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課是教師在完成一個教學內容時,引導學生及時總結、鞏固、擴展、延伸、遷移,使課堂教學完美結束的教學行為,它是教師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本文結合教學實踐,介紹游戲式、兒歌式、歸納式、拓展式四種結課藝術。
【關鍵詞】結課藝術;游戲式;兒歌式;歸納式;拓展式
成功的課堂結尾不僅可以對整堂課的內容進行概括總結,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還可以起到“課雖盡而趣無窮,思未盡”的效果,使學生回味無窮。一節課的時間分配,教師必須經過精心設計。因為一旦安排不當,就會影響整堂課的教學效果。如果時間安排過緊,或因偶發事件耽誤了時間,往往會造成當堂課的內容沒講完、下課就鈴響了,教師只能倉促地草草結尾。課講得內容太少,或者教師講課節奏太快,剩余的時間太多,學生便無事可做,教師只好臨時加上一些內容。這兩種情況都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正確的方法應是在下課前三四分鐘完成教學內容,然后自然過渡到結尾階段。下面是我在實踐中總結出的幾種英語教學的結課方式。
一、游戲式
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采用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方式來結課,不僅能促進學生大腦積極思維,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還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記憶。例如,在教學句型Are there any…in/on…Yes,there are/No,there aren’t. How many …are there in/on…?There are…時,在課堂教學結束時,筆者利用了一個競爭式游戲:利用多媒體出示一個空蕩蕩的公園,讓班內的男、女生比賽猜測公園里有什么,便問:What’s in the park?由于男、女生各自都想為自己小組加分贏得勝利,便紛紛猜道:Are there any trees/flowers/solids/swings… in the park?接著,我又繼續問猜著的學生How many …are there in the park?此學生繼續猜:There are …。兩次都猜對的學生將贏的更多的分數。此時,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躍躍欲試,興奮不已,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鞏固運用了本課句型。
二、兒歌式
在對枯燥難懂的語法進行小結時,不妨用歌曲、童謠的形式把它編成生動又好記的順口溜,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就理解了那些本來很難懂的語法,起到了省時省力,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學“How many….are there…?”和“How much….is there…?”句型時,我編了兩首《多少歌》。1.HOW MANY用來問多少,復數名詞要跟牢。ARE THERE跟著多數走,地點總在后面跑。2.HOW MUCH所問不一樣,物質名詞是對象。只因物質數不清,IS THERE來幫忙。這些歌謠順口押韻,形象生動,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印象深刻,很容易理解和掌握這些語法知識。
三、歸納式
一節課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用精煉的語言進行總結歸納,既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知識之間的縱橫聯系,提高他們的綜合和概括的能力。例如,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6A Unit 2 Ben’s birthday中日期的表達方式時,筆者就運用了歸納式,首先出示課文中的日期:the 16th of October,the 2nd of August,the first of January等,然后讓學生觀察歸納日期的表達方式,即“the+序數詞+of+月份”。值得一提的是:在運用歸納式結課時,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要給學生留出思考的時空,讓他們自己去觀察、發現、歸納語言知識,感悟語言功能,從而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拓展式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運用。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運用所學語言知識,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教學《牛津小學英語》6A Unit2 Ben’s birthday 的課文時,在下課前,經過調查班內有3名學生的生日在當日或當月,筆者說:“Let’s have a birthday party for them today.OK?此時學生情緒高漲,他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birthday present,birthday cake,birthday candle及各種有趣的玩具、食品等,我把全班分成3組為這三名學生過生日,他們向過生日的同學贈送了禮物、賀卡,共同分享birthday cake,點燃了birthday candle,圍著birthdday cake唱起了生日歌“Happy birthday to you!”。此時我利用錄音機把學生在活動中所說的英語錄下來,并把過生日的場面拍攝下來,留作以后美好的回憶。
總之,結課有法,但結無定法,貴在得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結課方式遠不止本文所提及的這幾種,而且在實際教學中,往往要優化組合多種結課方式。但不論采用何種方式,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使學生在課堂結束后回味無窮,并為下一節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參考文獻】
[1]惠幼蓮、洪子銳.《小學英語新課程教學法》.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及解讀》(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吳彩鳳.“談小學英語課的結尾策略”.中小學外語教學.2006年第11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都市國際學校)