主發揮,學生的思維打開了匣子,各種觀點可謂異彩紛呈,有要克隆科學家的,又要克隆醫學巨匠的……每一種觀念都有充足的理由,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實現了思維的開闊,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要比機械的課堂模式進步得多,提升得快。
四、綜合利用課文空白,拓展學生創新空間
語文教學中,空白也是一種藝術,能夠為讀者留下遐想的空間,意境源遠流長。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文章的結尾就留下了一片空白,對此,教師如果能夠緊緊抓住這一有利契機,進行拓展訓練,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如在這一環節的處理上,筆者要求學生開展續寫,要求學生展開想象,為文章加上一個結尾。學生的創新意識被有效激發出來,有的學生的續寫內容是于勒叔叔重新發了財,回到家鄉,父母又變了一副嘴臉,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赤裸裸金錢關系。也有的學生獨具匠心,寫出于樂叔叔其實是考驗我家的,他還是富翁,結果在回到家鄉之后無情地批評了父母等,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這樣的環節教學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教學成效非常顯著。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立足于語文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開展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沛縣龍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