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衡量你數學的教學質量好不好,關鍵在于你班上的學困生的成績有沒有提高,而提高又取決于你采取什么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主要就如何提高學困生的數學教育探討了幾點想法。
【關鍵詞】心理;技巧;幽默;分層;鼓勵
在初中的《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了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課堂上開展自主學習活動,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特別是班級中的學困生,他們的學習基礎薄弱,習慣差。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思想行為上都是比較落后的,總是想跟你對著干或者不聽你的教導。如何在課堂上樹立他們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效益,使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是我們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必須要關注的問題。下面就談談自己在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了解“學困生”的心理特征
在長期處于失敗的狀態下大部分學困生的心里或多或少存在著自卑。他們認為我數學這么差,即使有一點進步也是沒用的,被人家看不起,干脆不想學了。所以老師對學困生的數學教育更應該富有耐心的去教,去了解他們對待數學的心理想法。中學生的心理正處于一個逆反心理階段,稍不順心就會和你對著干。
所以,老師應當多去教室,面帶笑容的多和他們溝通交流,不應用歧視的目光看他們。我在每節數學課上完之后都主動走到基礎比較差的學生面前問他們哪些知識還不懂,哪些在思考上還遇到障礙,請他們說出來,然后抽空幫助他們再輔導一下,使他們盡量掌握好。平時多愛護他們,和他們成為知心朋友,讓他們感受到溫暖。這樣他們也不會對數學厭惡了。
二、注重課堂習題講解技巧
對于學困生來說數學課是枯燥無味的,因此老師在講解上就要有一定的技巧,要符合學困生的數學心理認知規律,要貼近生活,使所要傳授的知識更通俗易懂。
1.形象的打比方,學生更易理解。比如在講二次根式的合并同類項運算時,我發現有位基礎較差的同學連2■+■■還不會合并,這時我就把■比喻成一個蘋果,那么問他:2個蘋果加上■個蘋果等于多少呢?他就能很快的回答出是2■個蘋果,那我告訴他你再把蘋果用■替換回來,那么2■+■■等于多少呢?他就能很快回答出正確的答案:2■■。
2.學生自主探究。如我在講函數最值問題時用幾何畫板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在圓的內接矩形中,邊長是多少的矩形面積最大?學困生們不知所措,這時我就叫其中一位到電腦旁邊自己動手,試著讓他投入到操作和實踐中,通過移動圓上的動點,比較邊長的關系,不久他通過觀察便得出了結論:圓的內接正方形即邊長比為1的矩形面積最大。接著我又問:究竟是為什么圓的內接正方形是圓中內接矩形面積最大的呢?學困生們在下面你一言我一語的相互討論起來,進而在我的引導下,利用二次函數求最值法得出了證明。
3.數形結合,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如我在講二次函數時,學困生們理解起來有很大困難,這時我利用幾何畫板畫出二次函數的圖像,再適時地改變各系數的值,讓他們觀察圖像的變化,從而可以使他們輕松地掌握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了。
4.一題多變,發揮變式作用。如我在講特殊四邊形時,在幾何畫板上出了這樣的題目:順次連結四邊形各邊中點所得到的圖形是什么?進而出了變式:順次連結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各邊中點所得到的圖形各是什么?學困生們在強烈的動態圖形面前積極思考,很快得出了相應的答案。
三、授課語言應幽默生動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幽默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笑聲中“悟其道,明其理”。幽默能為數學課堂注入新鮮的空氣,有了它,數學課堂上學困生就更能夠振奮精神;有了它,數學課堂將更精彩。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善于運用幽默藝術,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枯燥的數學課上得生動、有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對基礎比較差的學生來說,老師如果一味的按照書本上的知識講解,大部分都是聽不進的,這時我認為在數學課上可適當穿插個別有關數學家的成長經歷或者類似有關數學的幽默笑話,進一步吸引他們的學習注意力。比如解幾何題時,如果學困生能正確而精彩地添加出一條輔助線,我可以感慨地對他說:這真是一條神奇的“天路”!你真是位杰出的工程師。又如:解分式方程時,把解出的未知數的值代入原方程中,學困生們發現這個值使分母為零,很奇怪:沒有意義怎么辦呀?我順勢引導:真是有意思,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他從哪跑出來的呢?他們迅速檢查解方程的每一步,經分析討論他們得出了結論:就是去分母這一步出現的。既然是半路上出現的,我們就叫它增根。學困生們高興地說:“新增加的,名字不錯。”再如:講化簡時,學困生們往往不注意先確定正負情況。這時我就說:“要想走出圍墻,你得先問一問它姓什么,是姓‘正’,還是姓‘負’,或者姓‘0’,不通名報姓是不能走出來的。”這樣抓住問題的關鍵所在,利用流暢而風趣的語言解答,遠比強調一次又一次,甚至批評學生一頓的效果要好得多。這樣學困生就會專注老師講的每一句話,久而久之,他們上課也就不打瞌睡,在笑聲中掌握知識了。
四、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教學
由于學困生的數學基礎知識薄弱,如果教學上采用“一鍋化”,所有的學生都一概而論,難易題目不分,這樣對于學困生來說,聽不懂也浪費時間。老師應當把班級里成績好的和比較好的學生挑出來,讓他們做一些適合他們的題目,然后再把剩下來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分在一起,注重他們的基礎知識、數學公式、定理等等的訓練。如果他們基礎知識掌握了,就能向中等難度的題目進軍了。
比如在復習解直角三角形時,讓基礎差的學生第一:熟練的掌握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第二:掌握好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sin30°,cos30°,tan30°,cot30°;sin45°,cos45°,tan45°,cot45°;sin60°,cos60°,tan60°,cot60°)。第三:可以適當的引入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比如身高175cm的小明站在離學校旗桿30m處仰望旗桿頂端發現視線與水平線成60°角,問旗桿有多高?如果基礎差的學生這題也都會了,那么可適當的添些中等題了,對于稍難的題目還是不講為妙,因為他們接受不了。
當然,“勤能補拙”,也要告訴他們數學要多做題目。好多學困生并不是腦袋比別人笨,而是懶得動手。所以老師應當嚴格而認真的監督他們完成作業,并把自己當時學習數學的經驗傳授給他們。學生階段的模仿力很強,所以你要建立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他們就會信任你,聽老師的話,學好知識。
五、鼓勵中提高學習興趣
學困生學習數學往往主觀認為學習數學沒有用,輕視數學,如果加上老師批評,學生就會更加的排斥學習數學。因此老師應當多和他們交流,告訴他們學習數學可以培養我們的審美觀、思考問題的方法和推理能力,正面加以指導。如果題目做錯了不應該批評,如果做對了或者稍有進步就應該加以表揚。這樣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會提高。有的學生吃軟不吃硬,你和他們好好交流,好好溝通,多表揚鼓勵,他們會理解接受。反之他們會很反感,排斥,非但沒有效果還會適得其反。
六、家庭學校聯合督促教育
學困生往往對學習不感興趣,對于當今社會的網絡游戲情有獨鐘。因此父母應當在家好好督促他們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思想上給予正確的指導,告訴他們學習數學的重要性,配合老師一起把他們數學抓好,這樣也就對他的總體學習水平也就能更上一層樓了。
總之,學困生的教育不容忽視,數學又是各門學科的大哥大,更不容忽視,我們應當正確的引導他們、鼓勵他們,激發他們的最大潛能,促進他們愛學數學、會學數學、學好數學,使他們擺脫學困生的行列,把學習學好,爭做一個社會有用的人。
(作者單位:江蘇省吳江市盛澤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