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課在本質上應該是一門德育課程,應義不容辭地發揮其德育的主渠道功能。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應發揮德育的社會責任感的主渠道功能。當代中學生責任意識淡化,政治教師應利用課堂教學、學校的主題教育活動及多種形式的第二課堂開展等多渠道教學幫助學生提高道德品質,樹立法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礎。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責任感
在當今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過重的壓力、傳統的重知識輕思想的教育、我國的特殊國情以及自身的惰性等多種原因,導致當代中學生責任意識的弱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迷戀個人自由、淡化個人責任。現在有些學生過于崇尚個人自由,往往對一些校紀校規、法律規章制度不屑一顧。第二,強化自我感受,缺乏奉獻情懷。只考慮自己的體驗而不考慮他人的感受;只要求別人的尊重,卻不能以禮待人;只愿意當主角,而不愿當配角;對他人、社會要求過高,對自己要求低,把個人得失看得過重。第三,重視自我價值,淡漠社會價值。當代中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因長期浸溺在家庭的關愛中,社會交往的貧乏,認知水平的局限,使之形成了自我意識膨脹。這種現象導致中學生責任意識的狹隘,不能夠很好地處理個人與集體、家庭和社會的關系,當發生利益沖突時,則更多地強調自我利益,而忽略甚至拋棄社會責任。第四,注重個人得失、享受,忽略奮斗意識。學會知識、學會做事、學會做人是新世紀青年學生的主要任務和職責,也就是德才兼備。然而,一些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主動性不足,喜歡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甚至有厭學情緒,因此出現考試作弊、破壞公物、奢侈浪費等現象。
思想政治課在本質上應該是一門德育課程,因此應義不容辭地發揮其德育的主渠道功能。在具體的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如何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讓學生學會做人,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意識。如何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責任品質呢?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意識。新課程要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提倡課堂上為學生提供自由想象、自由思考的空間,尊重學生自己主動學習的權利,提倡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條件與機會,力求將課堂還給學生。也就是說:給學生一些機會,讓他們去體驗;給學生一些困難,讓他們去戰勝;給學生一種條件,讓他們去鍛煉;給學生一個舞臺,讓他們去展示。即“我的課堂我做主”。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能夠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更應該重視學生自己的活動,使學生通過親身的實踐,加深認識,增強體驗,形成信念,養成習慣。因此,我們可以創設多種活動情境,幫助學生完成個體經驗,以活動為手段,通過角色扮演、創設情境、情景模擬、經驗分享、談話溝通、行為訓練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通過師生的共同參與,引起學生相應的心理體驗,形成認同、接受的規范和價值,從而促進學生的人格完善。這樣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能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學習主動性,在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中讓智慧的心盡情飛揚,從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學效果。
其次,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加深認識,提高課堂實效性。情感對于一個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如果只從理性上講給學生一些道德知識、道德規范,而沒有必要的情感體驗,那么這樣的教育只能存之于腦,停之于口,而不能轉化為相應的道德行為。列寧曾指出:“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對真理的追求?!敝挥袉訉W生的感情,才能最有效地去開發自身潛能。所以思想政治課中的情感教學不容忽視。應引起所有政治教師的關注。以“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一課為例,我在上課前首先讓學生觀看我市人大代表換屆選舉實況轉播,讓他們在真實事件中體會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如何行使及其重要性,看完實況之后,我隨即又啟發、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的實際,讓他們各自談談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行使權利的,讓學生來評評誰最正確。進而啟發學生權利和義務的統一的,作為公民該如何履行義務呢,進一步展開討論,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意識。這樣激勵了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積極思考,主動探索使課堂氣氛活躍,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暢所欲言,充分交流,加強自身體驗,使之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積極思考、領悟、討論,自己總結比教師直接告訴學生結果,其效果會更好。
那么,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如何有效地達到教育效果,有效地進行德育的滲透,進而形成責任品質呢?我認為:第一,教師要以情施教,態度真摯,將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情感。由此產生相應的情緒體驗使學生樂于接受教師所教授的內容;第二,建立和諧師生關系、情理交融,老師用愛心去感染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美好,這樣有利于學生接受所滲透的內容;第三,教師要善于創設情景,使用有效的教育手段,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其敞開心扉,充分啟動其內驅力,主動地接受所滲透的內容。此外,作為思想政治教師還要善于利用學校的主題班會教育活動或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進行社會實踐,多渠道開展教學,增強學生責任感。如閱讀征文活動、先進事跡報告會、社會調查等,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了解社會對教育的要求,時代對人才的呼喚,思考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立足現在,從點滴做起,將責任意識落實到眼前的學習中,貫徹到具體的行動中去,為未來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創造良好的條件。
總之,責任是社會對人的根本要求,是人生價值實現的具體表現,也是思想政治課堂的魅力所在。注重和加強中學生責任意識培養,是民族進步、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作為思想政治教師必須端正教學指導思想,牢固確立德育觀念,這樣,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培養時代所需要的人才。
(作者單位:江蘇省丹陽市呂城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