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表圖像具有精確、簡練、直觀和形象化的特點,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如能充分運用,可大幅度提升教學效果。本文從運用圖表圖像教學的內容和方法兩個方面來闡述在生物教學中圖表圖像的作用。
【關鍵詞】圖表;圖像;教學內容;方法
生物學圖表圖像易于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生物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言傳身教,恰當地使用掛圖、插圖、板圖、多媒體等手段,強化學生的圖像意識,調整學生的認知結構,培養學生觀察、獲取、抽象、歸納信息并進行推理、遷移的能力。這也是新課程標準對學生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一、運用圖表圖像教學的內容
1.運用圖表圖像進行生物學事實學習
生物學事實特征各異,千姿百態。例如,線粒體和葉綠體的結構比較精細,在光學顯微鏡下無法分辨,學生只能通過掛圖和模型加上想象來學習,因此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針對這些,教師可采用直觀教學的策略加以解決。利用細胞、線粒體和葉綠體不同層面的結構示意圖、模式圖、電子顯微鏡下的亞顯微結構照片以及教學模型,指導學生觀察對比,并利用細胞質流動及葉綠體的顯微觀察,使學生建立起線粒體和葉綠體的形態結構的具體構象,在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可引導學生完成有關線粒體和葉綠體的形態結構及功能比較表,進一步鞏固知識、深化理解。
2.運用圖表圖像進行生物學概念學習
生物學概念教學是中學生物學教學的主要內容。在高中生物教材中,生物學概念比例較大。在生物學教學中首先要通過實驗、模型、標本、掛圖、照片、錄像等的觀察以及聯系實際來喚起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體驗進行學習,可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大觀察量,以足夠的生物學實例或材料的觀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為進一步對原型的抽象和概括提供條件。例如,在“減數分裂與有性生殖細胞的形成”教學減數分裂這一概念中,教師可利用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圖與精子形成的過程圖,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找出它們的異同點。此外,教師可在課前制備一些染色體輪廓的活動剪貼圖,讓學生動手拼出減數分裂各時期的細胞特點圖,使學生在形象生動的拼圖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減數分裂的概念和過程,以達到應用知識的水平。還有其他重要概念,如聯會、四分體、同源染色體等,教師可在指導學生拼圖時讓學生認識它們的特點,以便理解和掌握概念。
3.運用圖表圖像進行生物學實驗學習
實驗是生物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學生通過具體操作可以鍛煉動作思維的流暢性和準確性,實驗中觀察的各種實驗現象為形象思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例如,顯微鏡使用的教學可以采用“自由操作訓練”。從機械模仿→有目的模仿→自由模仿→隨“心”所欲,逐步實現從“仿”到“創”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顯微鏡先展示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認識顯微鏡各部分的名稱并了解其作用。然后,教師可以親手示范,并要求學生仔細觀察顯微鏡的示范動作,鼓勵他們邊看邊模仿。示范內容分為實驗全過程的演示,實驗的重點難點及關鍵步驟的示范。學生在自由模仿中可相互提問、相互討論、認真操作,此時教師可播放多媒體錄像中動態的顯微鏡操作過程,這樣既解決了顯微鏡使用的教學難點,又使學生得到深刻理解、實現教學目標。
二、運用圖表圖像教學的方法
1.識圖能力的培養
課本中的插圖是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設計的,以形象直觀的形式來描述生物學的基礎知識,體現教學的重點、難點,挖掘圖中的隱含知識。如高中生物工程必修二蛙的個體發育過程的圖解,可觀察到從第一、第二、第三次卵裂到01期結束,整個卵裂過程中,胚的體積大小與開始時受精卵體積大小幾乎相同,而細胞的數目卻越來越多,從此圖中我們可以挖掘出“卵裂過程中細胞的體積越來越小,這也是卵裂與有絲分裂的區別所在”這一隱含的知識;同時也可挖掘出“囊胚期所有細胞體積之和小于受精卵的體積”這一隱含知識。這兩個知識點在課本中沒有文字敘述,而仔細識圖能突破這些難點,深化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
2.說圖能力的培養
看圖說話是識圖能力的深化,此種能力的培養既能訓練學生圖文轉換能力和語言的邏輯性、規范性,又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開放性。例如:光合作用的圖解,從整體看,是光合作用的全過程,從局部看可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包含很多化學反應。圖中有兩個圓、10個箭頭。教學中可將光合作用圖解和葉綠體的亞顯微結構圖結合引導學生對圖解的內容進行分析和闡述。理解光反應和暗反應各自發生的條件和場所,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過程,滲透“結構與功能相適應”這一生物學原理,使學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3.用圖能力的培養
教學中,將重、難點的解決過程交給學生自己做,學生成為學習主體,教師只是指導或組織者,不僅利于突破重難點,而且能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人的特異免疫的教學中,對于細胞免疫的效應階段這一部分,單純教師的講解使學生感覺抽象并難以理解。教學時,將這部分內容的學習過程交給學生自己,讓學生閱讀細胞免疫過程的內容,并結合插圖進行學習,看書之前提出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很快掌握了細胞免疫過程的重點,而在“閱讀——思考——總結”的過程中,生物圖像的應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為生物圖像的出現,使內容顯得形象逼真,生動有趣,調動了學生的視覺積極性,同時增強了教材的可讀性,降低了教材的實際難度。
總之,借助生物學圖表圖象對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和記憶可培養學習者敏銳的知覺和豐富的想象,促進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大幅度地提高學習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步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