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校學生的頂崗實習是學生由學校走向社會的過渡時期,大多數學生在這一階段的離職是經家長同意或默許的,筆者由此頂崗實習的不穩定因素說起,論述職校頂崗實習工作中與家長溝通的必要性,對于家校溝通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困難,探索建立學校與學生家長聯系溝通的有效渠道,實現家校相互配合對學生進行教育,以確保中職學生頂崗實習順利完成。
【關鍵詞】頂崗實習工作;家校溝通;過渡時期
一、職業教育是合力教育
職業教育的對象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要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單靠學校的力量顯然無法完成社會賦予教育的特殊而重大的使命。學校、家庭和社會三者必須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教育人這一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教育的效果如何,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取決于學校和家庭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么學校的教學和教育的過程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
2007年,教育部出臺了教職成(2007)4號文件中明確指出“中等職業學校三年級學生要到生產服務一線參加頂崗實習”。頂崗實習是學生由學校走向社會成長的過渡時期,它不僅可以彌補學生在校學習過程中實踐技能相對薄弱的缺憾,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和綜合素養。因此,職業教育是合力教育,職業學校需積極主動地和學生家長及頂崗實習單位取得聯系,針對孩子的情況,共同商量一些對策,讓學生順利渡過成長的過渡期。
二、學生頂崗實習不穩定的原因
頂崗實習工作可以說是絕大部分的職業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學校為此動足了腦筋,甚至專門為此派出了實習指導老師進行跟蹤管理和指導。然而事實上是,大多數職業學校學生在頂崗實習上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學生進入單位實習后,一周、兩周離開者有之,一月、兩月辭職者不在少數,半年或一年或到學校規定的實習結束時間還在同一單位的往往不到半數。
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的發生呢?自2000年學校開始實行頂崗實習后,筆者就對所帶班級學生的頂崗實習情況進行了有意識的回訪,特別是對近幾年的頂崗實習學生進行了多渠道的回訪調查,調查發現80%的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離職的原因有三:1.不適應企業的管理制度,諸如:嫌工作時間太長,出入、說話、著裝不自由,管理太嚴動輒挨批等等。2.嫌工資待遇太低,對周而復始的工作感到乏味。3.自恃過高,認為自己所做的工作太過低級、僵化,不具挑戰性,簡直是在浪費時間,希望跳槽帶來新生。
本人在對近幾年的頂崗實習學生進行多渠道回訪調查的同時,還聯合好幾位班主任對近幾年頂崗實習學生的家長進行了調查,發放了近300份《關于頂崗實習學生家長對于孩子頂崗實習情況反饋的調查》的調表。調查統計發現90%的家長幾乎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在什么公司頂崗實習,在公司里具體做什么工作,確切的工資收入是多少,真實的工作時間和工作環境如何。但卻有85%以上的家長認為孩子的頂崗實習就是工作,就應該工資高、條件好、享有來去自由,并且坦誠孩子打電話說工作太苦、工資太少或說想跳槽、想回家時,自己會尊重孩子的選擇,也就是說,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離職實際上是得到了家長的首肯或默許的。甚至有30%以上的家長認為孩子在頂崗實習期間學校不應該干涉管理。
可見,在影響學生頂崗實習的不穩定的眾多因素中,家長的決定起著重量級的作用。然而學生頂崗實習的不穩定,不僅直接影響了企事業單位的正常工作及生產,增加了單位的管理成本,還會導致實習單位對學校培養的人才素質的質疑,堵塞了今后學生頂崗實習的渠道;于學生家長及社會而言,可能會對中職教育產生懷疑,形成“職業教育無用論”的偏見,不利于中職學校的健康發展;而于學校而言,學生頻繁變更實習單位,給學校的實習管理帶來難度,使學校的檢查、監管很難落到實處,從而產生事故隱患;而對學生來說,頻繁變更實習單位顯然無法實現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培養職業意識和綜合素養的頂崗實習的目的。所以加強學校與家庭的溝通與合作顯得至關重要。
三、建立有效地家校溝通渠道,確保學生頂崗實習的順利完成
“血濃于水”是人之常情,嬌慣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先入為主幾乎是人的共同特點。所以,盡管學校和家長常常會通過“電訪、家訪”等方式進行聯系,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一旦學生向家長反映什么情況時,大多數家長還是會選擇聽信孩子所言。所以要想確保頂崗實習的順利完成關鍵在于建立有效的家校溝通渠道,使家長不至于偏聽偏信孩子的一面之詞,而是對學校、企業有一個真正的了解從而實現家、校、企業三方的合力教育。
怎樣才能建立有效的家校溝通渠道,增進家、校、企業的互相了解,確保頂崗實習的順利完成呢?筆者通過近年來,特別是通過對08貴州班學生的實習和頂崗實習情況的跟蹤管理中得到了一些啟發。筆者以為要想建立有效地家校溝通渠道確保頂崗實習的順利完成。
首先,學校必須讓學生和家長明白頂崗實習與畢業工作的區別,尤其要讓家長明白孩子參加頂崗實習的實際意義,引導他們轉變觀念,認識職業教育的本質特點,使他們能夠自覺地融入學校的一系列實訓、實習教學實踐中去,從而實現學校的教學目標。這個工作可以通過開家長會、講座或向家長發送“告家長書”的形式完成,但時間上應選在寒假結束前后——學生父母準備過春節或外出打工的學生父母回家過春節的空閑時段,必須讓學校與家長有真正的實際意義的接觸,讓家長充分了解學校。
其次,學校應該讓學生和家長在學生頂崗實習前對實習單位有一個切實的了解,這個可以通過安排學生見習和家長到公司參觀或學生頂崗實習前學校對學生即將去頂崗實習的公司的情況做一個詳實的介紹等形式完成,也必須注意時間的選擇,便于把工作做到實處,得到實效。
在做好以上兩項工作以后,接下來就是安排實習指導老師的問題。經調查,大多數學生都希望帶自己去頂崗實習的是自己的班主任。在學生心中,班主任曾經和自己朝夕相處,班主任僅次于父母。剛從學校和書本中走出來的學生,面對企業真實的生產設備和環境難免會出現一些不適應,特別希望有一個依靠,這個依靠就是班主任。
事實上,班主任不僅是學生的依靠,班主任老師在學校、企業、學生和家長的協調、溝通中還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頂崗實習過程是學校、企業、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老師則是學校、企業、學生與家長之間的紐帶和橋梁。所以,學校在安排實習老師的時候應該優先考慮班主任。應該先讓班主任去帶一段時間的實習或至少讓班主任送學生到實習公司,以給學生心理上一種安慰。學生在廠實習期間,學校最好能安排班主任定期的去看望一下學生。一方面,學生需要親人的撫慰,尤其是過年過節期間,特別是部分專業技能掌握較差的學生更需要班主任的鼓勵來增強其自信心。另一方面,有利于班主任及時了解學生和企業的情況,并及時把信息反饋給學校,便于學校與企業對學生的頂崗實習做些溝通和適度調節,更有利于班主任及時將學生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以及下一階段的實訓安排通報給學生家長,讓家長能及時了解到學生在廠實習的情況,進而就學生頂崗實習中出現的問題與家長溝通,達成一些共識,促使家長通過各種途徑對學生進行教育,鼓勵學生樹立信心、克服困難、學好本領。
總之,頂崗實習是學生真正在企業生產第一線的實習實訓,是學生走向社會的過渡時期,對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企業、了解就業和工作有著直接的作用,學校不僅需要通過各種渠道加強家校溝通,充分發揮班主任的紐帶作用,及時消除不穩定因素和安全隱患,確保頂崗實習的順利圓滿完成。還要利用這個機會引導學生和家長轉變觀念,對學生進行就業與創業教育,充分利用企業的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競爭意識,增強學生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增強學生團隊合作、群體溝通和組織協調等綜合能力,激勵學生愛崗敬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創業觀念,為自主創業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高港中等專業學校孔橋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