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今年的各地高考英語試題,可以發現,閱讀理解的篇數沒變但量明顯加大,學生做完都說沒感覺,可見難度是加大了。新的高中英語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側重提高閱讀能力”。近年來閱讀理解題的詞匯量和信息量都較大,這就要求我們根據閱讀目的的不同,靈活調整閱讀速度,做到要快則快,要慢則慢,當精則精,當粗則粗。粗略說一下我做閱讀理解的經驗吧。
其實做閱讀理解和平時的閱讀是一樣的,就是要多讀英語文章,當然要注意篇幅中生詞不要太多,這時候讀文章純粹是為了訓練一種英語的感性認識和英語邏輯,說白了就是隨時隨地接觸英語,這樣的話就可以在讀英文閱讀或是完形的時候有語感,也可以很輕松的理解。
至于所讀材料要看自己水平,簡單為好,當然老師的選材最為重要。生詞量在百分之二三左右最好,這樣練習時間長了不僅做題目很輕松,而且還會成為你學習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但是在高考中時間緊,任務重,題型多樣。包括細節理解題,詞句理解題,主旨題,猜測詞義題,推理判斷題等。下面就把我自己的做法與想法給大家說說,以此與大家共享。
一、速讀全文,了解大意知主題
現在高考閱讀速度要求大約是每分鐘50個詞左右,否則就不能勝任高考。閱讀時應強調注意力高度集中,嘴快,心快,腦快。信息輸入就會更多的注意關鍵詞,省略掉次要細節,抓住中心大意。要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要找它的主題句,一般情況下文章的主題句,會出現在第一段的第一句,有時也有可能在句中或句末,也有可能在其他段落,所以閱讀時要更多關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但也有可能主題句不明顯,難找,這時就應注意句子間的邏輯關系。文章中若是總結或概括性的字句多為中心句,下面文字多是對它說明和解釋。
二、再看題目,帶著問題讀文章
先速讀全文,對文章有大概了解,然后讀題,再帶著問題迅速找到原文中相關的信息,仔細品讀,這時正確答案就不難得出。帶著問題閱讀,讓大腦思維不停地跳躍奔跑,迅速地找到問題所表述的內容所在,然后對所找到的內容整理和分析。
其次,了解試題題干以及各個選項所包含的信息,然后有針對性地對文章進行細讀,對有關信息進行快速定位,再將相關信息進行分析,有根有據地排除干擾項,選出正確答案。這樣就加強了閱讀的針對性,提高了做題的效率,在有限的時間內增強準確性。
三、詳讀細節,理順思路與文章脈絡
在閱讀考題中,常有關于主要事實與細節的題目。我們可采取尋讀法,找尋有關信息,迅速判斷所查內容的大概位置,認真讀你所要的信息。由于第二步基本找出與題目相對應的內容,所以對于與題目無關的內容,可以略讀跳讀甚至不讀,以減少閱讀時間,提高閱讀效率。
為了適應高考閱讀材料,不妨讀一些難易程度適中,原汁原味的文章,例如我就讓學生訂閱“中學生英語”,“21世紀報”等,以擴大閱讀量。需要注意的是讀文章應力求題材多樣化,科普、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文章體裁也要避免單一,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都屬于考試范疇。
四、邏輯推理,做好深層理解題
要注意的是:一般從表層語言來看,文字并不構成很大困難,然而如何在復雜的語境條件下把握作者的整體思路,探查作者的隱藏意思卻是我們應該思考的。推理題在提問中常用的詞有:suggest,imply,indicate,infer等。做閱讀理解題時,學生往往會要求判斷一些沒有直接表達的觀點或作者的態度,這樣的考題雖沒有直接的答案,但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學生可根據已知的信息,進行推斷,從而得出準確答案,做這樣的題目時,要理解和遵照作者的意圖,有時作者直截了當表明觀點,有時引述別人的立場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或通過轉折詞來表明與前面相反的觀點,因此在品味揣摩作者的觀點時,必須把握全文,通篇進行考慮分析。當然有時題目要求學生推測作者即將續寫的內容,這更要學生把握作者思路,切不可跑題或偏題。
五、猜詞悟義,掃除閱讀攔路虎
猜測詞義是高考中的難點,也是高考中常用的題型。它不但需要準確無誤地理解上下文,根據前后句對照分析把握句意,而且要有較大的泛讀量,掌握或認識較多的課外詞匯。一方面要通過構詞,語法,定義,對比等方法進行猜詞,還要根據上下文等線索確定詞義。
對于中學生而言,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非常重要,要想答好題更重要。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解題方法和技巧,但愿我的策略和技巧對學生們有幫助,或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雙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