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學生能學好知識,完成教學,課堂教學成為了讓學生達到解決教師設置問題而解決問題的一個不變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我們應該相信學生,大膽放手,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去交流、去辯論、去評價,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關鍵詞】課堂教學;提醒;暗示;個性化思維;自主學習
《西游記》中,孫悟空被套上“緊箍咒”,飽受頭疼之苦,有了“緊箍咒”以后,孫悟空也沒有那么桀驁不馴了,對唐僧也順從多了。在現在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學生能學好知識,他們往往在不知不覺中,給學生的思維戴上了無形的“緊箍咒”,把學生想象的空間畫了一道看不見的圈。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總是希望學生按照自己想的去想、去說,于是不斷提醒,不斷暗示。課堂教學成為了讓學生達到解決教師設置問題而解決問題的一個不變的模式。長此以往,學生學得很累,教師也教得很累。教師該不該讓學生帶著”緊箍咒”學習數學呢?這個問題值得每位數學老師研究和探討。
雖然我們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上課時積極發言、踴躍發言。但因為被限定在教師所設置問題范圍之內,所以學生陷入問題圈里,即便是課堂教學再熱鬧再紅火,學生能有自己的個性化思維嗎?能有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嗎?這樣做只能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影響了學生的體驗和感受。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孫悟空,強調的就是數學思維要有個性的,是教師沒有事先設置問題作為前提的。教師把自己設計的問題塞給學生,就等于用同一把尺子來衡量不同的學生。這樣,教師苦心設置的問題、好心的提示點撥教學就代替了學生對數學內容多樣化的理解,破壞了學生對數學情景的個性化的理解,也是雙方地位不平等的一種重要表現。相反,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而學生在被教師的問題所占用,哪里還有時間進行感悟、思考、提高呢?更甭說深入探究了。
既然“緊箍咒”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探究,束縛了學生的發展,那我們該不該把它去掉,在課堂上相信學生,大膽放手,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去交流、去辯論、去評價等,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呢?
回答一個問題或解答一道題,它的結果是否正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學生從中學到了什么方法,悟出了什么道理,他們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積極探索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教師是一個個體,而全體學生是一個群體。教師的思維不能替代學生的思維,個別學生的思維可能超越教師,出現新穎而奇特的想法。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倡導“思維無禁區”。教師只有留給學生較大的時間和空間,學生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生思維才能發展起來。學生說的時候,即使沒有說對,他這種大膽參與的精神也是值得鼓勵的。如果因為學生沒有回答好問題,而完全否定他,那樣會傷害學生的學習情感,使他們失去自信心。
有這樣一堂課:學習合并同類項,這節課教師自己覺得內容簡單、枯燥,但是學生學習效果卻又不好,決定本節課放手讓學生自己來解決。一上課,我分別拿了幾張一百元、五十元、二十元、十元、五元、一元的鈔票讓學生幫我數一數一共有多少錢,怎么數最快?(我故意把他們放得有點亂),學生紛紛舉手了。我先叫了一個平時大大咧咧,平時書包里的學習用品也不會整理的學生上來幫我數,果然不出所料,對著這接近二十張的鈔票,他遲疑了一下就一張張的數起來,十、六十、一百六十、一百六十五……下面的學生替他著急了,都紛紛舉手,“我來,我來”這個學生也越來越急,我安慰他不要著急,直到他數完花費了兩分多鐘,我又叫了一個細心的女生,她上來先把一百元、五十元、二十元、十元、五元、一元分類找出來,都數了一下各是三張,然后用粉筆在黑板上記了一下算了出來一共五百五十八元。一共用了不到一分鐘,在這個過程結束后學生們借助生活經驗既會找同類項,也會合并計算了。然后通過課本中的議一議,讓學生分組討論探索同類項的本質特征,充分讓學生在做中去感受知識。在合并同類項時,常常需要根據加法交換律變更多項式中的相關項的位置,然后合并計算。這其實是學生最容易出錯的,以前老師再怎么強調還是有許多學生出錯。在多項式中,我已經知道項前面的符號好比是你們爸爸媽媽的孩子,出門時別忘了帶上一起出去。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最后學生把每一類同類項好比一家子成員,括號好比房子,中間的加號好比樓道。這樣探究出來的模型真是讓學生既形象又深刻。同時讓學生體驗合作的愉快與收獲,感受成功的喜悅。
這節課,絕大部分學生都參與了討論,思維非?;钴S,思考問題還考慮到安全問題和現實問題。整個過程的各種方法和評價都是學生自行探究的,而我只是個參與學生探究活動的信息聯絡員。我感到學生具有豐富的潛在資源和優勢。學生的想法和我的想法雖然不一樣,但我仍然非常感動,不光因為他們的方法非常好,還因為他們會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他們有自己的主見,他們正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問題。他們的創新思維正在不斷發展。試想,如果教師當初暗示學生該怎樣想,怎樣說,學生還會想出更好的方法嗎?還會有學生去評價別人的方法嗎?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要因為你的善意而給學生的思維戴上“緊箍咒”。我們應該創設適當的情景,然后“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能想;解放學生的眼睛,使他們能看;解放學生的嘴巴,使他們能談?!保ㄌ招兄Z)學生的頭腦中才會閃出智慧的火花,創新思維才能有陽光、空氣、水份,它才能生長,教育才能呈現出美好的前景。
【參考文獻】
[1]《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3.7主編:石生民.陜西師范大學
[2]《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 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主編:鐘啟泉、崔允、張華.華東師范大學
[3]《中學數學教育》2005主編:方明一.中學數學教育雜志社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新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